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59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①目的应用冷酚法制备淋病奈瑟菌多糖疫苗,评价其体液免疫效果。②方法扩增细菌后,冷酚法制备淋病奈瑟菌多糖,分别应用低剂量和高剂量多糖抗原免疫家兔,运用絮状沉淀试验测定血清中抗多糖抗体效价。③结果低剂量多糖和高剂量多糖组的血清中抗多糖抗体效价分别为(1:381±0.004)和(1:269±0.008),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低剂量和高剂量多糖抗原免疫效果一致。④结论成功制备淋病奈瑟菌多糖抗原,且低剂量和高剂量抗原的免疫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证实去泛素化酶USP22参与雌激素受体α(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进而在血管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 将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分别接种于正常培养基、含1.25 mmol/L CAL、2.5 mmol/L CAL、5 mmol/L CAL的培养基中培养0、3、7、9天。用1%/2%茜素红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钙化情况;在5 mmol/L CAL条件下培养0、3、7、9天,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钙化相关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核因子κB的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环氧合酶2(COX-2)、vitk依赖的分泌性蛋白(Gas6)、ERα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在hASMC中,USP22是否参与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过表达USP22,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钙化相关因子BMP-2、RANKL、COX-2、Gas6和ERα的蛋白表达。结果 在1.25 mmol/L CAL条件下培养到第9天,hASMC有明显的钙沉积;在2.5 mmol/L CAL、5 mmol/L CAL条件下培养到第7天hASMC出现钙沉积,第9天有明显钙沉积。hASMC在5 mmol/L CAL培养条件下,RANKL、BMP-2、USP22蛋白表达增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在hASMC中USP22抑制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USP22,ERα的下游基因Gas6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在5 mmol/L CAL培养的条件下,hASMC钙化模型建立成功;USP22可能通过抑制ERα介导的下游基因Gas6的基因转录进而促进hASMC钙化。  相似文献   
24.
女性绝经前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然而绝经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显著升高,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而研究者们一直认为雌激素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绝经后妇女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HRT)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发病后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对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相关炎性因子:细胞间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为实验组,通过灌胃法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d)];安慰剂对照组为模型组,给予等量清水;空白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只分离出左颈总动脉后缝合,不作球囊损伤处理,给予等量清水。药物干预3天后实验组与模型组行左侧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术后实验组继续每日给予阿托伐他汀,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量清水,每组中各有6只于术后1、3、7天和14天分别处死,采集血清及颈总动脉标本。采用组织形态学观察内膜增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NF-κB及ICAM-1、VCAM-1、MCP-1、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血管壁及血清中NF-κB及炎性因子ICAM-1、VCAM-1、MCP-1、IL-6、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组血管壁及血清中NF-κB及炎性因子ICAM-1、VCAM-1、MCP-1、IL-6、TNF-α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其可能机制是通过特异性抑制炎症关键调节因子NF-κB,从而减少其下游炎性因子ICAM-1、VCAM-1、MCP-1、IL-6及TNF-α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再次手术,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70~200mL,平均120mL;术后引流量90~210mL,平均100mL。44例患者再次手术后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第一次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同,其余12例切除腺体中未见恶性肿瘤组织。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和饮水呛咳发生。术后8例出现手足麻木,5例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术后50例患者获访,随访率为89.3%(50/56),随访时间为再次手术后6~30个月,平均10.8个月;首次手术后18~66个月,平均45.2个月。随访期间,1例乳头状癌患者死于术后44个月,1例滤泡状癌患者死于术后38个月;3例发生患侧非Ⅵ区淋巴结转移;均无复发。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再次手术前需要进行全身评估,选择合理的再次手术术式,术中通过使用喉返神经监测、纳米碳标记待清扫淋巴结、保护甲状旁腺等措施,降低再次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回结肠血管为人路标志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的难点及处理。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对24例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按肿瘤处理原则,内侧人路,结扎相应血管,清扫淋巴结,并通过小切口在腹腔外进行切除吻合。结果24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6~20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15~200ml,平均40ml。清扫淋巴结12~25枚,平均17枚。辅助切口4~7cm,平均5cm。术后住院6~9d,平均7d。除1例术后切口液化感染外,无其他切口或穿刺口并发症发生,无肠漏及腹腔感染等发生。18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2例发生肝转移,其余患者未见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正确选择后腹膜切开点,有利于肠系膜上静脉游离和融合筋膜间隙的分离;正确理解全结肠系膜切除、熟知胃结肠干的解剖变异,是减少术中出血和顺利完成规范化手术的成功要点。  相似文献   
28.
李晨  田文  臧宇  姚京  陈凛 《海南医学》2016,(3):392-394
目的 观察甲状腺癌喉返神经(RLN)发生解剖病理变异时对术中神经监测(IONM) 4步法的影响,为IONM规范化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及应用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行甲状腺癌手术并于术中行IONM的1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显露RLN形态特征,分为变异组55例(解剖变异、病理变异)与无变异组105例.评估RLN解剖病理变异对IONM 4步法操作的影响.结果 术中显露RLN共297根.RLN识别率变异组为89.32%(92/103)顺利识别,其中11根(10.68%,11/103)寻找困难;无变异组100%均顺利识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RLN显露部位为气管食管沟内194根(65.32%)、气管旁75根(25.25%)、食管旁17根(5.72%)、甲状腺腺体内11根(3.71%);评价术后刺激RLN所得EMG波形对诊断术后声带麻痹的灵敏性与特异性,发现阴性预测值100%,阳性预测值仅25.00%.结论 RLN变异造成IONM4步法操作时RLN定位困难,R1值难以获取,干扰EMG波形研读;准确认知RLN解剖病理学形态特征,有利于提升IONM规范化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动态人工智能(AI)超声辅助诊断系统(以下简称动态AI)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及对治疗策略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甲状腺(疝)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93例(共346枚结节)甲状腺结节病人,应用动态AI对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对比不同性别、年龄的病人其不同大小、性质的结节的动态AI检查结果、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价动态AI诊断效能。结果 动态AI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 76.5%,准确率为 85.0%,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高一致性(Kappa=0.643,P<0.01)。对比动态AI检查和术前穿刺活检的灵敏度(χ2=0.210,P=0.647)和准确率(χ2=1.699,P=0.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8,P=0.007)。动态AI检查在不同性别(χ2=0.002,P=0.968)及年龄(χ2=3.913,P=0.41)人群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定性较好。良性结节的准确率(76.5%)较恶性结节的准确率(88.5%)低(χ2=8.184,P=0.004)。动态AI检查准确率随着结节大小增加有上升趋势(χ2=7.357,P=0.007),直径>1 cm结节准确率可达94.4%。结论 动态AI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无创可重复、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可减少不必要的穿刺,节约医疗资源及社会成本,可有效辅助外科医师为病人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诊治策略。  相似文献   
30.
松握拳方式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文 《内科》2007,2(1):31-32
目的探讨根据血管不同情况选择松、握拳方式,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机制。方法根据血管不同情况,选择松、握、半握拳方式进行手背静脉的穿刺。结果该方法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根据不同血管情况选择松、握、半握拳的方法,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