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76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体验能力及其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默图片测试( HPT)、幽默视频测试( HVT)以及心理理论故事图片任务( ToM-PST)对6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结果 HPT 中患者组非幽默图片等级总分[(28.41±11.56)分]高于正常组[(24.41±8.82)分],幽默图片等级总分[(34.41±13.06)分]低于正常组[(45.6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VT中患者组幽默视频等级均分[(2.46±0.79)分]、标准幽默时刻按键次数[(2.42±1.40)次]、标准幽默时刻敏感性d’(humor)分[(0.47±0.42)分]均低于正常组[分别为(3.56±0.57)分,(3.68±1.19)次,(1.11±0.46)分, P<0.01];患者组ToM-PST总分[(39.89±12.33)分]低于正常组[(58.76±0.64)分, P<0.01]。相关分析显示,d’( humor)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r=-0.380, P<0.01)呈负相关。患者组非幽默图片等级总分与ToM-PST总分( r=-0.316, P<0.05)呈负相关,d’( humor)分与ToM-PST总分( r=0.400, P<0.01)呈正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患者组d’( humor)分与ToM-PST总分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体验能力较差,这种幽默体验缺陷与患者心理理论损害存在关联,提示幽默体验与心理理论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快感缺失程度,探讨快感缺失与共情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5名正常人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快感缺失与共情能力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RSAS-C得分[(13.21±6.06)分]和RPAS-C得分[(18.98±8.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51±5.20)分和(16.82±7.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共情总分、观点采择因子分、想象力因子分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RSAS-C得分(r=-0.170,P<0.05)和RPAS-C得分(r=-0.275,P<0.01)与共情总分呈负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快感缺失得分与共情得分间的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人存在快感缺失和共情能力缺陷,患者的快感缺失与共情障碍间存在相关,提示两种情绪加工缺陷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RSAS-C对314名正常健康者和20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随机抽取75名正常者和102名患者间隔两周后进行重测,评估重测信度,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总分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阴性症状分为效标,计算效标关联效度.结果 信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87、0.804和0.759;分半信度分别为0.715、0.740和0.676;重测信度分别为0.902、0.916和0.831.效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得分与TAS-20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1、0.398和0.154,患者组RSAS-C得分与PANSS阴性症状分的相关系数为0.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RSAS-C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表明RSAS-C具有较好的实证效度.结论 RSAS-C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正常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群快感缺失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估新型连续灌注可调负压清石鞘(VMP)装置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碎石、清石效率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64例行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VMP组(n = 36)和常规PCNL组(SP组,n = 28)。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后在超声引导穿刺下逐步扩张,建立(F16~F20)经皮肾通道,使用VMP装置(VMP组)或常规经皮肾装置(SP组)行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清石率(SFR)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MP组术中平均灌注时间明显短于SP组[(42.72±29.11)和(74.82±37.33)min,P = 0.000],SFR明显高于SP组(94.4%和75.0%,P = 0.035)。VMP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Hb)变化为11.00(5.00,11.25)g/L,SP组为3.00(-3.75,13.7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SP组[(7.56±2.65)和(9.21±3.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8)。两组患者术后24 h白细胞(WBC)和血清肌酐(SCr)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NL术中使用VMP安全、可行且有效,较常规PCNL能明显缩短术中灌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75.
1 主要做法1·1 建立组织,制定规划 为响应我国政府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诺,1991年沙头角政府成立了由卫生、城管等政府部门及驻沙有关单位组成的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由镇长担任主任委员,有关部门或单位的领导担任初委会的委员,下设初保办公室。制订了《沙头角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各部门的初保工作职责。随后又协助7个居委会成立了初保领导小组。形成了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初保办为协调单位,医院、防疫站、妇保站和  相似文献   
76.
为了验证氯氮平疗效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假设,比较经典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有关的生物学效应,作者采用氟奋乃静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双盲、交叉研究。方法:21例患者均符合DSM-ⅡⅠ-R诊断标准,其中18例精神分裂症,3例分裂情感性疾病。所谓“难治性”,指既往治疗存在严重的药物副反应,如迟发性运动障碍或锥体外系反应(EPS),或者疗效差(经至少二种不同类型抗精神病药物足量和足时治疗,而缺乏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入院前使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至少三个月,入院后首先使用氟奋乃静,平均剂量28.9±21.2 mg/日,  相似文献   
77.
首次住院的高龄躁狂症患者趋向增加,作者假设:与老年抑郁症相比,老年躁狂症是情感障碍中一种更为严重的形式,可能与神经病学障碍有关,预后较差。作者对此作比较研究。方法:1980~1987年50例连续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均符合DSM-Ⅲ-R躁狂发作标准,有脑器质性障碍或其他疾病者除外。比较组包括50例同期住院年龄、性别相匹配,符合DSM-Ⅲ-R重型抑郁标准的患者,双相性抑郁除外。随访期3~10年。  相似文献   
78.
情绪恶劣(dysthymia)是情感障碍的一种慢性形式,患者社会机能受影响,不经治疗很少自发缓解。对不合并重性抑郁的情绪恶劣的药物治疗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评价舍曲林和丙咪嗪对情绪恶劣的疗效和安全性,这是迄今治疗不伴重性抑郁的情绪恶劣的最大样本研究。方法:对象为门诊患者,年龄25~65岁,符合DSM--R原发性早发(21岁前)情绪恶劣标准,病程至少5年,其间抑郁症状缓解期不超过2月。孕妇、哺乳妇女和不愿接受有效节育方法的育龄妇女除外。其他排除标准包括严重躯体疾病、双相障碍、重性精神病、恐怖障碍、伴发重…  相似文献   
79.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4例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是一种少见的妊娠并发症。一旦发生,是终止妊娠还是继续妊娠,其妊娠结局如何,是值得探讨的。我院1996年1月~2004年8月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996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共收治14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患者。孕妇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5岁,9例初产妇。全部为自然受孕,无1例IVF-ET。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其中1例为重度先兆子痫、围产期心肌病患者。1·2诊断方法。14例中1例孕足月宫开全来院时发现,1例孕36 3周自然分娩时发现胎膜上附一纸样儿,其宫内死亡时间不详,余12例经B超诊断均为双胎一胎宫内死…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及其与自我监控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面孔识别任务(SFRT)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4例健康对照者作比较,同时采用Snyder自我监控量表个人反应问卷(SSMS)作评估。结果①SFRT:患者组平均反应时(2189±1138)ms长于对照组(1152±326)ms,P<0.01,正确率(81±16)%低于对照组(88±6)%,且具有显著性(P<0.01);②SSMS:患者组(10.53±3.00)分低于对照组(12.24±4.06)分;③相关分析显示,患者SFRT平均反应时与SSMS总分(r=-0.298,P<0.05)呈负相关,患者SFRT正确率与SSMS总分(r=0.349,P<0.01)呈正相关;患者组与对照组合并资料分析也显示同样的相关结果。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我面孔识别能力的缺损和自我监控能力损害,自我面孔识别与自我监控能力存在相关,提示两者共同的神经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