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汪珺  苏晓三  乔飞  杨柳  王益寅  尹燕锋  洪志鹏 《肿瘤》2016,(4):452-458,473
目的:检测肺癌围手术期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变化,并探讨其对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FCM和血细胞分析技术检测98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11b~+CD33~+HLA-DR~-细胞百分比和浓度,蛋白芯片和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将围手术期CD11b~+CD33~+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细胞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接种至裸鼠皮下,观察其对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肺癌患者术后PBMCs中CD11b~+CD33~+HLA-DR-细胞百分比和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外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5(CXC chemokine ligand 5,CXCL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 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MIP-1β和MIP-3α等趋化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裸鼠致瘤能力观察结果显示,术后MDSCs促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较术前MDSCs显著增强(P值均<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PBMCs中MDSCs较术前增加,且其促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作用增强,提示MDSCs可能成为预防肿瘤术后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2.
汪珺  陶彤 《全科护理》2016,(24):2538-2539
[目的]探讨输液安全管理在降低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方面的效果。[方法]成立静脉留置针安全输液管理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结果]活动实施后,影响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主要因素:导管外渗率及导管堵管率显著降低,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由49.6%降至21.3%。[结论]实施输液安全管理可以减轻病人痛苦,保护病人血管,保证输液安全,降低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可视化超声技术模拟训练在麻醉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麻醉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方法 将麻醉学专业本科实习生100人随机分为两组(n=50),A组实施多媒体教学,B组实施多媒体教学结合可视化超声技术模拟训练。对两组进行理论考试及模拟技能考核,并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评价,综合评估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B组中心静脉穿刺,上、下肢神经阻滞,胸腹部神经阻滞模块成绩均优于A组(P<0.05)。B组女生桡动脉穿刺模块成绩优于男生,男生上、下肢神经阻滞及胸腹部神经阻滞模块成绩优于女生(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B组对本组教学方法的评价均优于A组(P<0.05)。结论 可视化超声技术模拟训练可以提高麻醉学专业本科实习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4.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运用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对相关医案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固本培元"医案中脾类相关医案的病症特点与用药规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对脾类的证治规律,为新安医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onetnarrowdendriticcell,BMDC)的培养方法并对其表型和功能进行鉴定.方法无菌取BALB/c小鼠股骨、胫骨中的骨髓细胞,以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体外诱导分化为BMDC,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BMDC增殖和形态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并检测其抗原吞噬功能.结果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可获得大量未成熟和成熟BMDC,呈现典型的树突状形态.未成熟BMDC的细胞表型为CDllchighCD40lowcD86lowMHC—Illow,具有较强的抗原吞噬能力.未成熟BMDC经细菌脂多糖刺激后可分化为高表达CD11c、CD40、CD86及MHC—II类分子的成熟BMDC.结论体外诱导培养可获得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和成熟DC。  相似文献   
26.
氯胺酮是苯环已哌啶类静脉麻醉药,它可作用于阿片受体、单胺类受体、胆碱能受体及N-甲基-D-天冬门氨酸(NMDA)受体,产生镇痛、麻醉效应。近年来研究发现,氯胺酮除了传统的麻醉与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