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其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分析其耐药表型,探讨其ESBLs基因类别。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364株大肠埃希菌和71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ESBLs菌株初筛试验,并用双纸片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产ESBLs菌株确证。按照NCCLS文件标准,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产ESBLs株21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用PCR方法扩增168株ESBLs表型阳性菌中blaTEM1、blaSHV1、CTXM1组、TOHO1组等4种基因。结果(1)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6.7%和32.4%。(2)产ESBLs菌对青霉素类100%耐药;对第1、2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达85%~100%;对除头孢他定以外的第3代头孢菌素,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为80%以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为65%~75%以上;产ESBLs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75%~8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0%~90%、庆大霉素耐药率为50%~75%;产ESBLs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亚胺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80%~90%以上)。(3)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blaTEM1、blaSHV1、CTXM1组等3种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93.9%、7.4%和53.4%。51.4%的菌株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2.7%的菌株同时携带3种耐药基因。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blaTEM1、blaSHV1、CTXM1组等3种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50.0%、95.0%和20.0%。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35.0%,同时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15.0%。两种细菌中均未检出TOHO1组基因。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远高于头孢他定,且多数菌株对青霉素类,第1、2、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中以TEM型和CTXM型基因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以SHV型基因为主,同时存在TEM型和CTXM型基因。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但未诊断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但未诊断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SFA)、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检测,并分析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和血糖升高者比例。结果 16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住院患者FPG、SFA和HbA1c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87±1.59mmol/L、2.66±0.57mmol/L、6.30±1.36(%)。达到糖尿病空腹血糖诊断标准(≥7.0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诊断标准(≥6.5%)者比例分别为15.2%(25/165)和25.5%(42/16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5.412,P=0.020)。达到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水平(≥5.7,〈7.0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7%,〈6.5%)者比例分别为28.5%(47/165)和40.0%(66/165),两者差异显著(χ2=4.858,P=0.028)。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但未诊断糖尿病住院患者,用HbA1c水平评估患者糖代谢异常较FPG更敏感。  相似文献   
93.
多药耐药性阴沟肠杆菌院内垂直传播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市级医院阴沟肠杆菌多药耐药菌株的院内垂直传播现状。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K-B法药敏试验检测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7月-2004年6月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表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耐药菌株的克隆传播状况。结果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80.0%;三代头孢菌素除头孢他啶外,耐药率均〉70.0%;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1.5%;头霉素类的耐药率〉65.0%;亚胺培南100.0%敏感;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率为50.0%~90.0%;庆大霉素耐药率高达66.7%,而阿米卡星耐药率只有14.1%;环丙沙星耐药率为48.4%;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64.8%;ICU分离的14株阴沟肠杆菌中7株具有相同PFGE指纹。结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多药耐药严重,存在耐药菌株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94.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我院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分布规律。方法对20株经双纸片试验确证为ESBLs表型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bla TEM-1、blaSHV-1、CTX—M-1组、TOHO-1组等4种基因PCR扩增,并对16株blaSHV-1基因PCR扩增阳性的菌株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在Internet网上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核苷酸相似性分析,并进行编码基因对位和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blaTEM-1,blaSHV-1,CTX—M-1组等3种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是50.0%、95.0%、20.0%。1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4株序列与SHV—1a(序列号:X98101,74→934)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有3株序列与SHV-2(序列号:AY570959,42→812)100%相同;有2株序列与SHV-11(序列号:AY293069,41→817)100%相同;有4株序列与SHV-27(序列号:AF293345,2→821)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有1株序列与SHV-28(序列号:AF538324,12→823)100%相同;有2株序列在GenBank中未找到与之完全相同的序列。结论本地肺炎克雷伯菌中有SHV—1a、SHV-11、SHV-28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和SHV-2、SHV-27 ESBLs基因存在。  相似文献   
95.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β-内酰胺酶、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主动外排活跃及外膜通透性的下降。自耐药大肠埃希菌被报道以来,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感染、传播和流行,由其产生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重要的耐药问题之一。现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唾液HBVDNA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唾液HBVDNA检测的流行病学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法检测HBVDNA。对 114例慢性HBV感染者唾液和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114例慢性HBV感染者唾液和血液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2 8.1%和 4 7.4 % ,阳性者平均HBVDNA含量分别为 6 .37± 0 .95和 8.18± 1.5 4 (拷贝数 /ml的对数 ) ,后者均显著高于前者。唾液HBVDNA含量与血液含量高度正相关 (r =0 .918)。血液HBVDNA阳性者的唾液阳性率为 5 9.1% (32 / 5 4 )。血液HBVDNA阴性者唾液阳性率 0 .0 0 % (0 / 6 0 )。血液HBsAg(+)、HBeAg(+)者的唾液HBVDNA阳性率为 10 0 % (2 0 / 2 0 )。血液HBsAg(+)、HBeAg(- )者的唾液HBVDNA阳性率为 15 .1% (11/ 73)。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尤其是HBeAg阳性者和血液HBVDNA阳性者的唾液含有HBV ,可能有一定传染性  相似文献   
97.
动态血压均值及动态脉压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均值及动态脉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按24小时动态脉压(24hPP)分为四组:Ⅰ组:≤40mmHg、Ⅱ组:41~55mmHg、Ⅲ组:56~70mmHg、Ⅳ组:>70mmHg。测量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PP及尿微量白蛋白(MAN)。比较各组的MAN检测值及其阳性率。行24hSBP、24hDBP。24hPP与MAN的关回归分析。结果:24hSBP、24hPP与MAN呈正相关(r=0.78、0.79,P<0.05),24hDBP与MAN呈负相关(r=-0.64,P<0.05)。进一步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出与早期肾损害对应的24hSBP、24hDBP及24hPP值分别为150mmHg、91mmHg、58mmHg。结论:动态血压均值及动态脉压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监测2014年中国云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云南省28家三级医院的监测资料,按统一的方案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判断标准按CLSI M100-S24,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云南地区28家三级医院共分离出2 87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90.36%分离自住院患者,菌株按标本来源主要分离自痰液(60.32%)、尿(8.42%)、分泌物(8.11%)、脓液(4.70%)、血液(2.92%)等.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度前5位依次为阿米卡星(88.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5.0%)、妥布霉素(83.1%)、哌拉西林(80.3%)、头孢吡肟(80.1%).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59.0%;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处于20.9%~29.7%;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处于10.3%~19.9%.结论 2014年中国云南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医疗机构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
100.
<正>近年来,随着先进仪器的普及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我国的检验医学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如何加强检验科管理是进一步提高我国检验医学水平的首要问题。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指以检验科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