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运动训练引起的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康复医学科门诊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运动训练所致膝关节鹅足滑囊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盲法穿刺局部封闭联合功能康复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国际通用膝关节评分(Lysholm评分)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估生活质量,通过超声影像及远红外线热成像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区域炎症反应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及VAS、Lysholm、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Lysholm、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和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声像图可见观察组病变区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远红外线热成像显示胫骨内髁处体表温度恢复正常。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4/25),高于对照组的68%(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运动训练所致鹅足滑囊炎患者,超声引导下针刺联合功能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姿势矫正镜配合护理监督在中枢性面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56例,随机分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面肌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姿势矫正镜配合护理监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面神经功能和情绪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姿势矫正镜配合护理监督有利于中枢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康复,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联合针刀(mini-scalpel needle,MSN)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FBSS患者24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手术指征后给予椎间孔镜手术联合针刀治疗。所有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个月、3-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进行疗效评估,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估VAS量表、腰椎疾患JOA量表及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并评定分值,比较不同时间节点的评分结果,并计算临床治疗优良率及有效率。结果: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治疗后患者VAS、JOA及ODI分值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JOA评分改善率进行疗效评估:优9例,良11例,优良率83.3%(20/24)。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针刀技术治疗FBSS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运动康复对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TED)后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的残留疼痛、步态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影响。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PTED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接受的康复形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接受运动康复治疗)和对照组(接受一般康复宣教),每组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2 d、6个月对患者的VAS、ODI评分及步行支撑相比值进行观察,并对支撑相比值与VAS、ODI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2 d,观察组支撑相比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两组支撑相比值与ODI、VAS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微创手术围手术期的康复训练可以缓解或消除术后残余疼痛问题,改善步行平衡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延迟补液大鼠肠组织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按全血容量的40%放血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3组:立即补液组(IFR)、电针非经非穴复合延迟补液组(SEA/DFR)和电针足三里穴复合延迟补液组(EA/DFR),每组10只.IFR组于失血后10 min即行补液,经股静...  相似文献   
17.
钟毓贤  周维金  刘金玉 《重庆医学》2018,(14):1896-1899
目的 探讨Athos智能运动服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替代部分人工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智能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智能治疗组将康复治疗师上肢的屈伸被动运动训练、屈伸助动运动训练、屈伸主动抗阻运动训练、抗痉挛运动训练内容替换为Athos智能运动服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康复系统治疗,治疗前先进行肱二头肌的Lovett肌力测定结果与Athos智能运动服肌力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治疗1、3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ADL的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44例患者肱二头肌的Lovett肌力评估结果与Athos智能运动服肌肉强度监测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0.929,P<0.01);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U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thos智能运动服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替代康复治疗师部分徒手治疗内容不会降低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康复治疗师一对一徒手训练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病人步行稳定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中医医学部骨伤科、康复医学科、针灸科的104名LDH病人,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52)。研究组接受腰椎经皮穿刺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手术治疗,在突出间盘处理完成后给予针刀治疗,术后48 h开始进行2周的腰椎康复。对照组接受相同操作的PTED手术治疗,但不给予针刀治疗,术后48 h同样开始进行2周的腰椎康复。在术前基线和术后6个月利用步态分析系统对病人的步行稳定性指标—步行绝对对称指数(absolute symmetry index, ASI)进行评估,同时收集MRI显影下椎旁多裂肌(multifidus muscle, MM)的脂肪浸润横断面(cross-sectional area, CSA)以及两组病人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出针对颈肩上肢疼痛的颈根部扳机点检查来快速鉴别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椎管外疾病的特殊体征检查方法,并探讨其临床阳性率及其检查方法与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收治的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查体资料。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扳机点按压试验检查方法与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并与肌电图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前3种特殊体征检查阳性率以颈根部扳机点按压试验阳性率最高达96.5%,臂丛牵拉试验阳性率为33.98%,扳机点按压试验并且与肌电图检查结果吻合率较高。结论:颈根部扳机点按压试验临床应用中检出阳性率高,操作简单快速,能更好的反应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情,在门诊工作中可以快速筛查患者,指导后续检查并且在治疗中有关键性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及膝周痛点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男8例,女16例;年龄43~68(58.04±7.87)岁,病程1~8(4.69±1.96)年;身体质量指数(24.53±5.26) kg/m~2;给予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2 ml,膝周痛点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共2 ml,1次/周,共治疗3次;对照组男7例,女17例;年龄47~72(60.54±8.93)岁;病程1.5~9(5.27±1.68)年;身体质量指数(23.47±4.62) kg/m~2;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0 mg,膝周痛点封闭治疗,每点2 ml药液,1次/周,共治疗3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8例患者均获6个月随访,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和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35±1.47,4.15±1.52,2.26±1.02和7.51±1.39,3.84±1.76,3.66±1.18;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和6个月Lysholm评分分别为55.21±5.78,79.16±7.25,85.45±6.87和54.65±6.40,77.58±6.94,82.34±7.12;两组治疗后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及膝周痛点注射富血小板血浆疗法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同时安全性较高,虽短期疗效与传统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别,但中远期疗效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