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减压环扎法所致损伤脊髓中神经细胞凋亡及Bax、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成年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4组:A组,仅行椎板减压及硬脊膜囊周长测量;采用环扎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B组于环扎术后8h行脊髓减压;C组于环扎术后72h行脊髓减压;D组环扎术后不行脊髓减压。各组分别于术后1d、7d、14d、21d取材,所得脊髓标本行HE染色、Tunel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cl-2阳性细胞数等情况,并采用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神经功能变化。结果:Bax染色:B组和C组术后1d开始阳性细胞数增加,7d时达高峰,14d时仍较明显,21d降低;D组术后阳性细胞数持续升高。Bcl-2染色:B组和C组术后阳性细胞数持续升高;D组术后1d阳性细胞数最多,之后持续降低。Tunel染色:B、C及D组术后1d开始出现凋亡细胞,7d时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21d时仍可见。Bcl-2/Bax值与Tunel阳性细胞数关系:B组和C组二者存在负相关;D组二者呈正相关。BBB评分:A组术后1周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正常;B组和C组术后逐渐升高(P<0.05);D组术后1天开始逐渐降低,7天时最低,然后逐渐升高。结论:环扎法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早期减压能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细胞凋亡,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基层医院在手术中应用可移动式C型臂较为普遍,尤其是在骨科手术中。在对术中应用可移动式C型臂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考核和评估时需要一个标准,既要使考核更加公平、合理化,又要能提高操作者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水平。所以制定可移动式C型臂操作流程考核标准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顾文浩  徐祝军 《中外医疗》2011,30(5):182-185
脊髓损伤(SCI)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脊髓损伤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家族多种途径的表达,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较多的几种基因进行了总结,对Bcl基因家族,caspase基因家族,Hsp基因家族,IL基因家族,NTFs基因家族的表达和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韧带复合体修复治疗严重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并与单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疗效比较。方法 Rockwood分级Ⅲ度及以上的重度肩锁关节脱位45例。A组为内固定加韧带复合体修复组共24例,B组为单纯内固定组21例。内固定方法均为锁骨钩钢板固定,重建韧带复合体均采用缝合固定法。随访9~12个月。以Karksson标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取出锁骨钩板后3个月肩关节的功能,比较A、B2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2组手术疗效均较为满意(95.8%vs9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A组(94.0±0.24)分、B组(90.4±0.45)分,2组评分相当(P>0.05)。但B组2例(9.5%)出现取内固定后再脱位,A组无1例再脱位发生。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确实可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韧带复合体的修复可确保韧带坚强愈合、肩锁关节的远期稳定,减少去除内固定后再脱位。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修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常见创伤.随着工农业、建筑业及交通运输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据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SCI的患病率为233-755/百万,年发病率为1014-83/百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仝髋关节置换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一些终末性髋关节疾病进行了关节功能的重建,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是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近端应力负荷会发生改变,导致股骨近端的所谓"适应性骨重建",其特点是皮质骨变薄,骨密度下降,引起股骨近端假体周围,尤其是股骨距区骨丢失.文章从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全髋假体、假体涂层、全髋关节置换术式改变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对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效应的影响,通过改进假体设计,使用低弹性模量的材料、减少假体截面积、使用骨水泥型假体、使用适当的涂层材料,甚至改进全髋关节置换方式来减少应力遮挡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的影响。方法 30只12周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给予0.4 mL/100 g的20%乙醇溶液,每周3次。治疗组接受白藜芦醇40 mg/kg治疗,每日一次,治疗为期12周。治疗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股骨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股骨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cro-CT显示治疗组大鼠股骨干骺端较模型组具有更多骨小梁以及更佳的骨微观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治疗组股骨的极限载荷和峰值负荷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颈髓损伤后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颈髓损伤患者45例(完全性损伤33例,不完全性损伤12例),对照病例15例。动态检测血压、心率,血清钠、钾、钙,尿量及24h尿钠排出量。结果42例患者出现低钠及低钙血症,其中FrankleA级33例全部出现,发生率100%。42例颈髓损伤患者的血压99.96±7.74/63.58±5.74mmHg,心率64.33±5.63次/分;血钠浓度127.57±8.46mmol/l,血钙2.08±0.06mmol/l;24h尿量3671.78±702.01ml,24h尿钠排出量487.02±80.59mmol/l。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完全性颈髓损伤与不完全性损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机体内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而导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可能是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和椎体融合器(PEEK)经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GSS经椎弓根内固定并对滑脱椎体行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2~36个月,临床优良率92.0%。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GSS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9例患者进行随访,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MiGill-Melzack疼痛分级法,并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后凸畸形Cobb角.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相对于术前,术后及随访时VAS评分、MiGill-Melzack评分及Cobb角均有改善(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椎体强度和脊柱稳定性,适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