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脑卒中所伴发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和常见原因.VCI是迄今为止惟一可防治的痴呆,故脑卒中前如能早期发现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障碍,对延缓及逆转病情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患者是脑卒中潜在的危险人群,但有关高危人群的早期VCI的研究较少.该研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作者医院就诊的具有二项及以上危险因素但无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22.
郑浩  郑岚 《淮海医药》2011,29(1):23-2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胸腹水性质判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0例患者胸腹腔积液,采用HITACHI7600-020生化分析仪对CRP定量检测与采用改良牛鲍式计数盘对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CRP在渗出液中增高,在漏出液中不增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血液流变指标也有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0%,对照组为6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对临床脑梗死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4.
叶斌  郑岚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719-72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尿酸(Uric acid,UA)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急性脑梗死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hs-CRP、UA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轻、中、重型患者的UA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型患者的hs-CRP浓度分别与轻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U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收集168例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243眼),对术中29眼后囊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中后囊破裂29眼占11.9%,可发生于术中的任何阶段,原因多与术者的操作技术有关,少数与患者身体状况有关。结论筛选适宜实施超声乳化术的患者,提高操作技术,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27.
为了解我院各科室卫生消毒情况,更好地指导消毒工作,我们于2006年上半年对323医院各科室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献血人群中血清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的流行率、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选取HBsAg阴性、核酸筛查确认为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病毒血清标志物抗-HBc和抗-HBs;PCR扩增HBV S区基因片段,对扩增后的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后,将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HBV序列进行Blast比对,获得标本HBV毒株的基因型;采用DNAMAN软件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确定标本毒株的血清型,并与Genbank中野生型HBV序列进行比较,获得S区基因编码蛋白突变情况。结果上海地区HBsAg阴性献血人群HBV DNA阳性感染率约为0.045%。18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血清病毒载量均低于200IU/ml,且大部分低于20IU/ml;其中14例(77.8%)病毒血清标志物为抗-HBc和/或抗-HBs阳性。18例样本全部为B和C基因型,主要为adw和adr血清型。14例血清抗-HBc和/或抗-HBs阳性样本中,13例样本发生了S蛋白氨基酸突变,其中8例B基因型较多发生Q101K/H、M103T/I、F134L、D144A突变,5例C基因型较多发生S114T/A、T118K/R、K141T、S143T突变;4例血清阴性样本中,均未发生S区蛋白位点突变。结论上海地区献血者存在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者,其血清病毒载量低,感染病毒全部为B和C基因型,主要为adw和adr血清型;其中大部分为隐匿性HBV感染,少数可能为窗口期感染;隐匿性HBV感染病毒多发生S蛋白氨基酸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中医扶正通利(FZTL)法对胰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胰腺癌患者46例,其中对照组26例,采用规范化疗、放疗、营养支持等西医方法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FZTL法治疗,随访观察2组病例生存率,中位生存期,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Cox回归多影响因子分析。[结果]随访率为98%,随访时间2~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治疗组6、12、18、24、36个月累计相对生存率分别为69%、43%、43%、43%、29%,而对照组分别为44%、20%、15%、8%、8%,2组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期治疗组为14个月,对照组为7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医FZTL法与肿瘤分期是影响因子,其中前者是保护因子,而后者是危险因子,FZTL法降低死亡风险61%。[结论]中医FZTL法可以延长未经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的情况、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S区氨基酸的突变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血液中心2011年10月~2012年7月使用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所作的常规血液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二对半检测结果,以判断献血者HBV DNA+标本的感染状态,从中选择部分HBsAg-HBVDNA+的隐匿性HBV感染(0BI)标本作S区巢式PCR、克隆测序,基因分型和突变分析.结果 从250 376(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筛查出197例HBsAg-HBV DNA+,包括OBI 172例(0.069%);经S区巢式PCR的47例OBI标本中,有17例扩增出S区:14例为C亚型、突变率为35.71%(5/14),3例为B亚型,有1例发生突变,突变主要发生在S抗原的主要亲水区(MHR).结论 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OBI携带率为0.069%,S抗原MHR区的突变可能是OBI发生的贡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