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100篇
药学   129篇
  2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何艳  刘俊  王珊 《西南军医》2005,7(6):96-97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人口老年龄化给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骨折,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影响患者骨折愈合后的生活质量。我们对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96例病人,采用合理的护理程序以及科学的康复功能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93.
肺癌磷酸酯酶蛋白与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蛋白(PTEN)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80例肺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标本中PTEN和hTERT的表达。结果80例肺癌组织中PTEN表达的阳性率为40%,癌旁组织为95%,正常肺组织为100%。PTEN的水平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相关。肺癌组织中hTERT表达的阳性率为90.0%,癌旁组织为18.75%,正常肺组织为0。hTERT表达的水平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无明显的相关。肺癌PTEN的表达与hTERT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PTEN和hTERT在肺癌中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在肿瘤形成中可能存在着基因水平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4.
有文献报道高温诱导细胞凋亡有两个独特的模型: 慢死亡和快死亡.慢死亡是指细胞受热后,在失去再生能力之前能够维持生理活动几天.快死亡是指细胞受热后几天内发生的死亡,其特征是细胞脱离其培养表面.关于快死亡的机制可能与热诱导细胞凋亡有关[1].目前随着对凋亡机制研究的深入,已从细胞质膜转向线粒体.线粒体是促进能量转换、参与细胞凋亡的重要细胞器.由于细胞膜上各种生物泵的作用,使细胞膜内外维持着不同梯度的离子浓度,产生了线粒体膜电位.几乎所有诱导剂引起的各种类型的细胞凋亡均出现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提示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为早期凋亡[2] .本文建立一种高温诱导ECV-304细胞凋亡的方法,并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AV-FITC/ PI 双染法和荧光探针JC-1 法,对高温诱导ECV-304细胞凋亡及对其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
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心腔内超声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引导监控下的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方法。方法  6只犬急性闭胸模型。经颈静脉插入超声导管确定希氏束和房室结准确空间位置、超声解剖结构标志及其内心肌激动顺序。引导心脏起搏或消融导管到达靶组织 ,监控刺激电极植入过程和确认消融电极与心内膜面接触。分别释放电脉冲进行靶点起搏和射频消融 ,同步体表心电图QRS波形态确认实现希氏束起搏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果 实现了直接希氏束起搏 (1例 )和希氏束加室间隔起搏 (5例 )。希氏束起搏阈值为 :电压 (3 .0± 1 .0 )V ,脉宽 0 .5ms。希氏束起搏时导致了较早的室间隔电兴奋。窦性心律和希氏束起搏时QRS波宽度分别为 (59.7± 5 .3)ms和 (82 .8± 1 6 .6)ms (P =0 .0 2 )。完成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 40min(3~ 81min)和 3min(2~ 5min) ;平均X线曝光时间为 1 3min(1~ 55min)。病理解剖和组织切片表明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定位准确、效果肯定。结论 心腔内超声技术能够准确引导心脏介入导管实现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 ,减少导管操作和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创伤性截瘫患者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截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分别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自杀评分量表(QSA)、Derogatis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明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以了解认知疗法对创伤性截瘫患者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QS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S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3.273,3.706,2.644,3.861);SCL-90总评分低于对照组(t=-3.333);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4.136,16.392,11.015,10.205,19.647,15.337,13.092,16.903);SDS评分(t=-11.518)和SAS评分(t=-11.57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急诊科护士通过认知疗法干预创伤性截瘫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降低自杀意念,提高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肾衰血透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心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 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多普勒组织显像 (DTI)技术、常规M超声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法对比观察了 2 3例血透组及 2 8例正常对照组冠脉血流显像和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 血透组较对照组冠脉血流显示明显丰富 ,冠脉前降支和后降支的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峰速均明显增高 (P <0 .0 5 ) ;反映舒张功能的指标在血透组异常 :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 <1,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a <1;前降支和后降支峰速与左室壁厚度比值、收缩功能指标EF值和二尖瓣环收缩期峰速s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在血透组对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74%及 90 %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肾衰血透患者冠脉血流明显丰富 ,有舒张功能异常 ,且早于收缩功能异常 ;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较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更能敏感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研究三白草提取物(extracts from Saururi Herba,ESH)的抗乳腺癌转移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法建立实验性转移模型;采用体外细胞黏附、迁移以及侵袭法,观察ESH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的体外黏附、迁移以及侵袭的影响;采用Runx2转录因子分析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ESH对Runx2活性的影响。结果:给药后,ESH 200,400 mg·kg-1剂量组裸鼠肺组织中人ck19的平均表达量分别为55.85%,42.28%,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体外黏附实验表明,ESH可干扰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蛋白之间的黏附(P0.01);ESH 80,160 g·L-1剂量组的细胞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06.4±52.4),(40.4±7.6)个,与空白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细胞侵袭实验表明,ESH低、中、高剂量组的侵袭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2.57%,68.04%和71.92%,与空白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Runx2转录因子活性分析以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ESH可显著抑制Runx2的磷酸化,从而抑制其转录活性。结论:ESH具有明显的抗乳腺癌转移作用。抑制细胞内Runx2磷酸化可能是其发挥抗转移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0.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开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 cm,呈梭形或椭圆形,是常见的四大直肠肛管疾病之一,仅次于痔,占第2位,多见于中青年人。手术治疗是三期肛裂伴有裂痔、隐瘘、肛乳头肥大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手术创伤刺激或损伤了肛管齿状线以下的组织[1],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伤及血脉,局部血液、淋巴回流障碍,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组织水肿,术后容易出现疼痛症状,影响创面愈合,严重影响患者恢复。2013-03—2014-01,我们对肛裂术后患者应用诺尔康洗剂不同坐浴时间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