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人体许旺细胞培养及扩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于人体应用的人类许旺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扩增条件,为其应用于组织化人工神经作准备。方法人体截肢或神经移植中多余的肢体外周神经共19条,显微镜下去除结缔组织,修剪成2~3mm神经段,进行组织块培养,其中12条加入F-12培养液,7条神经用标准培养液;经重复种植6~8次,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当主要为许旺细胞生长时,用无细胞毒性的胶原酶消化分离许旺细胞。得到的细胞用台酚蓝染色计数细胞数和存活率,S-100蛋白染色鉴定许旺细胞纯度。结果两种培养液经培养消化后获得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5.54%和86.93%,许旺细胞纯度分别为82.64%和86.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用F-12培养液获得的细胞数明显多于标准培养液,分别为14.2×10~7和5.9×10~7。结论F-12培养液的添加物均为能应用于人体的制剂,它与标准培养液一样能用于人类许旺细胞的培养,且能促进许旺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2.
鼠坐骨神经再生早期轴浆流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同位素示踪早期检测神经再生的可行性,并与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鼠坐骨神经切断并作神经缝合,术后1、2、3、4周用微量注射器将125I-酪氨酸直接注射入大鼠坐骨神经干内,于注射后8、12、16小时取样以γ-计数器检测其放射性。测定再生神经125I-酪氨酸转运规律,并与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结果、光镜下再生髓鞘形态学变化相比较。结果术后2周轴浆流即可通过缝合口,早于神经电图-肌电图出现时间;与再生髓鞘出现时间相符。结论应用轴浆流同位素示踪法早期检测神经再生,较神经电图-肌电图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3.
周围神经独特的解剖特点及生理特性,使内镜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对内镜在周围神经领域的应用作了回顾,以期使内镜在周围神经外科手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术中持续肌电监测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采用术中持续肌电电生理监测新方法对24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术中诊治,并取得良好疗效,我们认为,术中招标肌电监测不仅能明确周围神经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帮助手术医师选择最佳手术方法,而且能了解手术疗效,避免手术中再生神经纤维损伤。并且通过持续电刺激能促进神经再生。术中持续肌电监测不失为一种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26.
主动活动促进屈肌腱鞘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屈肌腱鞘部分缺损及腱鞘损伤后直接缝合两种情况下,术后早期主动活动促进屈肌腱鞘再生的作用及其差异。方法以来亨鸡双侧第3足趾II区屈肌腱鞘部分切除及切开后直接缝合、趾深屈肌腱部分切断后缝合为实验模型,192只来亨鸡随机分成4组:主动活动腱鞘切除组(A1)、主动活动腱鞘缝合组(A2)、制动腱鞘切除组(C1)、制动腱鞘缝合组(C2)。术后1、2、3、4、8、12周对各组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定,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A2、C2组在1周内都发生损伤区腱鞘结构消失。但A1、A2组均在手术区域形成新生腱鞘,C1、C2组腱周都形成致密瘢痕,无腱鞘或腱鞘样结构形成。A1与A2、C1与C2组间在形态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上均无显著差异;A1与C1、A2与C2组间差异显著。结论修复腱鞘在主动活动后的病理改变分三期:术后1周腱鞘变性、碎裂、退化;术后2周早期的新生腱鞘形成;术后4~8周成熟的新生腱鞘形成。术后早期主动活动促进腱鞘再生是防止粘连的关键因素,仅仅修复腱鞘不能有效防止粘连。  相似文献   
27.
兔膈神经移位术后早期轴浆流转运的核素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体核素显像检测膈神经移位术后早期再生轴浆流转运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131I-酪氨酸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通过计算机图像融合,在兔动物模型中分别对正常坐骨神经及移位后膈神经进行轴浆流核素显像。结果 正常兔坐骨神经内轴浆流转运速率为30mm/d。膈神经移位术后1个月即可在再生良好组中测出^131I-酪氨酸通过吻合口向远端转运,转运速率为40mm/d。在瘢痕组中发现^131-酪氨酸不能向远端转运。^131I-酪氨酸在神经内的转运可用于在体示踪显像,与^99Tc-MDP图像融合可对转运图像进行定位。结论 该方法可在术后早期直观检测轴浆流通过神经吻合口的能力。  相似文献   
28.
应用电生理检测肌皮神经肱肌肌支在神经根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电生理检测肌皮神经肱肌肌支在神经根的定位,为肱肌肌支移位术的临床应用寻求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30例臂丛神经损伤行健侧C7移位的患者,年龄16~50岁,平均[(28.9±7.7)岁,-x±s,下同],术中暴露健侧正常的臂丛神经,运用意大利ESAOTE的Reposer四道程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刺激C5~T1神经根,在肱肌记录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结果 30例健侧C7移位者术中电生理检测,刺激臂丛神经根时,其中C529例、C630例、C728例记录到肱肌运动电位,而刺激C8、T1仅有6例记录到较小的肱肌运动电位.C5、6、7运动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分别为(6.32±1.50)ms、(6.51±1.36)ms、(6.99±1.33)ms和(4.87±4.43)mV、(5.65±4.76)mV、(0.90±2.29)mV,其中以C6的波幅最大,C5次之,C7波幅较小,提示C5、6支配肱肌的神经纤维数可能最多.结论 肱肌主要接受来自C5、6神经纤维的支配,该肌支移位至正中神经(骨间前神经)是可行及有效的,同时该方法为今后临床研究周围神经的定位提供了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在人体肌卫星细胞分化培养中的表达规律,探索肌细胞生成素在肌卫星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取6例正常成人的骨骼肌,消化、分离肌卫星细胞,肌卫星细胞生长培养后进行分化培养。在分化培养过程中,观察肌卫星细胞形态,计算其融合率,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细胞总RNA中肌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量。结果 在肌卫星细胞分化培养过程中,肌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增加,其规律与肌卫星细胞分化、融合相一致。结论 肌细胞生成素参与人体肌卫星细胞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30.
Of the 25 cases of entrapment, or compression syndrome of the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of the forearm reported, 23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The compressing or entrapping factors found during the operatious consisted of 14 sites in tendinous tissues, 12 in vessels, 6 in scar adhesions, and 3 unclear. Of 11 cases each had 2 or more compression sites. 19 patients underwent local decompression. And 4 cases had membranous and degenerated nerves resection and end-to-end anastomoses. Hypertrophy and inflammation appeared to be the main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10 cases. The causes and pathology are discussed and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