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8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多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3 年8 月因多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而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26 例病例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病死率。结果26 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 其中2 例患者使用时间为2 d, 最终24 例纳入临床分析, 其中男18 例, 女6 例; 年龄24 ~81 岁, 平均( 60. 08 ± 14. 52) 岁。7 例来自外科ICU,17 例来自于内科ICU。所有替加环素均联合给药。替加环素使用时间为3 ~16 d, 平均10 d。5 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 另5 例患者在30 d 内死亡, 30 d 总体病死率为 41. 67% 。12 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 有效率为50% ; 12 例治疗失败, 失败率为50%; 9 例获得细菌学清除, 细菌清除率为37. 5%。结论替加环素可尝试作为常规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抢救性治疗选择, 但尚需要更可靠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蚓激酶对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 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蚓激酶组(蚓激 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序贯华法林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序贯华法林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 10,20及30 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蚓 激酶组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与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比值、肺动脉收缩 压和主肺动脉直径在治疗后10,20及30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后10,20及30 d比 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蚓激酶组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在治疗后10,20和30 d明 显降低(P<0.05)。对照组和蚓激酶组氧分压(PO2)在治疗后10,20和30 d明显升高,但治疗后20和30 d两组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在对照组和蚓激酶组治疗后10 d明显增高,而在治疗后20,30 d明显降低,且两组及组 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蚓激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蚓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序贯 华法林治疗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43岁.主诉反复咽痛、异物感伴痰多1个月余.门诊检查见左侧中鼻道有息肉样物,诊断为"左鼻息肉"于2009年4月24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口咽后壁轻度充血,少许淋巴滤泡增生,表面有少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覆盖,双侧扁桃体不肿大,隐窝口无明显不洁物.  相似文献   
24.
咽喉结核2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咽喉结核可原发或继发于肺结核 ,由于临床表现及局部特征不同 ,常与喉癌、会厌炎、声带息肉、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病难以区别 ,常易被误诊或漏诊。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 1 985年以来我科经病理确诊的 2 5例咽喉结核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5例中 ,男 1 6例 ,女 9例 ;年龄 1 6~ 5 8岁 ,平均 37岁。咽喉疼痛 1 9例 ,声嘶 5例 ,咽部异物感 4例 ,咳嗽 3例 ,伴全身症状有低热盗汗及消瘦 9例。病史 1~ 1 5个月。原发咽喉结核 6例 ,继发于肺结核 1 9例。病变广泛的 1 5例 ,其中累及喉部、口咽及鼻咽 2例 ,侵犯喉部和口咽 1 3例 ;…  相似文献   
25.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突发性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列腺素 E1脂微球载体制剂 ( Lipo PGE1,商品名为凯时注射液 )以往主要用于治疗血管闭塞性病变。根据突发性耳聋 (突聋 )发病的微循环障碍学说 ,国外有人将其用于突聋患者的治疗 ,疗效满意。为进一步观察 PGE1治疗突聋的效果 ,现将我们经治的 33例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按照 1 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1〕,收治突聋患者 65例( 68耳 ) ,男 42例 ,女 2 3例 ;年龄 2 0~ 65岁 ,平均45.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均少于 1 0 d,0 .2 5~ 4k Hz…  相似文献   
26.
第 1腮弓异常很少见 ,仅占腮弓异常的不到 1%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但以耳周肿胀最常见。本文报告1例表现为胆脂瘤的病例。患者女性 ,2 8岁 ,主诉从幼年起出现反复右耳漏和耳痛 ,但听力基本正常 ,既往无特殊病史和重大的耳手术史。检查见右鼓膜完整 ,外耳道深部有角质碎屑积聚。经局部冲洗及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 ,在局麻下再次检查 ,清除角质碎屑后见外耳道后壁已破溃 ,CT扫描示乳突气房软组织致密影伴骨质破坏。遂行耳后进路乳突探查 ,见胆脂瘤的骨质破坏已从乳突气房扩展到外耳道 ,累及面神经垂直段 ,但中耳及鼓膜未见异常 ,最后行改良…  相似文献   
27.
本成果首先在大鼠脑内纹状体尾内侧边缘,发现了一个由紧密平行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的带状区域,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证明该区内含多种和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肽,根据其位置命名为“纹状体边缘区”,并于1988年在 Journal ofChemical Neuroanatomy 首先报道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28.
泡状鼻甲是指中鼻甲前半部分形成气腔 ,属于常见的解剖变异 ,其在鼻窦炎的病因发病学上的作用仍有争议 ,但过大的泡状鼻甲可妨碍需要进入中鼻道的手术操作 ,如筛漏斗切开术、中鼻道窦口开窗术及筛窦开放术等。目前有许多缩小泡状鼻甲的方法如单纯切除、外侧板切除或鼻甲成形术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要求手术在缩小鼻甲的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据报道此类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粘连 ,发生率达 6%~ 10 % ,也可见因中鼻甲最上附着部位骨折而致 CSF漏和出血的情况。为此介绍一种自制的泡状鼻甲手术钳。这种器械操作简单 ,只需使…  相似文献   
29.
中鼻甲外移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其可导致医源性鼻窦炎或粘液囊肿 (或息肉 )的形成。由于中鼻甲是内窥镜鼻窦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且对其功能尚未完全明了 ,因此采用中鼻甲切除避免上述并发症的方法未得到广泛的赞同。本文提出一种所谓“控制性 ( coritrolled)粘连”防止中鼻甲外移的简单技术 ,从而保留中鼻甲作为将来手术标志并保存其功能。具体方法 :内窥镜下筛窦或蝶筛窦切除术后 ,若中鼻甲松动 ,则用镰状刀在其前下部分的内侧面作 4个长约 5cm的粘膜浅表切口 ,同时在与中鼻甲切口相对的中隔粘膜也作类似的切口 ,再…  相似文献   
30.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是从脐带血中分离和培养的一种多潜能成体干细胞,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近年来,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损伤、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