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鉴定技术.方法从胚胎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传代和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结果从胚胎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组织获得了大量神经干细胞,可自我增殖并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横断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胸10)横断损伤对照组(n=7)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7).术后10周,感觉运动区皮质注射10?A示踪剂.动物再存活两周后取出相应的脑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后,采用自由漂浮法行BDA染色显影,光镜观察.两组实验动物均于脊髓横断术后采用BBB评分法定期评估运动功能.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所有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在横断损伤4周以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治疗组7只中的6只大鼠在术后12周有部分BDA阳性标记的皮质脊髓束再生通过脊髓横断损伤部位,而对照组大鼠均未见再生的皮质脊髓束通过.结论在脊髓横断损伤后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明显改善损伤的运动功能.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促进了皮质脊髓束的再生并重新建立了部分神经纤维联系.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解剖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重型颅脑损伤137例患者中合并寰枢椎半脱位者17例。每例患者均行颅脑和寰枢椎CT扫描,必要时加做寰枢椎CT三维重建或MRI检查。在积极治疗颅脑损伤同时,均予以颈同固定制动、颌枕吊带或颅环弓牵引治疗。结果1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经治疗后12例神志转清,5例植物生存。2例有脊髓损伤者完全恢复。无1例因寰枢椎半脱位而导致呼吸骤停或猝死,CT复查寰枢椎结构恢复正常。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颅脑伤诊治的同时,应常规行寰枢椎CT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Fahr’s病(Fahr’s disease,FD)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大脑基底核、丘脑、小脑齿状核及大脑半球的钙化为主要特征,临床可表现为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共济障碍及精神障碍等,以肌张力障碍为表现的比较少见。我科于2010年2月收治1名以阵发性肌张力障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FD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与神经功能保护的技巧,减少医源性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的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手术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9例(86.36%),次全切除3例(13.64%)。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90.91%),听神经解剖保留7例(31.81%),后颅窝积液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耐心充分的囊内切除、熟练的显微手术技能及术中面神经的电生理监测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定痛汤联合鲁南欣康西药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活血定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血定痛汤联合鲁南欣康西药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油膏纱条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用红油膏纱条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换药,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油膏纱条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脑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脑肿瘤干细胞是脑肿瘤细胞中"种子"细胞,是脑肿瘤发生、浸润和复发的关键细胞。目的:观察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系中CD133+细胞的增殖、分化及体内致瘤性等生物学特性。方法:运用磁珠分选技术分选U251细胞系中的CD133+和CD133-细胞亚群;MTT法绘制两个亚群细胞的生长曲线;单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2个亚群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检测CD133+细胞亚群的多向分化能力;裸鼠移植实验检测2个亚群细胞在裸鼠体内致瘤性的差异。结果与结论:U251细胞系中只有约4.5%的CD133+细胞;分选后的CD133+细胞能增殖形成典型的脑肿瘤干细胞球,生长曲线显示CD133+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强于CD133-细胞;单克隆形成率实验显示CD133+细胞能形成脑肿瘤干细胞球的细胞比率达到78.5%~92.4%,而CD133-细胞仅有0.8%~2.4%;CD133+细胞能分化为具有GFAP和NeuN成熟表型的肿瘤细胞;CD133+的致瘤率为71.42%,而CD133-细胞无致瘤性。提示U251细胞系中存在少量具有增殖、多向分化与体内致瘤能力的CD133+细胞,CD133+细胞是符合肿瘤干细胞定义的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20.
<正>痔是肛肠外科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痔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疼痛、出血、尿潴留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疼痛。我院肛肠科于2011年1~12月采用利多卡因联合亚甲蓝防治痔疮术后肛门疼痛,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