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电针调控肝脏FoxO1磷酸化及其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肥胖调控脂质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0只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和10只普通饲料喂养的大鼠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电针组(n=10)。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电针组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取穴为中脘、关元、足三里、丰隆,电针频率2 Hz,强度0.5~1 m A,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体质量、lee’s指数的变化;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血清TC、TG、VLDL的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脏FoxO1、p-FoxO1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Realtime-PCR法检测肝脏MTP、Apo CIII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所有大鼠的体质量均较干预前上升,但电针组的体质量上升幅度小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的lee’s指数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电针组Lee’s指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V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电针组TC、TG、VLDL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的FoxO1和p-FoxO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FoxO1水平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组(P0.05),p-FoxO1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大鼠的MTP、Apo CIII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和正常组(P0.05),电针组MTP、Apo CIII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能够上调肝脏FoxO1的蛋白表达,特别是能够明显上调FoxO1的磷酸化水平,FoxO1磷化后从细胞核内转移至胞浆,进而介导下游载脂蛋白MTP、Apo CIII的基因表达水平被下调,VLDL蛋白合成减少,最终导致TC、TG向细胞外的转运减少,VLDL的构建被抑制,达到调控指质代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固通结合针刺对高脂血症血清NO NOS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凤霞  陈瑞  毛红蓉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1013-1014
目的 :观察“固通结合”针刺取穴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等的影响。方法 :将 4 5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嘱予低脂饮食 ) :药物组、针刺组和对照组。入院次日测血脂 (TC、TG、HDL、LDL)、NO、NOS ,并计算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ApoB/ApoAⅠ )。治疗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结果 :针刺组与药物组对脂类代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针刺组与药物组血清NO、NOS在原低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两组间比较 ,针刺组效果更好 (P <0 0 5 )。结论 :针刺调整脂类代谢疗效确切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高脂血症患者血NO、NOS有关。  相似文献   
73.
《针灸逢源》为清代针灸学家李学川编撰。李学川有感于当时医学界“独事方药,视针灸为小技而忽诸”的现象,经过40多年的努力,于清朝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撰成《针灸逢源》。他认为《灵枢》、《素问》书虽存,而知刺法者很少,所以集《灵枢》、《素问》,“特揭经脉、刺法诸篇,以补医林传诵所阙”。李学川发扬《内经》针灸理论裨益后学,对于振兴针灸事业有较大的影响。1《针灸逢源》的内容《针灸逢源》共6卷。卷1、卷2集自《灵枢》、《素问》等共112篇,附有作者注解。卷3则荟萃针灸专著和诸家医论之精华,主论针灸法,如井荥阴阳配合五行、子午流…  相似文献   
74.
本科生导师制系指指导教师直接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进行指导,使其更好地成长、成才的培养方式。从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来看,这种培养模式是对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世家传承、师带徒等传统中医教育模式的借鉴和完善,可以作为中医师承教育与高等中医院校教育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75.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practice. Methods: Induction and comparison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summarize the features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from the literatures of different ages. Results: Preventive treatment has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1) strengthening and protecting the vital-qi i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2) the intervention time is well grasped; 3) tonification points are importantly used; 4) the action of moxibustion is stressed on; and 5) the change of disease is judged. Conclusion: With the principle to reinforce the vital-qi,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re applied to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to treat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being advanced and significant in clinic, worthy spreading.  相似文献   
76.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practice.Methods;Induction and comparison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summarize the features of Dreventive treatment from the literatures of different ages.Results;Preventive treatment has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1)strengthening and protecting the vital-qi is paid much attention to;2)the intervention time is well grasped;3)tonification points are importantly used;4)the action of moxibustion is stressed on;and 5)the change of disease is judged.Conclusion;with the principle to reinforce the vital-qi,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re applied to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to treat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beingadvanced and significant in clinic,worthy spreading.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胰岛素抵抗(OIR)大鼠下丘脑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抑制剂α(IκB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OIR的机制。方法:从42只Wistar雄性大鼠中随机挑选8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OIR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电针组,每组8只。电针组大鼠给予"关元""中脘""足三里"及"丰隆"电针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2、4、6、8周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在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行钳夹术检测葡萄糖输注率(GIR);在干预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腹腔注射糖耐量(IPGTT);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TLR4、NF-κB p65、磷酸化(p)-IκB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餐后血糖显著升高(P<0.01),GIR显著降低(P<0.01);在IPGTT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注射葡萄糖90、120 min时血糖上升幅度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下丘脑TLR4、p-IκBα、NF-κB p65、TNF-α、IL-1β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餐后血糖分别于干预6周、2周后显著下降(P<0.05,P<0.01);干预8周后电针组大鼠GIR显著上升(P<0.05);在IPGTT实验中,电针组大鼠注射葡萄糖60 min时血糖上升幅度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下丘脑TLR4、p-IκBα、NF-κB p65、TNF-α、IL-1β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能降低OIR大鼠体质量,改善IR,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下调下丘脑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8.
治神是针刺的基本原则,贯穿整个针刺过程。通过分析古籍及文献对中医针灸“神”的论述和认识,笔者对针灸治神进行思考认为:治神的本质是对血气盛衰及其往来变化的内观;医患二者通过学习、体悟天地人三才之道,导引术数、习炼功法(易筋经、八段锦、气功)、琴棋书画,达到主动治神,或借助针法达到被动治神;治神是达到气至的重要条件,判断气至、得气以及守气的前提和保障,有助于增强针刺效应,提高临床疗效。基于针刺得气的研究现状,思考治神的研究:以临床实践为依托,开展治神疗效的研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平台,深入开展治神效应与机制的研究,以期为针灸治神理论的认识提供参考及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9.
背景: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近年来提出了针刺预处理扶正学说。目的:证实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研究所及解剖组胚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9/2004-07在湖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研究所完成;选用成年Wistar大鼠102只。20只用于脑组织提取液制备,82只用于后续实验。方法:以“肾俞”、“百会”穴针刺预处理大鼠,制备正常及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82只大鼠随机分6组。空白对照组5只行空白对照,假手术对照组15只行假手术,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16只行脑缺血再灌注造模,生理盐水对照组16只先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再行脑缺血再灌注造模,正常脑组织提取液对照组15只先行正常脑组织提取液腹腔注射,再行脑缺血再灌注造模,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组15只先行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腹腔注射,再行脑缺血再灌注造模。腹腔注射分别于脑缺血造模前2h和1h进行,每只大鼠共注射2次,1mL/次。上述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7d取材(即各分3小组:每小组5只)。各组动物分别于相应时间段取材,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光镜下进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在400倍镜下进行存神经元计数,计数区域为各片顶皮质Ⅰ区Ⅴ层(内锥体层)。主要观察指标: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②脑顶皮质Ⅰ区Ⅴ层幸存神经元计数。结果:实验过程中共有2只动物死亡,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只,100只大鼠实验数据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各时间段脑片镜下均可见弥散性神经元缺血缺氧性病理改变,但均无灶性坏死区。②脑顶皮质Ⅰ区Ⅴ层幸存神经元计数:再灌注1d,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幸存神经元密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犤(338.8±31.2),(753.4±60.8)个/mm2,F=129.36,P<0.05犦;再灌注3,7d神经元变性进一步加剧,但两者间无差异(F=1.76,P>0.05)。各时间段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脑组织提取液对照组与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间的正常及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差异不显著(F=1.76,P>0.05)。在3个时间段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组幸存神经元密度均显著高于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犤(438.1±41.0),(338.8±31.2)个/mm2;(296.4±27.1),(124.8±13.4)个/mm2;(269.5±30.4),(132.4±15.7)个/mm2,F=129.36,P<0.05犦。结论:以肾俞、百会穴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行大鼠腹腔注射,可使随后发生的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丢失数量显著减少,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已产生明显的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选穴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0月,与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59篇临床文献,包括78个穴位,共434频次。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综合治疗为主,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为足三里,频率最高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核心穴组为足三里-丰隆、太冲-肝俞-三阴交。结论:本研究总结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选穴规律,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