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2(AQP2)mRNA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中移植肾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正常大鼠肾脏为正常对照组;Wistar大鼠作为供、受者建立同系基因对照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建立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组;均为雄性大鼠.RT-PCR半定量检测移植肾AQP2 mRNA在各组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组移植肾AQP2 mRNA表达下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系基因对照组和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系基因对照组和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组中移植肾AQP2 mRNA表达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QP2 mRNA的表达在急性排斥时表达下调,可以减少对水的重吸收,同时可以减少集合系统能量消耗,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乳腺癌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将60名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学生实施同伴教育。干预前后发放《乳腺癌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学生干预后乳腺癌预防知识、态度得分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干预后乳腺癌预防行为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可提高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乳腺癌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郑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状,为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开展养老护理教育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对郑州市72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72名养老机构护理员中:40岁以上的60人(83.3%)。学历初中及以下的70人(97.2%)。从未参加过养老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的51人(70.8%)。认为需要养老护理方面知识的培训69人(95.8%)。认为半脱产的培训方式比较适合的51人(70.8%)。结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层次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和水平薄弱,不利于我国养老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尽快完善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两种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2021年9月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C4~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33例行常规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常规组)。比较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1.3±1.8)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NDI评分显著减少(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6、12个月改良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C2~7Cobb角显著减小(P<0.05),而C2~7SVA显著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C2~7Cobb角、C2~7S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相似文献   
25.
电脉冲化疗治疗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PYM) 与电脉冲(EP) 相结合的电脉冲化疗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 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将左右侧颈背部荷有PC3m 肿瘤的裸鼠随机分为5 组:按左右不同分别给予如下治疗:(1)P- E- |P+ E- ,(2)P- E- |P- E+ ,(3)P- E- ,|P+ E+ ,(4)P+ E-|P+ E+ ,(5)P- E+ |P+ E+ 。P- E- 代表未治疗,P+ E- 代表肿瘤内注射平阳霉素,P- E+ 代表单给电脉冲,P+ E+ 代表电脉冲化疗,即肿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后给予电脉冲。结果 亚治疗量的平阳霉素肿瘤内注射后给予电脉冲,100% 有效,其中62.5 % 部分缓解、37.5% 完全缓解,即P+ E+ 有效,而其他组合无效。结论 平阳霉素介导的电脉冲为前列腺肿瘤及其他肿瘤的局部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架治疗需要血液透析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需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并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统计术中出血量;术后12周随访时,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拆除外固定;术后半年随访评价髋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仲黄颗粒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合并骨量减少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该方法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日照市中医医院共收治的合并骨量减少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其中治疗组48例采用PLIF术后配合仲黄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PLIF术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骨密度T值及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三方面的变化及末次随访时不融合、融合器沉降及螺钉松动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2例、40例患者获得随访,两组患者对临床疗效均较为满意,但治疗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仲黄颗粒可能通过升高血清OPG提高患者骨密度及术后长期临床疗效,从而减少术后植骨不融合、融合器沉降和螺钉松动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浓度对诊断心力衰竭及判断心功能状态的意义.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160例,排除肾功能异常者(血肌酐值>176.8 μmol/L),用ELISA法分别测量其血浆NT-proBNP浓度.选择无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并同时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以LVEF40%为界分为心力衰竭(CHF)组和非CHF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CHF组与非CHF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是CHF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的量化指标,且快速准确;与UCG相比,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有利于心衰的早期诊断,并对CHF具有排除诊断优势,并能较好的反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候类型及其与血脂、肝功能酶学、血清瘦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NAFLD的辨证论治。方法对诊断为NAFLD的576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并观察其证型与血脂、肝功能酶学、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关系。结果 576例NAFLD患者中,脾肾阳虚证202例,肝郁脾虚证218例,占全部病例的72.9%。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血脂(TC、TG、LDL)、肝功能酶学(ALT、AST、GGT)水平、血清瘦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其他证候类型患者明显增高,HDL则明显低于其他证候类型。结论脾肾阳虚证和肝郁脾虚证可能是广西地区NAFLD发病的主要体质类型;脾肾阳虚证患者较其他证候类型更易出现血脂、肝功能酶学、血清瘦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异常;脾肾阳虚可能是NAFLD发病的关键脏腑病机。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同期治疗胫骨缺损合并马蹄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Ilizarov技术同期治疗的17例由于创伤、感染或医源性因素所致的胫骨骨缺损合并马蹄足畸形患者资料,男12例,女5例;年龄12。47岁,平均29.0岁;左侧11例,右侧6例。骨缺损长度为1.5—14.0cm,平均7.3cm。合并马蹄足畸形200.500,平均370。4例患者合并骨髓炎。术后1周开始骨段搬运,速度为1mm/d,分4~6次完成;同时调整足踝部外固定支架矫正足部畸形,速度为2—3mm/d,分3~4次完成。结果17例患者术后获12~70个月(平均33.0个月)随访。外固定支架带架时间为7—27个月(平均14.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复发,患侧下肢力线正常,双侧肢体长度差异〈2em。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等骨不连治疗的骨性结果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8例;17例患者马蹄足畸形同期矫正;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为85.96分,平均92.0分。3例患者遗留轻度足下垂畸形,其踝关节活动度〈15°。结论Ilizarov技术可同期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马蹄足畸形,方便患者早期足负重行走锻炼。缩短了治疗周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