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 通过检测巨幼细胞贫血(MA)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探讨LDH和RET%在MA和AIH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40例MA组、30例AIHI组以及40例正常对照组LDH、RET%的水平变化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MA组、AIHI组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A组LDH明显高于AI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IHI组RET%明显高于MA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组RET%与正常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血清LDH和RET%水平对临床鉴别MA和AIHA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确立异功散生产工艺路线,为其质量标准建立及生产稳定可控的临床样品提供数据支撑和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以及药效学研究,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确定生产工艺;进行三批中试生产放大样品的指标成分转移率监测,验证生产工艺的可行性。结果 确定了异功散最优生产工艺路线,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确定为甘草苷、橙皮苷、甘草酸、人参皂苷Rb1,中试三批样品的转移率均值分别为63.5%、77.9%、72.7%、25.0%,所有数据均未出现离散。结论 建立了合理的、稳定的、适合大生产的工艺路线,并通过了三批中试放大验证,为后期异功散临床样品生产及上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长链多聚磷酸盐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通过凝血常规检测、凝血因子活力检测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人工合成长链多聚磷酸盐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高内涵成像技术探讨长链多聚磷酸钠盐的作用机制。结果:长链多聚磷酸盐可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凝血因子FⅧ、FⅨ、FⅪ、FⅫ活力,阻滞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内钙离子及TXA2浓度。结论:人工合成长链多聚磷酸盐可抑制内源性凝血并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内钙离子及TXA2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增强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SKM-1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G-CSF(10、20、40 ng/mL)与SKM-1细胞共育48 h,以不加G-CSF为空白对照组,碘化丙锭细胞核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继之以20 ng/mLG-CSF预处理细胞24 h,不加G-CSF组为对照组,然后将不同浓度的As2O3 (2.5、5.0、10.0μmol/L)加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共培养48 h,分别采用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细胞增殖和Annexin V/PI试剂盒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20 ng/mL G-CSF为促进SKM-1细胞周期向S期转化的更好浓度(P<0.05);CCK-8检测显示As2O3+G-CSF组较As2O3单药组抑制细胞生长更明显(P<0.05);凋亡结果表明As2O3+G-CSF组细胞凋亡率高于As2O3组(P<0.05).结论 G-CSF动员SKM-1细胞进入S期可能是其增强As2O3的诱导凋亡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为提高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水平,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建立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客观和公正地反映学生临床能力,为实现高等中医院校培养医学人才的核心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6.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并且被公认为是当前现代医学中较难预防和治疗的,而又极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药研究日益增多,涉及到辨证分型、中医药预防与治疗等多方面领域,并逐渐凸显出中医中药在诊疗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调查分析静脉输液患儿家属的护理需求.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方法,于本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中,随机选取280例患儿家属,对家属进行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分析家属的护理需求.结果 100%家属认为保证输液安全非常重要,95.7%家属关心穿刺技术,98.2%家属注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94.3%希望一针见血,75.7%担心空气栓塞.结论 调查静脉输液患儿家属的护理需求,可以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使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规范化,满足家属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8例各种病因所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BiPAP组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常规组是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BiPAP组比常规组疗效明显提高。结论: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可防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非血缘及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短程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方法:2004 09/2008-11海口市人民医院采用环孢素A等五联用药预防非血缘及血缘HLA配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3例.供受者HLA相合情况:非血缘供者7例,单倍型移植3例,人类白细胞抗原1个位点不合同胞供者3例.具体预处理方案为移植前7d开始,环孢素A5-10mg/(kg·d),12 h静滴1次,2次/d,无呕吐后改为口服维持:移植前7 d开始,麦考酚酸酯1次/d;移植前5 d~移植前2 d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 mg/(kg·d);移植前2 d~移植后10 d予白细胞介素11,1.5 mg/d皮下注射;移植后1 d予甲氨蝶呤15 mg/m2,移植后3,6,11 d各予甲氨蝶呤10 mg/m2静脉滴注.临床若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3~6个月逐渐减量至停药,单倍型移植者适当延长.移植前3 d,供者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于用药第4,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并分别于当天由锁骨下静脉输入患者体内,回输单个核细胞数为(7.82~9.1 1)×108/kg,CD34+细胞数为(2.9~7.7)×106/kg.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46%(6/13),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8%(1/13).随访至2009-04,除1例患者尚未能到公共场所外,余12例目前均正常生活或工作.结论: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短程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
化疗患者常出现皮肤病变,但许多临床医师常常忽视,有时甚至造成广泛剥脱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治疗风险.本文主要从不同药物角度和皮疹临床表现等方面对化疗药物在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作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