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临床辨证施治多以脾虚、肾虚、血热、血瘀为出发点。脾与胃同居中焦,二者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其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息息相关。现探讨脾胃与胞宫、崩漏的生理、病理联系,探究古代及当代医家关于脾胃论治崩漏的认识及临床用药思路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方法选择AIS患者21例(病例组)和健康正常人32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7个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29(BCAP29)基因、死亡诱导清理因子1(DIDO1)基因、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L)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3(TRAF3)基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基因、磷脂酰肌醇激酶3调节亚基α(PIK3R1)基因、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外周血BCAP29、BNIP3L、TRAF3、STAT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DIDO1,MAPK1,PIK3R1基因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外周血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CAP29、BNIP3L、TRAF3、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其可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采用Red重组方法敲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z0986和z1444基因,构建双缺失突变株.方法 首先构建z0986、z1444打靶片段;其次以电击法转化感受态细胞,之后通过PCR鉴定所得菌株;最终所得阳性单克隆测定生长曲线.结果 z1444单基因缺失突变株(Δz1444/933)及z0986-z1444双基因缺失突变株(Δz0986/Δz1444/933)构建成功,其生长曲线与野生型EHEC O157:H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z0986与z1444基因缺失对EHEC的生长无影响.构建Δz1444/933及Δz0986/Δz1444/933为深入研究z1444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聚糖锚生物合成M类(PIGM)基因rs2275404、ATP酶H+转运V1亚单位B2(ATP6V1B2)基因rs1042426、N-乙酰神经氨酸磷酸酶(NANP)基因rs11700338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共纳入1567名研究对象,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74例,健康对照者793例。基因分型采用Massarray SNP技术,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加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与疾病的关联。结果 PIGM基因rs2275404、ATP6V1B2基因rs1042426和NANP基因rs11700338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感性无遗传关联(均P>0.05)。在调整性别年龄后,PIGM基因rs227540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甘油三酯水平显著相关(隐性模型:βadj=-0.26,95%CI=-0.47~0.05,Padj=0.015);ATP6V1B2基因rs1042426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相关(加性模型:βadj=...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乌蔹莓膏结合负压辅助愈合系统(VAC)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6例)术后采用乌蔹莓膏结合VAC创面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凡士林油纱条外敷创面治疗。结果试验组在创面愈合速度、创面分泌物量、肉芽生长情况、创面细菌培养、复发率、疼痛指数、活性形式明胶酶(活性MMP_2、活性MMP_9)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蔹莓膏结合负压辅助愈合系统(VAC)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疗效较好,能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减少创面细菌生长,改善创面微环境,缓解创面疼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3个月运动康复结合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FD)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康复组、运动康复 针灸组,每组35例,进行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治疗前3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康复 针灸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最高。结论3个月的运动康复结合针灸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国内医护人员的职业枯竭现状,并分析其特征.方法 采用自编的医护人员职业枯竭量表对4575名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使用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在总体上,医护人员的职业枯竭指数为(1.83±1.15)分,轻度、中度及重度的枯竭水平在医护群体中的分布分别为9.81%、3.56%和1.55%;(2)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 在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工作年限条件下的医护人员呈现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或P<0.01);(3)在工作科室、医院属地、医院规模、医院等级条件下的医护人员也呈现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或P<0.01).结论 医护人员的职业枯竭现象在整体上呈现出不严重状态,构成医护人群职业枯竭的为极少数人,成因受多种变量制约,应高度重视预防与改善工作.  相似文献   
108.
少数民族地区壮族农民慢性病与心理健康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壮族农民慢性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样本人群进行测评,共获有效阅卷921份,其中有168人患有慢性病.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慢性病患病人群的SCL-90所有因子分、总分、阳性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壮族农民(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病与SCL-90总分存在正相关.[结论]慢性病是壮族农民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9.
李麟  苏莉 《中国保健》2007,15(11):61-62
  相似文献   
110.
外周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留置针柔软光滑,不易刺破血管壁,不影响活动,留置时间长,能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痛苦及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日益受到患儿和临床护士的信赖.但在留置过程中常引发静脉炎,现将原因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