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民族药余甘子冻干粉免疫调节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验旨在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研究民族药余甘子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对小鼠S180腹水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活化作用的研究。方法余甘子采用鲜果榨汁经冷冻干燥冻干保存。小鼠随机分6组,其中时效关系研究2组,量效关系研究4组。按0.2 m l/10 g体重用余甘子溶液灌胃。灌胃后30~180 m in内不同时相无菌取血,利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对实验血清作时效关系研究及量效关系研究。结果与结论时效关系研究表明,用余甘子冻干粉溶液灌胃后30~180 m in内不同时相含药血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活化作用,并在给药2 h时实验血清活化作用明显;量效关系研究表明,余甘子大剂量组实验血清对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活化作用以及小剂量组实验血清对小鼠S180腹水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均具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藏花素(crocin)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crocin处理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其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24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诱导率。建立人膀胱癌T24细胞株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50 mmol·L-1 crocin处理后,观察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改变;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Bcl-2,Bax,survivin,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Crocin能明显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生长,并使T24细胞呈明显的G0/G1 期阻滞现象;T24细胞早期凋亡率随crocin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Crocin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电镜观察可见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经Crocin处理后Bcl-2, survivin,Cyclin D1的表达下调,而Bax的表达上调。结论:Crocin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的体内外增殖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下调Bcl-2, survivin,Cyclin D1基因表达和上调Bax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3.
NF—κB是重要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参与多种基因表达的调控,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及凋亡有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凋亡控制关系密切。目前发现,NF—κB在多种泌尿系肿瘤中均有表达。笔者就NF—κB在膀胱肿瘤中的抗凋亡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4.
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s 20,CK20)是细胞角蛋白大家族的一种,近年来研究发现CK20与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关,用于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复发及转移检测以及在膀胱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日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白术内酯Ⅲ是否通过调节自噬水平清除过氧化物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方法 将32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24),造模组小鼠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造U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白术内酯Ⅲ组(20 mg·kg-1)、白术内酯Ⅲ+自噬抑制剂组(20 mg·kg-1+2 mg·kg-1),造模成功后第2天起按相应剂量给药,连续给药14天。进行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及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l damage index,CMDI)评分;测量小鼠结肠长度及重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结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结肠组织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自噬泡。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CMDI评分、单位结肠重量、结肠组织MDA含量及p6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小鼠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结肠组织SOD、GSH-PX含量及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内酯Ⅲ组小鼠DAI、CMDI评分、单位结肠重量、结肠组织MDA含量及p6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小鼠结肠长度、结肠组织SOD、GSH-PX含量及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自噬抑制剂阻止白术内酯Ⅲ诱导的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升高,抑制结肠组织SOD、GSH-PX含量。结论 白术内酯Ⅲ可明显改善UC病理损伤,通过调节自噬水平清除过氧化物发挥对UC小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逆转hepaCAM表达及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hepaCAM mRNA的表达.结果 在T24细胞中,3.0和10.0 μmol/L5-aza-CdR药物浓度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3和1.0 μmol/L 5-aza-CdR(P<0.05),在BIU-87细胞中,5.0 μmol/L5-aza-CdR药物浓度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1和0.5μmol/L(P<0.05),并且药物处理细胞72 h的抑制率明显高于24和48 h(P<0.05);5-aza-CdR处理细胞后,T24和BIU-87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并可逆转hepaCAMmRNA表达.结论 5-aza-CdR可使hepaCAM基因重新表达,并通过诱导凋亡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ytidine,azac)联合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腺病毒对膀胱癌细胞T24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探讨。方法:7种不同因素分别处理培养的膀胱癌细胞T24,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RT-PCR检测hepaCAM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epaCAM、p-AKT、total-AKT、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hoechst 33258显示,azac联合hepaCAM腺病毒组细胞凋亡率为(45.21±0.06)%,明显高于hepaCAM腺病毒组(15.60±0.02)%和azac组(26.3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8);FCM显示,azac联合hepaCAM腺病毒组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6.05±0.06)%,明显高于hepaCAM腺病毒组(3.90±0.02)%和azac组(9.67±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43);RT-PCR显示,与单独hepaCAM腺病毒组和azac组相比,azac与hepaCAM腺病毒联用可以上调hepaCAM mRNA的表达(P=0.004,P=0.000),下调bcl-2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30);Western blot显示,与单独hepaCAM腺病毒组和azac组相比,azac联合hepaCAM腺病毒组可上调hepaCAM蛋白的表达(P=0.003,P=0.003),同时下调p-AKT(P=0.001,P=0.005)和bcl-2(P=0.000,P=0.00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zac联合hepaCAM腺病毒可能通过抑制p-AKT的磷酸化水平加速诱导T24细胞凋亡,可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
邹琳  罗春丽  韩永华 《重庆医学》2002,31(11):1043-1044
目的 探讨c myc癌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法检测 2 7例TCC组织、16例癌旁组织和 16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c myc癌基因的mRNA表达。 结果 TCC组织中c myc表达阳性率为6 6 7% (18/ 2 7) ,癌旁组织的阳性率为 37 5 % (6 / 16 )而正常膀胱粘膜为 2 5 % (4/ 16 ) ,三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及肿瘤浸润、复发的TCC组织c myc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TCC组织c myc表达阳性率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粘膜的阳性表达有差异 ,而TCC的不同分期、分级、浸润及复发等生物学行为与c myc表达未见差异。因此 ,单独将c myc作为TCC的诊断指标时 ,其特异性和灵敏度不够 ,需结合其他有关肿瘤标志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9.
RASSF1基因(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gene)是Dammann等在3p21.3染色体上发现并命名的,使用不同的剪接和启动子,可形成3个主要能转录因子,即RASSF1A、RASSF1B和RASSF1C。其中RASSF1A被证实是抑癌基因。为探讨RASSF1A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我们采用RT-PCR方法植测了RASSF1A mRNA在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为评价精浆LDHx活性测定在判断男性生殖能力中的地位,本文对91例正常生育者、70例原发性不育者、20例无精子者(其中输精管结扎后4例)和5例输精管吻合术后不育者精浆LDHx活性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