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213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科学   277篇
综合类   513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56篇
  13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87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6篇
  1972年   9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眼底病学科专业的进步与眼底影像检查诊断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为了鼓励眼科医生和眼科技师更好应用最新眼底影像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拍摄出更多准确反映眼底疾病特征的优质眼底图像,并让更多眼科同仁能够共同分享、学习这些凝聚作者心血的智慧之作,从而记录科学、传承文明,多途径、全方位推动眼底病学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与高视远望公司联袂举办 “2014年海德堡优秀眼底图片有奖评选”活动,现将相关事宜说明如下: 
        1 图片参评范围:彩色眼底照相像、OCT、红外、自身荧光、无赤光、视网膜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造影、广角图像、B型超声检查等眼底病相关的检查图像均可。可为典型疾病、罕见病的单张图像,也可为连续病例或多个独立疾病的成组照片。 
       图片要求:图片大小要求800像素×800像素以上;角度恰当,优质清晰,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疾病特征,对眼底疾病诊断具有较大帮助作用。图片以JPG、Tiff、PNG格式投递。每幅图片应配有疾病名称或相应的简要文字说明。 
        图片投稿截止日期:2015年1月31日。投稿邮件中请注明投稿者真实姓名,地址,联系电话。
        参与资质:所有眼科医生、技术人员、学生均可参与。每位投稿者投稿数量限5个病例以内,每个病例图像数量不限,使用的拍摄仪器不限。 
        5  评审及奖项设置:(1)专家评审团特别推荐奖10名。由特邀专家评审团集体讨论评选,推选出10名最优秀眼底图片作者。颁奖时间:2015年 “中国眼底病论坛·第十六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的会议期间。一等奖2名,奖金人民币2000元;二等奖3名,HEINE直接检眼镜1个;三等奖5名,HEINE笔灯1个及魏文斌教授主编《眼底病鉴别诊断学》1本。(2)大众评选特别推荐奖10名。高视远望公司将在“中国眼底病论坛·第十六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的会议中设立图片展台,由与会者现场投票,评选出大众最喜爱的图片作者10名。 奖品设置为魏文斌教授主编《眼底病鉴别诊断学》1本。投票截止时间为会议闭幕之前。颁奖时间:2015年6月1日前由高视远望公司直接投递到作者单位。 
        图片投稿邮箱:(1)高视远望公司market@gvchina.com,联系人雷静静,电话:010-58561122-316、13810960949。(2)《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coretina@163.com,联系人江影,电话:028-85422535、13658062773。 眼界决定高度,技术决定未来。期待各位眼科医生积极参与,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开发适合我国人群疾病特点且方便临床使用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方法 依据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队列随访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最优预测模型,并校正人群危险因素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采用独立人群回代检验和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来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进一步建立简易预测模型,并据此制定适合我国人群的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简易评估工具。结果 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1983~1984年基线调查年龄35~59岁,剔除基线患有冠心病、脑卒中及主要危险因素资料不全者后男女共计9903人,截止到2000年平均随访15.1年,共发生冠心病事件105例、缺血性脑卒中266例、缺血性心血管病360例。基线年龄、性别、血压、血清总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和糖尿病与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事件发病有互相独立的显著关联,且联系的方向和规律一致。据此建立的分性别ICVD事件10年发病危险预测模型,经过校正人群危险因素的长期变化趋势,证明能够很好地用于1992~1994年新建立队列的ICVD发病预测,其ROC曲线下面积(AUC)男性最优模型为0.799,女性最优模型为0.844。简易模型的AUC与最优模型几乎相同。结论 初步开发的ICVD事件10年发病危险预测模型和简易评估工具具有令人满意的预测能力,也能够较好地反映国人发生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  相似文献   
43.
【】 目的 探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法治疗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中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术后排尿功能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3一66岁,平均39.7±8.5岁;完全性损伤5例,不完全损伤55例;颈髓损伤35例,胸髓损伤9例,腰髓损伤/马尾神经11例。采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膀胱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尿动力学测定、拔尿管试验成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60个月,平均35.5个月。未见肾积水、泌尿系结石等并发症发生。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或平均尿流率,膀胱顺应性等指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3例患者成功拔除导尿管,成功率为88.3%, 结论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法可显著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中短期随访结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4.
45.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对17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8~62岁,平均39.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日常生活摔倒受伤6例,运动创伤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8.5d(2~14d)。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及Lysholm评分等评估患者手术疗效。结果:17例均获随访,时间24~39个月,平均29.5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现腘窝动脉、胫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2例膝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1例出现关节僵硬,术后6个月予以关节镜下松解,术后积极功能锻炼,术后膝关节屈曲20°缺失,伸直正常;3例有屈曲5°~10°缺失;1例有5°过伸受限。17例后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阴性。17例IKDC评分均达到或接近正常。IKDC总评分16例正常,1例接近正常。末次随访时IKDC主观评分为94.3±5.1,Lysholm评分为94.7±3.1。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患者行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膝关节功能按Iowa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开放式入路行胸腰段椎体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34例(A组),传统开放式入路32例(B组)。结果两组外周血肌酸激酶(CK)术前及术后1周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术后24、48 h差异明显,且A组CK浓度升高幅度小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减少椎旁肌的剥离、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少对椎旁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48.
髋臼骨折不同移位类型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术后的复位质量,并且分析复位质量对髋臼骨折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77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19~78岁,平均42.4岁。按照Judet-Letournel分型:简单骨折41例,复杂骨折36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2周50例,2周27例。采用Matta复位标准对患者术后进行复位质量和远期影像学评价;根据改良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对患者的髋关节临床功能行评估,分析复位质量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17个月。手术时间2.5~10.5 h,平均4.5 h;术中出血量400~5 500 ml,平均1 652 ml。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末次随访时d'Aubigné-Postel评分:疼痛4.60±1.35,行走4.80±1.14,关节活动度4.50±1.37,总分14.60±2.73;其中优12例,良43例,可15例,差7例,优良率71.4%(55/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位质量与手术疗效有关(P0.05)。内旋阶梯状移位和外旋阶梯状移位同手术疗效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复位质量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而阶梯状移位对髋臼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明显,故主张手术时要注意阶梯状移位、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以最大限度地恢复髋臼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静脉给予高渗溶液,控制脱水速度,提高透析液钠浓度等预防透析中的失衡综合征。结果750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6例次(0.8%)。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合理用药、及时处理是预肪透析中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波兰科学家近日宣布 ,他们用脐血干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脑细胞 ,这将有助于治疗帕金林氏症、脑震荡等疾病 ,修复脑部损伤。脐血干细胞曾被医生们用来对白血病和淋巴癌患童进行治疗。当病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植入这种细胞以后 ,它们会自动变成造血细胞 ,并将帮助人体重新建立免疫系统。研究证明 ,脐血干细胞也具有和骨髓干细胞等相似的功能 ,将来还可能在实验室里用脐血干细胞培育出其它类型的细胞。但目前必须弄清控制细胞发育的机制 ,这样才可以在今后通过它们在实验室里制造出需要的组织 ,或者使病人肌体中的内脏器官得到受控再生。(海农摘自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