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心内科门诊收治的113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和51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进行血尿酸测定,比较不同尿酸水平检测者的血压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高血压组的血压、血尿酸、血糖和血脂水平显著升高,体质量指数以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血压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尿酸具有促进血压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顾建帮  顾维新  蒋云  黄飞 《西部医学》2013,25(8):1200-120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塞进展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8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给予脑梗塞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睡前口服,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I指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5%(P<0.05);入院后,患者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发病4周时治疗组的H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病情进展至高峰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治疗组B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安全可靠,可延缓病情进展,减轻脑神经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纤溶酶原活性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比较格列美脲(n=333)和格列苯脲(n=232)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血脂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浓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疗后患者血糖均达到良好控制,格列美脲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格列苯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vs.1.7%,P〈0.05)。格列美脲组治疗12周后,Homa-胰岛素抵抗比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0.91%vs.4.11%±0.85%,P〈0.01);而在格列苯脲组,治疗前后Homa-胰岛素抵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美脲组治疗12周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比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格列苯脲组治疗前后血脂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美脲治疗12周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PA,降低PAI-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格列苯脲治疗前后t—PA、PAI-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和显著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纤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王占成  阮长武  姬文慧  陈锐  蒋云  张维忠 《医学综述》2011,17(11):1723-1725
目的探讨降血压和降血脂联合治疗对血脂正常或轻度升高的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结构的影响。方法 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培哚普利组35例,珍菊降压片组40例,所有受试者同时服用辛伐他汀。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8个月,分别用多普勒超声测定受试者左右两侧颈总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1);IMT在两组患者中都有下降,而且在培多普利组更明显(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逆转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65.
蒋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7):922-923
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2位。同时,我国耐多药结核疫情非常严重,是27个高耐药结核负担国家之一。因此,对结核病进行系统管理和系统治疗,是结核病得以根治、得以控制的最佳手段。本文将肺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预防对策分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家属喂养+常规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于入院后48h内采用能全力经鼻胃管滴入行EEN治疗,连续3周.比较2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但对照组ALB、PA及H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患者意识状态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 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而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EEN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7.
蒋云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42-2243
本研究就我院54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住院手术疗效及病情发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8.
摘要:目的 探讨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存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湖南省新宁县少数民族地区482名居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全部482名居民生存质量得分生理领域(58.42±14.73)分,心理领域(57.37±13.39)分,社会关系领域(60.20±15.05)分,环境领域(52.40±13.92)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生存质量高文化程度居民高于低文化程度居民(F=23.235、24.222、19.602、16.838,P<0.05),非农业劳动者高于农业劳动者(t=-3.838、-3.723、-3.139、-3.154,P<0.05),高收入居民高于低收入居民(F=15.400、15.953、5.988、18.042,P<0.05),未婚居民高于已婚居民、离婚和丧偶居民(F=15.400、15.953、5.988、18.042,P<0.05),年龄越大,生存质量得分越低(F=31.191、14.614、12.146、11.211,P<0.05);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其他少数民族居民高于瑶族居民和汉族居民(F=4.514,P<0.05);不同性别居民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是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存质量自我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民族、收入水平等。应从教育、民族交流、经济发展等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对降低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12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A组)、心理支持组(B组)、健康教育组(C组)和对照组(D组)各30例.A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行为干预,B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心理支持,C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D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运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统计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结果 A、B、C、D组干预后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A、B、C组干预后MOAS下降值显著高于D组,且MOAS下降分值以A组最高,其次是B组和C组;A、B、C组干预后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结论 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行为干预措施均能降低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其中,以行为干预的方法最为有效,其次是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0.
枸橼酸钠使ELISA的检测值升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血浆交换(PP)前血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高,重症肌无力(MG)病情重;交换后病情减轻,但血中此抗体反而更高。抗体测定中,交换前用的是血清,交换后用血浆。本研究旨在探讨抗凝剂枸橼酸钠对用ELISA法测定血中AChRAb滴度是否有干扰作用。方法对45例未经PP的MG患者血清、血浆和加枸橼酸钠血清中的AChRAb滴度用ELISA进行检测、比较,并对3例PPMG患者在PP前后及不同时间采血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血浆及加枸橼酸钠血清中AChRAb滴度均显著高于血清中者(P<0.01),且PP前后及不同采血时间血清中的AChRAb滴度有所改变。结论枸橼酸钠可使ELISA的背景着色加深,有正向干扰作用。建议凡ELISA检测均应尽量用血清而非血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