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374篇
预防医学   227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71篇
  5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中医证候特征,明确各证的症状构成,为确定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主、次症及构建辨证方法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观察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PI-3K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Wista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西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祛胰抵方低、中、高浓度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10只.分别给药12周后,治疗前后均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WEIGH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治疗后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六组大鼠骨骼肌、脂肪组织中PI3-K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药中、高浓度组,西药组Weight、FPG、FINS与治疗前比较下降,ISI升高(P<0.01);治疗后中药中、高浓度组、西药组大鼠骨骼肌及脂肪组织中PI-3K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胰抵方可能通过增高PI-3K表达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河北省2008-2011年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相关病例(VAPP)发生情况。方法估算河北省VAPP发生率并进行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VAPP发生率为0.28/100万,首次服苗后发生率为1.45/100万;服苗至麻痹平均间隔时间为20.2 d,12例VAPP均集中在8月龄及以下婴儿,男女之比为5∶1。麻痹以单肢和双下肢为主,病毒分离以Ⅲ型为主。结论河北省2008-2011年由OPV引起的VAPP发生率较低,但应进一步加强研究,严格掌握VAPP的诊断标准。适时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减少和/或避免VAP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主要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其疗效尚未获得明确的临床证据.IPF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为成纤维细胞,干扰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对抑制IPF的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重点论述IPF的诊断标准并综述成纤维细胞在IPF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肺栓塞中高危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相关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栓塞中高危且接受阿替普酶溶栓的患者39例,观察在溶栓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经积极干预,完成溶栓治疗共38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例出现便潜血阳性,但无柏油样便及血便;3例出现动脉采血局部血肿;1例出现低血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应用50 mg阿替普酶2 h缓慢推注治疗溶栓过程中,严密的观察与监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及防治出血等并发症是溶栓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6.
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连续的健康信息的记录。内容包括平时的健康体检信息、日常门诊及治疗信息,住院及家庭病床诊疗信息等。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的变化是决定高血压并发症的最基本因素。如何提高血压的控制率是摆在每一个临床医生面前的难题。健康档案管理提供给患者的是一套明显的区别于传统门诊专科诊疗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连续性、  相似文献   
997.
赵娜  田朝霞  高欢玲 《全科护理》2011,9(33):3100-3101
[目的]探讨网络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我院护理本科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拟练习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法。通过学期末护基实践技能考核和调查问卷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实验组信息技术平台教学法的学生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利于培养护生的护理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瞬时波强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希望在血管壁形态、结构尚未发生改变之前,发现颈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与心脏病变的相关性,早期推测出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方法 选择冠心病住院患者36例(均经冠脉造影证实),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A组及多支病变B组;根据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IMT<1.0 mm的C组,IMT≥1.0mm的D组.将冠心病组颈总动脉瞬时波强参数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4组的参数分别与对照组及组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1.冠心病组颈总动脉的瞬时波强指标W1、W2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颈总动脉的W1、W2值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N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多支病变B组的W1、w2均较单支病变A组显著减低(P<0.05).3.IMT≥1.0 mm的D组W1、W2较C组显著减小(P<0.05),N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无形态学变化且IMT<1.0 mm的C组W1、W2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 采用无创、实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同时发现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早期推测出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S IB)、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47名社区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其分为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3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指数与中年人和青年人有显著差异(F=3.782,P〈0.05);抑郁指数明显高于青年人和中年人(F=3.311,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分数明显低于中年人,高于青年人(F=9.26,4.591,4.312;P〈0.01)。老中青的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412,0.387,0.263;P〈0.05)。老中年组人的生活满意度与抑郁指数呈显著性负相关(r=-0.641,-0.575;P〈0.05);与主观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r=0.256,r=0.230,P〈0.05);与客观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r=0.444,0.363;P〈0.05);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0.263,0.279;P〈0.05)。结论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满意度、抑郁水平、社会支持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陈虹  陶娟 《西部医学》2012,24(1):21-23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住院病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系统阅读并分析120例病人肺部真菌感染的资料。对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真菌感染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间均长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糖皮质激素、体内保留导管、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恶性肿瘤、肺结核患病率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真菌感染组。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创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肺结核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创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肺结核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相关患病危险因素,可能是防治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