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膈神经与副神经移位种植治疗臂丛撕脱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6只SD大鼠,对膈神经移位,副神经移位经腓肠神经移植种植于肱二头肌治疗臂丛撕脱伤进行比较研究。术后2、4、6月分别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功能测定。结果提示潜伏期,最大诱发电位,远端有髓纤维通过率,远端有髓纤维截面积,肌重,肌细胞截面积,肌肉功能测定,膈神经组优于副神经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动力神经移位肌肉内种植是一种有一定疗效的手术方法,膈神经移位种植优于副神经移位种植。  相似文献   

2.
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3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组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 38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采用膈神经、副神经、肋间神经、健侧C7神经根移位治疗 ,并进行长期随访 ,观察肩外展、屈肘、屈指和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情况。 结果  37例随访 (4.91± 1.2 5 )年。肩外展 >30°占 5 7.1% (2 0 35 )。屈肘恢复的总有效率为 73.7% (2 8 38) ,屈腕指动作恢复有效率为4 4 .7% (17 38) ,其中肌力≥M3者 10例 ,优良率为 2 6 .3% (10 38)。手掌感觉恢复有效率为 5 5 .3%(2 1 38)。肋间神经修复胸背神经 ,31例有不同程度肌力恢复 ,占 81.6 % (31 38) ,其中肌力≥M3者2 4例 ,有效率为 6 3.2 % (2 4 38)。 结论 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路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尸体解剖10例,临床应用2例。将健侧颈7神经近端游离至神经根孔,远端游离至前后股处,于前斜角肌后椎体前建立通道,将健侧颈7神经引导至患侧颈血管鞘和甲状腺间隙处,然后患侧行下干、内侧束、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内侧头广泛游离,患侧屈肘屈肩关节后,将健侧颈7神经直接与患侧下干无张力下吻合。结果共12例,均成功将健侧颈7与患侧下干直接在无张力状态下吻合,未发生副损伤及并发症。结论健侧颈7经椎体前路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既减少了桥接神经所致的吻合口,又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从而可大大提高神经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35岁.3个月前因车祸致左臂感觉运动完全丧失.查左上肢肌电图示左臂丛神经近椎间孔处根性完全性损伤.心肺肝肾功能正常,ASAI级.第1次手术:在气静全麻下行神经探查术,发现锁骨下血管处臂丛神经干、支包裹于钙化组织中(血肿形成),已丧失功能,遂决定行左尺神经游离移植术.  相似文献   

5.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实验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经颈后正中切口,半椎板及小关节切除,显露臂丛神经根,造成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动物模型。并将撕脱脊神经根再植入脊髓,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神经肌肉组织变化。结果:术后2个月时,实验组再植C6神经根及神经节生长良好,其内可见少量新生神经纤维长入,肱二头肌肌萎缩轻;失神经组撕脱之神经纤维变化。崩解,吸收,肱二头肌肌萎缩明显。结论:为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一个新颖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兔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家兔36只,随机分成3组,A组:右侧膈神经离断后,不做处理,4个月后再将左侧膈神经离断;B组:右侧膈神经离断后,随即用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4个月后再将左侧膈神经离断;C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膈肌位移恢复率以及家兔血气变化.结果在任何时间点肋间神经移位组(B组)与未移位组(A组)膈肌位移率有明显差异(P<0.01),移位后4个月,B组与C组相比,虽在第4个月部分观察指标有差异(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能有效地恢复双侧膈神经离断后家兔的膈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是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致残率高.顾玉东等[1,2]在1986年采用健侧C7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创立了手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最安全而有效的方式,并已被临床广泛采用.1健侧C7神经移位术简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在1986年之前所采用的传统方法有同侧膈神经移位及肋间神经移位[3,4],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运动神经纤维数量均有限,难以满足受体神经的需求;其次,由于患者通常所受暴力较重,常常伴有其他神经(膈神经、肋间神经)损伤,因此供体神经来源减少或缺如,临床治疗难度大.直到1986顾玉东等进行了首例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并取得成功,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鼠臂丛神经根回植至脊髓后 ,神经纤维能否再生并有效恢复对靶器官的支配。 方法 健康SD大鼠 2 4只 ,制作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术动物模型 ,分别于术后 3,6个月行神经元的逆行标记、神经电生理学、功能学测定、肌肉称重和神经肌肉HE染色等检测 ,评价回植术后肌皮神经再生和肱二头肌肌肉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 术后 3,6个月 ,在相应的C6 脊髓前角均出现逆行标记的神经元 ,肱二头肌的肌肉动作电位恢复率 3个月时为 (30 .15±7.5 2 ) % ,明显低于 6个月的 (5 6 .0 1± 11.6 2 ) % (P <0 .0 1) ;肌肉收缩力恢复率 3个月时为 (2 3.14±5 .72 ) % ,明显低于 6个月的 (46 .91± 8.35 ) % (P <0 .0 1) ;肌肉湿重恢复率 3个月时为 (5 9.31±3.4 3) % ,明显低于 6个月的 (77.5 9± 5 .79) % (P <0 .0 1)。但将术后 3和 6个月时的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变化进行比较时发现 ,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行神经根回植术 ,神经纤维可以再生 ,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靶器官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比较连续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在上肢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120例ASAI或II级择期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分为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60例)和静脉自控镇痛(60例)两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组的VAS评分、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静脉自控镇痛。结论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11.
Proton magnetization transfer contrast (MTC) imaging, using continuous wave off-resonance irradiat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rat brain in vivo at 4.7 Tesla. The observed MTC was studied in three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the corpus callosum, the basal ganglia, and the temporal lobe. By systematically varying the offset frequency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RF irradiation, the observed signal intensities for each region of interest were modeled using a system including free water and a pool of protons with restricted motions (R. M. Henkelman, X. Huang, Q. Xiang, G. J. Stanisz, SD Swanson, M. J. Bronskill, Magn. Res. Med. 29, 759 (1993)). Most of the relaxation parameters of both proton pools remained fairly constant for the three regions of interest, with a T2 value of about 9 μs for the immobilized protons, whereas the rate of exchang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temporal lobe to the corpus callosum. The optimal acquisition parameters for the improved MTC under steady-state saturation were found to be 2–10 kHz offset frequency and 500–800 Hz RF irradiation amplitude. Conversely, an irradiation amplitude of 3 kHz at an offset frequency of 12 kHz is required to minimize the direct effect of off-resonance irradiation. Such an approach could be extended to human brain imaging with the aim of characterizing tissue-specific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