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283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86篇
  6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儿童颅缝早闭的并发症之一~([1])。OSA可引起心血管、代谢、认知功能和行为异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的负性影响~([2-3])。颅缝早闭的特征是一个或多个颅缝过早融合。颅面畸形及面中部发育不良可能为OSA最重要的发病原因~([4])。本文就儿童颅缝早闭引起OSA的临床特征与治疗予以探讨。颅缝早闭概述儿童颅缝早闭也称颅骨狭窄症或狭颅症,是不同部位的颅缝过早闭合,影响了头颅和脑的正常发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在心肌肥厚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利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在8~10周龄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内构建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心肌肥厚组(OG)和假手术组(CG).手术后按要求饲养4周后处死,观察离体心脏大小并计算心室重/体重比(mg/g).取部分心肌标本,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HMGB1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肥厚组心肌中HMGB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压力超负荷可引起心脏组织中HMGB1表达增加及活化,且增加的HMGB1可能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肿瘤组织中IL-4和IL-1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术后复发(包括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PTC及癌旁组织标本185例,另取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IL-4和IL-1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IL-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5.6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7.84%和正常组织5.00%(P<0.05)。癌组织中IL-1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0.8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08%和正常组织0.00%(P<0.05)。IL-4和IL-13表达情况与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IL-4高表达组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IL-4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19)。IL-13高表达组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IL-13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P=0.037)。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4高表达和IL-13高表达是影响PCT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L-4和IL-13在PTC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IL-4和IL-13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是术后复发(包括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重庆市彭水县0~2岁婴幼儿喂养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重庆市彭水县县城中7个社区及8个乡镇中606名0~2岁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和半固体食物引入时间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1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6%,6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35.3%,63.9%的婴幼儿在出生24h后开奶。大部分婴幼儿蔬菜、水果、谷类、蛋类、豆类、禽畜类、鱼类添加过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居住地为乡镇,开奶时间较早,是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喂养人年龄40岁,母乳喂养知识得分优秀者,是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结论调查地区婴幼儿喂养中开奶不及时,纯母乳喂养率和持续时间有待提高,半固体食物添加月龄不合理,添加过晚现象严重,应向家长提供正确喂养婴幼儿知识指导。  相似文献   
25.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3亿哮喘患者,40岁以上人群约有10%患有COPD[1-2]。据文献报道,我国哮喘的总体发生率为0.92%~3.23%,低于其他国家;COPD的发病率为5%~13%,高于其他国家报道的4%~10%[3-8]。使用吸入剂与全身用药治疗比较,具有给药剂量小、起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的国产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mVS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诊断为pmVSD并伴有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患者(n = 35),应用改良的国产PDA封堵器介入治疗,对其基线特征、经导管操作和随访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100%)手术成功,术中无传导阻滞发生。1例(2.9%)于术后48 h内发生一过性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静脉推注地塞米松3 d后心电图恢复正常。35例(100%)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均未观察到残余分流。在平均(4.4 ± 2.3)年的随访期内,1例(2.9%)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较术前增加,为中量TR,其余患者未观察到严重的TR或TR加重。 结论 使用改良的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pm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未发现严重的TR及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索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与记忆力下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
脑萎缩及脑灌注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同济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记忆减退专病门诊主诉记忆力
下降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及影像学信息,进行认知评估、CSVD总负荷评分、全脑及各脑叶脑萎缩评分,
计算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SVD总负荷评分与认知功能、脑萎
缩及CBF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200例,平均年龄69.16±9.44岁,男性99例(49.5%)。CSVD总负荷与MoCA评分呈负相
关(r =-0.202,P =0.004);与全脑(r =-0.234,P =0.001)、额叶(r =-0.252,P <0.001)、顶叶(r =-
0.253,P <0.001)、枕叶(r =-0.224,P =0.001)CBF呈负相关;CSVD负荷与全脑(r =0.313,P <0.001)、
额叶(r =0.393,P<0.001)及顶叶(r =0.237,P =0.001)的脑萎缩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 CSVD总负荷越高,认知功能越差、脑灌注越低、脑萎缩越严重。  相似文献   
28.
笔者在标本解剖操作观察腋窝结构时发现1例左侧腋动脉与臂丛神经位置及走行出现变异,既往文献报道的变异多为腋动脉发出的分支与臂丛神经之间的位置与走行之间变异[1-3],本次解剖观察发现腋动脉与臂丛神经的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之间的位置关系出现变异,与既往报道有所不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移植治疗对APP/PS转基因的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的BMSCs,诱导其分化为神经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技术鉴定其表型与分化。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转基因小鼠(生后3个月)来源的BMSCs注入APP/PS转基因小鼠(生后12个月)侧脑室内后,以荧光显微镜技术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和整合情况,HE染色检测AD模型小鼠海马区萎缩的恢复程度并以Morris水迷宫试验与旷场试验检测移植治疗后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分离自C57BL/6小鼠的BMSCs在增殖培养基中贴壁生长,形态呈纺锤形,免疫表型CD271+/CD45-++,经神经分化诱导培养可形成β-tubulin-III神经元和GFAP星形胶质细胞。GFP转基因小鼠来源的BMSCs移植入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可存活并与宿主海马区神经组织有效整合。移植治疗3周后宿主小鼠海马区面积显著增加(<0.001),水迷宫实验逃生潜伏期明显缩短(<0.01),旷场试验评分显著提高(<0.05)。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可有效改善APP/PS1转基因的A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0.
黄茂  王星钧  孔一名 《中国药师》2020,(12):2384-2389
摘要:目的:探讨芹菜素对人肺癌H1975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设H1975细胞组、氟尿嘧啶组(100μg·ml-1)、芹菜素低(100μg·ml-1)、高(200μg·ml-1)剂量组,以上各组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h。MTT法、结晶紫染色测定细胞增殖、克隆形成数目,Transwell细胞培养室评估细胞迁移,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BLOT)法检测IGF-1R、Akt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H1975细胞组比较,氟尿嘧啶组、芹菜素低、高剂量组的光密度(OD)值、存活率、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IGF-1R、Akt mRNA和蛋白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与氟尿嘧啶组比较,芹菜素低剂量组的光密度(OD)值、存活率、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IGF-1R、Akt mRNA和蛋白升高,凋亡率降低(P<0.05);芹菜素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IGF-1R、Akt mRNA和蛋白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与芹菜素低剂量组比较,芹菜素高剂量组的OD值、存活率、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IGF-1R、Akt mRNA和蛋白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芹菜素能明显抑制人肺癌H1975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其机制与芹菜素抑制IGF-1R、Akt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了IGF-1R/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