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1.
尚博扬  翟宇  薛瑞  王庆  马锦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101-1102
目的通过细菌内毒素干扰预试验及干扰试验,建立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凝胶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对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学研究。结果经过30、40、50、60倍稀释,通过试验最终判定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60倍稀释时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作用,用灵敏度为0.125 EU/ml的鲎试剂进行试验,供试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建立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紫外光变法防晒效果评价的技术工艺,对紫外光变基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对辐照度及时长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紫外光变基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会影响测试结果 ;辐照时长或强度的变化会影响紫外光变基材的颜色,需选取最佳测试辐照时长和测试辐照度范围,以满足紫外光变法测色需求。测试过程对比研究表明,采用辐照度法固定辐照时长,更容易控制测试终点;采用辐照时间法改变辐照时长,根据颜色变化进行终点判断,测试难度较大,不利于提高防晒化妆品SPF值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3.
B超在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焰  赵辉  翟宇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2):114-1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意义.方法采用ALOKA SSD-1000型B超诊断仪,对临床疑有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患儿进行B超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准确率(98.8%)明显大于临床诊断,并且具有特异性,而临床诊断准确率较低(62.1%),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128例中,有83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包括1例先天性幽门前瓣膜),42例幽门无异常,3例超声检查为幽门痉挛.结论此种方法大大提高了临床的诊断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检查,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具有诊断意义,可以作为新生儿及婴儿呕吐乳汁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rT—RA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t-PA治疗发病6h内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得失。方法:rt-PA0.8mg·kg-1,低分子肝素、右旋糖酐40和复方丹参联合应用。结果:3个月后痊愈或基本痊愈7例,预后较好6例,较差2例,死亡6例。死亡病例的初始中风量表(SSS)低,脑肿胀严重。死于严重的缺血性脑水肿2例,出血性梗死1例,巨大脑内血肿1例。结论:初始SSS越低,预后越差;严重缺血性脑肿胀是导致死亡的值得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通过线粒体分离技术测定线粒体丙二醛、三磷酸腺苷、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应用Realtime PCR仪测定线粒体基因(线粒体DNA)拷贝数,分析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周围皮质线粒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及线粒体失功能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①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丙二醛水平呈渐进性增高,6 h为(4.61±0.83)nmol·mg-1 prot,72 h达(6.94±0.96)nmol·mg-1 prot,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②缺血再灌注6 h后mtDNA拷贝数开始下降,24 h轻度回升,72 h显著下降水平为对照组的62%(P0.01);③脑缺血再灌注后6 h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水平即显著下降,24 h出现短暂升高,再灌后72 h下降水平为对照组的42%(P0.01);④荧光探针检测显示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膜电位持续下降,再灌注后72h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下降至对照组的43%(P0.01)。结论线粒体损伤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呈渐进性加重,氧化应激损伤是构成其损伤的主要因素。缺血后脑组织线粒体存在短暂的内源性代偿修复机制,但不足以逆转氧化应激对线粒体的持续损伤。  相似文献   
16.
肿瘤部分(续15期) 一、《Acta Oncologica》Vol.33,No.1,1994 Cell Kinetics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动力学,6面)K.Nylander,et al. 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Vol.56,No.6,1994 1.Expression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 (TNFa)and Its Receptors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issue(在良性和恶性乳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宁夏栽培柴胡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柴胡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UV方法对宁夏不同产区、不同采收期的l0批柴胡药材建立指纹图谱。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建立具有13个共有峰的栽培柴胡指纹图谱,各共有峰之间分离度较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1.0%,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5.0%。计算出各批次药材间的相似度。结论各批柴胡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大小与其裁培地区、采收期等因素相关,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为柴胡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供一种评价多组分中药的基于数学集合的释药动力学方法.方法:以扶正化瘀方为研究模型,通过建立的基于数学集合的释放动力学评价方法指导扶正化瘀复方释药系统的制备,对其多组分释放特征进行量化评价,并采用Kalman滤波法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两者比较结果均表明,扶正化瘀复方释药系统样本4与参比制剂扶正化瘀胶囊显示出释药同步.结论:此结果不仅验证了基于集合的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而且通过异步系数参数整体表征目标制剂的释放情况,并能从各特征峰信息的相对误差参数中找到释药单元剂量调整改进的方向,指导相关成分有目的性地调整,以使目标制剂满足与参比制剂释药同步性的要求,同时为多组分中药复方制剂的定量表征和评价中药多组分释放行为的同步性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9.
陈佩  翟宇  王曼泽 《中国药房》2011,(44):4212-42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latisil ODS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5∶9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结果: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146~4.8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1.0%;盐酸伪麻黄碱进样量在0.157~5.2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1.7%;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297~9.9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0.7%。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葛根是江西道地药材之一,在江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作为药食两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植物,葛根在江西的产业规模已初步形成,但发展却有所停滞.此文通过总结分析江西葛根的使用价值和产业现状,针对江西葛根产业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通过葛根发展战略制定、资源库构建、技术提升、相关保健产品重点研发、立体化生态产业建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