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ICU与非ICU送检标本、药敏实验结果、耐药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数据采用WHO NET5.3软件及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从ICU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69株.非ICU患者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715株; (2) ICU患者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Ab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克雷伯氏菌(Esk)、屎肠球菌(Efm); (3)非ICU患者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d)、大肠埃希菌(Eco)、肺炎克雷伯氏菌(Kpn); (4) ICU菌株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ICU分离的Aba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大于80%,明显高于非ICU科室.结论 ICU分离菌株耐药情况严重,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2.
目的从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分离CD138阴性细胞,对其进行培养,观察分离到的CD138阴性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离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的CD138阴性细胞,用干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从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分离CD138阴性细胞在干细胞培养基内呈球体生长。结论 CD138阴性细胞具有干细胞生长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严重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DN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该院血培养阳性且临床明确诊断为严重细菌感染的8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中40例血培养转阴时间≥7d者为A组,47例转阴时间7d者为B组;选取30例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组人群外周血免疫细胞: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B淋巴细胞比例、DN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4~+/CD8~+进行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 (1)A组和B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4~+/CD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的DN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组NK细胞比例高于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变化均影响严重细菌感染患者病原体清除效率,其中DN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对CD4~+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过程,不利于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检测外周血DNT淋巴细胞对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光路系统性能进行验证,核对其性能是否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方法利用YY/T 0654-200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业标准对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Ⅰ和Ⅱ模块内/外圈光路系统的杂散光、吸光度准确性、吸光度稳定性、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杂散光:50g/L的亚硝酸钠标准物质在Ⅰ和Ⅱ模块内/外圈吸光度范围4.789 4~5.158 9;吸光度准确性:吸光度赋值为0.484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1)吸光度测量误差范围为-0.002 1~-0.024 7,吸光度赋值为0.970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2)吸光度测量误差-0.008 6~-0.067 7;吸光度稳定性: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1)在Ⅰ和Ⅱ模块内/外圈最大吸光度与最小吸光度差值范围0.000 5~0.001 5;吸光度重复性: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2)在Ⅰ和Ⅱ模块内/外圈吸光度变异系数范围0.02%~0.04%;吸光度线性:五个浓度梯度氯化钴标准溶液吸光度线性回归后r值范围0.999 6~0.999 9。结论该台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光路系统性能满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用改良碘化钾法(改良法)提取长期冻存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对碘化钾(KI)法加以改良,包括:血量由100μL增加到200μL;使用0.9%NH4CL溶液代替无菌重蒸馏水裂解红细胞;增加裂解白细胞膜的5mol/LKI溶液的用量(为70μL);低温(4℃)离心。然后用改良碘化钾法从82份.80℃冻存外周血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同时使用碘化钾法提取其中的30份血标本,比对两种方法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并进行CYP2C19相关基因PCR扩增。结果两种方法所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分别是碘化钾法为128.2±34.9μg/mL和A260/A280 1.74±0.08,改良法为220±91.29μg/mL和A260/A280 1.87±0.12。改良法获得的DNA纯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增加样本量及对方法进行改良获得的DNA量较多。对改良后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稳定。结论改良碘化钾法从长期冻存外周血中所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较高,能够满足对临床冻存样本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46.
邵剑春  刘云东  王中弥  陈俊  胡大春 《医学综述》2009,15(14):2090-2092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是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中的非经典抗原,主要表达在人类早期胎盘绒毛外细胞滋养层上,在妊娠免疫耐受建立中起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HLA-G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此就HLA的分子生物学特点、HLA-G的组织分布、HLA-G基因与表达、HLA-G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7.
大肠癌患者与正常人肠道菌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大肠癌患者与正常人的肠道菌群不同点,为大肠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大肠癌(包括结、直肠癌)患者镜检取材、病理证实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30例,所选病例为正常人群、大肠癌患者手术前未做肠道准备,晨起排便.稀释性平板菌落计数法+快速细菌鉴定法:取材,定量,稀释,37℃分别做厌氧、需氧培养,涂片镜检,然后分别对各菌株进行鉴定并按平板活菌菌落计数法计数.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结果:大肠癌患者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计数显著增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弯曲杆菌)计数显著减少.结论大肠癌患者存在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弯曲杆菌)数量减少.加强对大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数量改变(失调)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可能对大肠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HLA-DQB1等位基因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属于多基因疾病,遗传度达62%,但遗传机制尚不清楚。国外许多血清学或基因相关性研究、连锁分析均显示HLA抗原特异性或等位基因与高血压病的易感性相关,但存在种族特异性。本文采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云南汉族健康者91人和高血压病患者83人进行了HLA—DQB1等位基因分型,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自身抗体与HLA-Ⅱ抗原的相关性。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微量淋巴毒试验对57例云南汉族SLE患者进行HLA-Ⅱ类DR、DQ抗原特异性血清学分型,用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抗ds-DNA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结果 抗ds-DNA抗体阳性者的DR9、DQ2抗原频率分别为45.71%(16/35)、40.00%(14/35),显著高于抗ds-DNA阴性者。抗SSA和抗SSB阳性者的DR14、DQ5抗原频率分别为28.57%(4/14)、35.76%(5/14),显著高于抗SSA和抗SSB阴性者。抗UI核糖核蛋白(U1 ribonuleoprotein,U1RNP)阳性者的DQ6抗原频率为12.50%(2/16),显著低于抗U1RNP阴性者;DQ7抗原频率为75.00%(12/16),显著高于抗U1RNP阴性者。结论 云南汉族SLE患者自身抗体与HLA-DR、DQ抗原的关联性有自己的地区特异性。  相似文献   
50.
血清前白蛋白降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清前白蛋白(PA)的检测不仅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同时也能及时和敏感地反映蛋白质合成原料的供应情况。我们对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PA检测,并与血清白蛋白(ALB)进行了对比分析。一、材料和方法1.检测对象健康对照组137名,18~73岁。肝病组14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