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2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489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78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479篇
口腔科学   266篇
临床医学   2048篇
内科学   1168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282篇
特种医学   4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16篇
综合类   3515篇
预防医学   1534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1301篇
  25篇
中国医学   1135篇
肿瘤学   44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702篇
  2011年   819篇
  2010年   768篇
  2009年   716篇
  2008年   713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11篇
  1960年   10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991.
针药结合治疗青少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78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泳南  刘智艳 《中国针灸》1999,19(3):143-145
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服碘治疗组和纯补碘对照组两组,在严格可比的条件下进行。取穴:气瘿、足三里、太溪、手三里穴,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20分钟,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7天,两组均为3个疗程。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和98.56%,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6.22%和40.54%,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药结合可提高青少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2.
体外静脉转流下的肝叶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历史回顾中央型肝癌当其侵及肝后下腔静脉或主要肝静脉时,手术中可能损伤以上静脉,导致手术大出血及空气栓塞,长期以来成为肝脏手术的一大难题。1966年Heaney等〔1〕首次提出了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totalhepaticvascularexclu...  相似文献   
993.
我院近 8年开展脑性瘫痪 (脑瘫 )综合治疗 ,采用穴位封闭为主 ,辅以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 ,对收治的脑瘫患儿中的 2 0 8例进行观察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 8例脑瘫患儿均按照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确诊 ,男 110例 ,女 98例 ,年龄 6个月~ 4岁 ,平均 1岁 6个月。主要表现有 :运动发育迟缓、不能抬头、不会独坐翻身、烦躁、哭闹不安、喂养困难、一侧肢体活动少或欠灵活、走路不稳、双腿交叉、足尖着地、不会坐、爬及行走等。伴不同程度姿势异常。 2 0 8例痉挛偏瘫168例 ,混合型以下肢痉挛型瘫痪为主 3 3例 ,共济失调型 2例…  相似文献   
994.
肝硬化病人血浆内毒素水平的改变(附2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硬化患者在我国极为常见 ,不同患者的预后有着显著的差异 ,其原因较为复杂。近年来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增高对疾病的影响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为此 ,作者检测了我院 2 9例肝硬化住院病人外周血血浆内毒素含量 ,以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对照组 :健康体检者 8例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31~ 5 8岁 ,平均 4 2 7岁。肝硬化组 :为我院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2月住院病人 2 9例 ,男 2 6例 ,女3例 ,年龄 2 8~ 72岁 ,平均 4 4 2岁。其中 :乙型肝炎肝硬化 2 1例 ,酒精性肝硬化 6例 ,乙…  相似文献   
995.
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应用价值探讨(附216例报告)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38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16例胆道探查手术病人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102例同时使用术中和术后胆道镜,结果:9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技术,术后残石率由46.7%(42/90)降为23.3%(21/90),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结石取净率为95.2%(20/21),结论:强调胆道探查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肝胆管结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  相似文献   
996.
近交系大鼠DA到LEW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交系大鼠DA到LEW原位肝移植模型的特点并判断排斥反应发生的强度.方法 采用Kamada二袖套法,利用封闭群大鼠SD和Wistar进行建模技能训练,在此基础上建立近交系大鼠DA到LEW肝移植模型,根据临床表现和Banff标准判断排斥反应发生的强度.结果 共施行DA到LEW大鼠肝移植模型15例,手术成功率86.7%,死亡原因为肝上下腔静脉漏血、肝下下腔静脉血栓、胆道梗阻.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排斥反应,7 d后逐渐达到高峰,除术后并发症致死外,其余均在12 d内死于Ⅲ级排斥反应.结论 DA到LEW为稳定、强烈的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是研究肝移植排斥反应及免疫耐受的理想动物模型.但近交系大鼠在组织结构上有其自身特点,给建模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997.
成人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PM)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髌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CPM组和对照组各30例,CPM组术后早期接受CPM功能锻炼,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锻炼,于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CPM组和对照组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6,7%和63,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PM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髌骨骨折术后关节粘连,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常温下连续阻断半肝血流60min行不规则肝切除术对乙肝肝硬变患者剩余肝脏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华西医院施行半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232例乙肝肝硬变伴有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半肝血流阻断时间将患者分成3组:〈60min组、60~90min组和〉90min组;分析3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输血量、肝脏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AST、ALT、PT和总胆红素水平在术后第1和3d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于术后第7d则明显下降并接近术前水平;白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在术后第1d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于术后第3和7d则明显升高并接近术前水平。〉90min组的住院时间、ALT和AST水平均高于〈60min组和60~90min组(P〈0.05),而后2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在乙肝肝硬变不规则肝切除术中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安全性;当半肝血流阻断时间〉90min时,使用该方法应慎重。  相似文献   
999.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煤矿生产和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严重损伤 ,由于腹腔脏器多 ,加之腹部损伤时致伤机制复杂 ,一旦损伤常累及多个脏器 ,出血量大 ,病情复杂凶险 ,并发症多 ,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 ,如救治不当 ,常造成严重后果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及时诊断和救治是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 1984年9月建矿以来至 1998年 6月 ,共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 38例 ,现就救治体会作一探讨。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 37例 ,女 1例。年龄 4~ 71岁 ,平均年龄 31岁。损伤原因 :均以直接暴力为主要原因 ,其中以撞伤、砸伤、摔…  相似文献   
1000.
比较3%聚多卡醇泡沫硬化疗法(PFS)与胶圈套扎法(RBL)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20年6月—2021年5月行PFS或RBL器械治疗的Goligher-II/III级成年内痔患者168例,观察患者术后1年复发情况、术后不良事件(术后疼痛、出血、肛门坠胀等)发生情况及术后EQ-5D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168例患者中PFS组70例,RBL组98例。PFS组在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RBL组(15.7%比31.6%,P=0.034)。PFS组在术后24 h、7 d的疼痛程度(VAS)显著低于RBL组(P=0.038,0.002)。PFS组在术后早期肛门坠胀发生率低于RBL组(14.2%比29.5%,P=0.033)。两组在术后1个月、1年的EQ-5D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改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医源性肛瘘、直肠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相比RBL,PFS治疗Ⅱ~Ⅲ级内痔复发率较低,无复发生存时间更长,可有效缓解术后肛门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