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用丁酸钠体外处理可诱导大肠癌细胞系HT-29和Lovo发生凋亡.出现典型的核碎裂,出现特征性的“梯形”电泳带。这一结果提示诱导细胞凋亡也是了酸钠抑癌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紫苏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谭晓华  叶丽明 《中药材》1999,22(10):520-523
本文用超临界CO_2对紫苏子油进行提取,并与常规法进行了工艺比较。同时,对所提取的紫苏子油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证明,用超临界CO_2提取紫苏子油,不仅工艺上优越,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效果,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83.
研究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的细胞免疫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KM-CSF)及白介素-4(I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DC,D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建立裸鼠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模型,以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治疗裸鼠HepG2移植瘤并观察治疗效果,检测移植瘤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DC诱导的T细胞免疫能够诱导裸鼠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肿瘤细胞大量凋亡从而抑制裸鼠HepG2移植瘤生长。结论:经肿瘤抗原激活的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抗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影响的观察。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科从收治的112例早产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置暖箱中保暖,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早产儿体温差、体重下降率、喂养不耐受率、呼吸暂停率、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早产儿体温波动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减少、体重增长快、提高喂养耐受性、缩短了住院时间,2组对照,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鸟巢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旱日康复,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及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携带自杀基因(TK)的溶瘤腺病毒(Ad-ETK)治疗实体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晚期实体瘤常规治疗无效或已无法实施常规治疗的患者10 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给予Ad-ETK 治疗.根据不同的实体瘤Ad-ETK 采用多种途径给药,包括经皮股动脉穿刺导管介入至肿瘤血管内给药4 例,CT 引导下瘤体局部穿刺给药4 例,恶性腹水者腹腔灌注给药2 例.Ad-ETK 的给药剂量为(1 ~5) ×1010 pfu/次,3 ~6次为一个疗程.Ad-ETK 给药24 h 后常规给予更昔洛韦0畅25 g/次,2 次/d,静脉滴注,连续3 d.治疗期间采用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的不良反应/事件分级(CTCAE)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Ad-ETK治疗后患者最常出现的毒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寒颤、发热、乏力、肌肉酸痛,毒副反应发生的程度与给药途径有关,其中以股动脉穿刺血管内给药最容易发生,其次依次为肿瘤局部注射和腹腔灌注给药.10 例患者用药期间未见用药相关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6 例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显示实体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1 例卵巢癌种植转移至腹腔产生大量癌性腹水的患者Ad-ETK 治疗后腹水明显减少,肿瘤标记物CA125 降低.结论 Ad-ETK 多种途径给药均有较好的安全性,所引起的毒副反应多为轻、中度的流感样症状,患者均能耐受;此外,Ad-ETK 对晚期实体瘤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6.
谭晓华  宋萍 《中外医疗》2012,31(36):154-155
分析当前传染科护士在特殊工作环境下存在的心理压力,包括来自职业、自身、环境、医院及社会等方面。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探讨其应对措施,提出应首先自己调节,提高自身应对能力,来自医院重视护理工作,尊重理解护士,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及社会理解与承认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人群中乙肝病毒(HBV)P区位点突变发生的频率和持点。方法通过高保真PCR扩增1012例乙肝病毒患者HBV的P区基因片段,采朋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洲序,分析HBV P区169、173、180、181、184、194、202、204、233、236和250共11个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HBVP区204和180位点突变频率较高;其次是181和236位点;其余位点突变频率很低。在男性患者中,204位点和180位点突变率相对较高;女性患者中存在同样的情况:30岁以下患者与31至60岁患者相比较,181位点变异率差异较大(P〈0.01):其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V P区位点突变主要集中在180、181、204和236位点。不同性别的患者中,HBV P区基因突变率尚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HBV P区181位点的突变率具有极显著差异。通过测序技术检测P区位点的突变,可以全面反映P区位点的变异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抗病毒新药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构建细胞穿膜肽PEP-1与vMIP-Ⅱ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原核表达、纯化并鉴定PEP1-vMIP-Ⅱ融合蛋白,鉴定该蛋白的穿膜功能,研究其对血管增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化学合成的细胞穿膜肽PEP1和vMIP-Ⅱ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5b,构建pET15b-pep-1-vMIP-Ⅱ质粒。表达纯化后,Western-blot 鉴定蛋白,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穿膜功能。Real time PCR检测该蛋白作用对HMEC-1细胞内血管增生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DNA测序和酶切结果鉴定了pET15b-PEP1-vMIP-Ⅱ载体构建正确,Western blot鉴定纯化的融合蛋白PEP1-vMIP-Ⅱ与所预测相对分子质量相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到该蛋白能够进入细胞,在HMEC-1细胞内上调了促血管增生基因VEGFA和VEGFC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pET15b-PEP1-vMIP-Ⅱ载体,表达纯化的PEP1-vMIP-Ⅱ融合蛋白具有穿透细胞膜的功能,且能显著上调促进血管增生基因VEGFA和VEGFC的表达。  相似文献   
89.
背景:随着对脑肿瘤研究逐步深化,肿瘤干细胞被发现在肿瘤生长、发展、复发和转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目的:综述脑肿瘤干细胞的来源、生物学特性以及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01/2010-01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脑肿瘤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1998-01/2010-01 ELSEVIER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brain tumor stem cells,BTCT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198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1篇。结果与结论:脑肿瘤干细胞可能来源于神经干细胞的突变,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CD133和Nestin是目前应用得最多的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对阐明脑肿瘤发生机制、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治疗、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背景:如何简易高效分离纯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刺激成熟为树突状细胞,未见标准化操作流程。目的:观察明胶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效率以及将分离出的单核细胞刺激成熟为树突状细胞的表型特征,并与普通塑料黏附法对比。方法:使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外周血得到单个核细胞,根据培养瓶是否进行明胶包被分为明胶包被组和普通塑料组。均分单个核细胞,按组别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并诱导刺激成熟为树突状细胞。计数各组所得单核细胞数,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单核细胞的CD14阳性率、T、B淋巴细胞污染率、树突状细胞非成熟期和成熟期CD1a,CD83的表达情况,锥虫蓝拒染法计算细胞活率,观察对比2组血小板污染情况。结果与结论:明胶包被组单核细胞数及CD14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塑料组(P〈0.05),普通塑料组淋巴细胞污染率显著高于明胶包被组(P〈0.05)。2组细胞活率及树突状细胞表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明胶包被组血小板污染率低于普通塑料组。提示明胶法可以简单高效分离出单核细胞并成功刺激成熟为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