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94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03篇
预防医学   20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7篇
  2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小肠吸收机制,并初步考察小肠上皮细胞一元羧酸转运蛋白对提取物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模型,以杏香兔耳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主要成分考察总酚酸在不同肠段(空肠、回肠)中的膜通透性,同时通过吸收抑制(阿魏酸、苯甲酸、布洛芬)试验,考察了一元羧酸转运蛋白对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吸收的影响。结果在空肠和回肠中,绿原酸比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小肠渗透率都要高。三种抑制剂(阿魏酸、苯甲酸、布洛芬)可使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回肠的渗透率降低;对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空肠的渗透率影响较小。结论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小肠的吸收属于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但是同时还存在以一元羧酸转运蛋白介导的主动转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及教训评估CT诊断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29例CT和临床证实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结果(1)胼胝体变性20例;(2)伴双侧豆状核低密度4例,内囊/外囊和侧脑室周围白质低密度5例;(3)脑萎缩20例,大脑萎缩14例,小脑萎缩6例,大小脑均萎缩11例.结论胼胝体变性是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T重要的表现,CT结合临床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克隆新的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BFIC)致病基因, 我们采用功能-候选克隆的方法,在已精确定位于1p36.12-35.1上D1S2864和D1S2830之间约12.4 cM的区域内,筛选5个候选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根据癫痫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已克隆特发性癫痫致病基因特点,结合该区域内各基因的生物学信息,筛选了GPATC3、SESN2、SFN、TAF12、TCEA3作为候选基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在该BFIC家系中,5个侯选基因的突变检测未发现任何致病突变,但发现了5个多态,其中TCEA3基因的 IVS1-122C→A为新发现的多态。结论 排除了这5个基因为该BFIC家系致病基因的可能,为进一步功能候选克隆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和双氯芬酸钠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宫外孕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宫外孕病灶清除术患者120例,ASAⅠ级,年龄19~36岁,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双氯芬酸钠(D)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BD)组,各40例.B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mg/kg;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入肛门;B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入肛门,并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 mg/kg.术毕拔管及术后2、4、8、1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WAS)进行镇痛评分.结果 B组和BD组患者术毕拔管后、术后2h VAS评分低于D组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术后4、8、12、24h VAS评分明显低于B和D组患者(P<0.05).结论 防御性应用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栓可显著缓解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05.
袁双凤 《中外医疗》2012,31(5):54+56-54,5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分析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其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资料完整的肝硬化患者90例,以白蛋白30g/L分为≥30g/L(A组),〈30g/L(B组)各45例,回顾分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及体质指数等指标变化,比较2组肝性脑病、腹水、自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A,B2组间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两组间比较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泌尿道感染、腹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发性腹膜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以蛋白质营养不良为主,其肝性脑病、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在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早孕孕妇中,绒毛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生情况,以及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选择自愿在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的孕妇50例,孕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实验组(20例),孕妇血清乙型肝炎感染标志物均阴性为对照组(30例)。分别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HBV表面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孕妇的绒毛细胞。结果实验组HBV—DNA阳性16例,阴性4例。HbsAg和HbcAg均阳性5例,HbsAg和HbeAg均阳性4例,绒毛细胞出现HBV的阳性染色;对照组HBV—DNA均阴性,HbsAg和HbcAg均阴性,绒毛细胞未出现HBV的阳性染色。结论在早孕人工流产术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中,乙型肝炎病毒可感染绒毛细胞。  相似文献   
107.
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在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的突变情况,建立快速、有效和经济的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 ,对9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MT2先证者和26个散发CMT2病例共35例患者进行MFN2基因编码区1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突变检测.结果 在35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中共检测到3种MFN2基因序列变异:c.281G→A,c.395G→A和c.408A→T,其中c.395G→A(C132T)为首次报道的致病突变,c.281G→A(R94Q)为已知致病热点突变,c.408A→T(V136V)为单核苷酸多态.DHPLC突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结论 首次在国内应用DHPLC结合DNA直接测序对MFN2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发现2个致病突变和1个单核苷酸多态.DHPLC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可准确有效地用于大规模MFN2基因突变筛查.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运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分离法分选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以进行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的检测。方法取20名人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pp65)阳性的孕妇外周EDTA抗凝血,经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初步富集、免疫磁珠法分选及胎儿细胞特异性抗体-HbF标记、识别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经全基因组扩增后,对产物进行HCMV—DNA的检测。结果20名PP65阳性孕妇外周血中分选到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有16例,将此16例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HCMV—DNA的检测,检出阳性2例,10份未妊娠妇女外周血细胞涂片中均未发现胎儿有核红细胞;10份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细胞涂片中发现胎儿有核红细胞数9例,其量不等。结论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分离法结合特异性抗体-HbF标记、识别能有效地分选出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应用于进一步的无创性产前诊断,将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笔者临床护理54例,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行TURP患者,采用方便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予传统式护理常规法,比较2组的康复时间、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好、康复时间快,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纽的发生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36个月,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依从性高(P〈0.05)。结论PDCA循环法的护理可提高TURP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