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3~6肋间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重建肩关节外展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取15具30侧成人躯干标本,解剖测量第3~6肋间神经自腋中线至锁骨中线可切取长度以及自腋中线至锁骨中点(拟定神经吻合点)的移位距离,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30侧标本中,第3、4肋间神经均可切取自腋中线至锁骨中线范围内的全段神经,且可切取长度均较移位距离长(P<0.01)。6侧第5肋间神经及16侧第6肋间神经在未到达锁骨中线时被肋软骨覆盖,其中第5肋间神经可切取长度与移位距离相似(P>0.01),第6肋间神经可切取长度较移位距离短(P<0.01)。肩胛上神经通过游离切断,可翻转至锁骨中点下方2 cm以上。第5肋间神经切取长度与肩胛上神经翻转长度(2 cm)之和,可超过移位距离(P<0.01),但第6肋间神经总长度仍较移位距离短(P<0.01)。结论第3~5肋间神经可直接移位肩胛上神经重建肩关节外展功能,而第6肋间神经需增加游离切取长度范围或采用神经移植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利用肋间神经移位腋神经恢复肩外展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中第三至第六肋间神经自腋中线至锁骨中线的长度和相应肋间神经自腋中线起点处穿过皮下隧道至四边孔腋神经缝合口处的距离(在肩外展45°和90°两种情况下)进行比较.结果 在肩外展45°时第三肋间至第六肋间自腋中线到锁骨中线的选取长度与相应肋间自腋中线自皮下隧道至四边孔距离差值分别为(3.89±0.85) cm、(4.14± 1.15)cm、(2.99± 1.33) cm和(0.25±1.49)cm.在肩外展90°时,差值分别为(2.54±0.87) cm、(2.37± 1.51)cm、(1.04± 1.74) cm和(-1.59± 1.95)cm.结论 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肋间选取自腋中线至锁骨中线经皮下隧道至四边孔与腋神经直接缝合是可行的.其中若选用第六肋间神经作为移位神经直接修复腋神经,可适度增加肋间神经或腋神经游离长度,以实现肩外展90°情况下的无张力缝合.  相似文献   
3.
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由来已久,迄今各类神经导管层出不穷,应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疗效大相径庭。该文着重介绍已应用于临床或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神经导管及其研究进展,对以往类似文章中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臂丛神经损伤后变性神经中S-100蛋白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进行术中检测与判定提供理论依据,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效果。方法建立SD大鼠不同病理类型的臂丛神经损伤,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在损伤后1、2、3和6个月检测变性的远端神经中S-100蛋白的分布和含量变化。结果S-100蛋白主要沿轴突四周分布,节后组损伤1个月后S-100蛋白呈阴性反应,而节前组术后6个月仍有阳性轴突。结论S-100蛋白主要分布于雪旺细胞,节前与节后这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臂丛神经损伤中神经变性的程度不同,节前损伤远端神经在术后仍能持续保持S-100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逆行示踪法及肌电图检测法在定位肱肌肌支及肱肌脊髓神经根起源中的价值,并探讨将肌电图检测法运用于定位人类肌皮神经肱肌肌支脊髓神经根起源的可能性.方法 在大鼠臂丛神经根切断-保留模型中运用神经元逆行示踪法定位肱肌肌支及肱肌的脊髓神经根起源;通过分析刺激大鼠各臂丛神经根时肱肌记录到的CMAP指标定位肱肌肌支及肱肌的脊髓神经根起源.结果 大鼠桡神经肱肌肌支的运动纤维主要来源于C7神经根,大鼠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的运动纤维主要来源于C5、6神经根;在定位大鼠肱肌的脊髓神经根起源时,肌电图法与逆行示踪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通过分析逆行示踪和肌电图检测的结果,能够精确定位大鼠特定神经、肌肉的脊髓神经根来源;在临床研究中,肌电图检测法可以用于定位人类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的脊髓神经根起源.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生理检测肌皮神经肱肌肌支在神经根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电生理检测肌皮神经肱肌肌支在神经根的定位,为肱肌肌支移位术的临床应用寻求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30例臂丛神经损伤行健侧C7移位的患者,年龄16~50岁,平均[(28.9±7.7)岁,-x±s,下同],术中暴露健侧正常的臂丛神经,运用意大利ESAOTE的Reposer四道程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刺激C5~T1神经根,在肱肌记录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结果 30例健侧C7移位者术中电生理检测,刺激臂丛神经根时,其中C529例、C630例、C728例记录到肱肌运动电位,而刺激C8、T1仅有6例记录到较小的肱肌运动电位.C5、6、7运动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分别为(6.32±1.50)ms、(6.51±1.36)ms、(6.99±1.33)ms和(4.87±4.43)mV、(5.65±4.76)mV、(0.90±2.29)mV,其中以C6的波幅最大,C5次之,C7波幅较小,提示C5、6支配肱肌的神经纤维数可能最多.结论 肱肌主要接受来自C5、6神经纤维的支配,该肌支移位至正中神经(骨间前神经)是可行及有效的,同时该方法为今后临床研究周围神经的定位提供了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人体许旺细胞培养及扩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于人体应用的人类许旺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扩增条件,为其应用于组织化人工神经作准备。方法人体截肢或神经移植中多余的肢体外周神经共19条,显微镜下去除结缔组织,修剪成2~3mm神经段,进行组织块培养,其中12条加入F-12培养液,7条神经用标准培养液;经重复种植6~8次,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当主要为许旺细胞生长时,用无细胞毒性的胶原酶消化分离许旺细胞。得到的细胞用台酚蓝染色计数细胞数和存活率,S-100蛋白染色鉴定许旺细胞纯度。结果两种培养液经培养消化后获得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5.54%和86.93%,许旺细胞纯度分别为82.64%和86.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用F-12培养液获得的细胞数明显多于标准培养液,分别为14.2×10~7和5.9×10~7。结论F-12培养液的添加物均为能应用于人体的制剂,它与标准培养液一样能用于人类许旺细胞的培养,且能促进许旺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臂丛上干长段缺损功能重建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对周围神经长段缺损尚无满意的修复方法,带血管蒂的游离神经移植仅对神经床瘢痕化及需同时挽救缺血肢体等特殊情况有明确的价值。对不可逆性损伤而言,其功能重建的目的在于恢复屈肘及肩外展、外旋功能。在屈肘功能的早期神经重建手术中,Pberlin手术(部分尺神经束移位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因其疗效确实而又不损害尺神经的优点,已成为重建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后屈肘功能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游离背阔肌移植术被广泛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后晚期屈肘屈指等功能重建 ,及全身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伤口覆盖。而术后并发供侧臂丛神经损伤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为 1例前臂软组织撕脱伤患者行游离背阔肌移植覆盖创面手术时 ,发生了供侧臂丛神经损伤 ,教训深刻 ,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5岁 ,右利手。 1999年 7月 2 5日因车祸致左前臂掌侧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 8小时入院 ,检查 :神清 ,面色苍白 ,体温正常 ,脉搏 70次 /分 ,血压15 / 8k Pa,呼吸 2 1次 /分。左前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30 cm× 12 cm,创面污染严重 ,前臂屈肌群挫伤较严重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在人体肌卫星细胞分化培养中的表达规律,探索肌细胞生成素在肌卫星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取6例正常成人的骨骼肌,消化、分离肌卫星细胞,肌卫星细胞生长培养后进行分化培养。在分化培养过程中,观察肌卫星细胞形态,计算其融合率,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细胞总RNA中肌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量。结果 在肌卫星细胞分化培养过程中,肌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增加,其规律与肌卫星细胞分化、融合相一致。结论 肌细胞生成素参与人体肌卫星细胞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