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对西洋乐器和我国民族乐器感知能力的差异,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与听力正常者在音乐音色感知的规律特征和听配能差异。方法耳蜗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各20例,使用音乐感知评估平台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音色识别能力测试,记录并比较两组音色识别正确率和总应答反应时间。结果①耳蜗组音色识别正确率(80.42±11.87)%,显著低于对照组正确率(96.6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耳蜗组对我国民族乐器(琵琶、二胡)识别正确率82.50%,西洋乐器正确率80.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4)。③耳蜗组对音色测试总应答反应时间(170.50±21.81)s,与对照组(161.85±18.18)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3,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对音乐音色的感知能力显著低于听力正常者,在测听任务过程中所需听配能增加,并且容易混淆管弦乐器。对比西洋乐器,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对我国民族乐器的感知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2.
早产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早产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幅值及检测通过率随孕龄 (postconceptionalage ,PCA)变化的趋势 ,探讨以耳蜗为主的外周听觉系统的发育过程。方法 PCA2 8~ 36周的早产儿 31人 (5 9耳 )和PCA37~ 4 1周的足月新生儿 19人 (35耳 )在出生后 3天~ 1周行DPOAE初测 ,对DPOAE初测未通过耳在 1周后进行复测 ,若复测未通过 ,于一周后再行复测 ,将全部测试结果按检测时PCA分成PCA <30周、PCA 30~周、PCA 32~周、PCA 34~周及PCA≥ 37周组 ,分析DPOAE幅值及通过率与检测时PCA的关系。结果 孕龄 <30周至 >37周 ,DPOAE通过率、各频率幅值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且在孕龄 35周后趋于稳定。孕龄 <30周组通过率为 2 5 % ,≥ 37周组为 10 0 %。结论 外周听觉系统功能随PCA增加逐步完善 ,至PCA35周后发育趋于稳定 ,对PCA36周之前的早产儿行DPOAE检测时 ,其阳性结果 (未通过 )可能是生理性的 ,并非永久性听力障碍 ;早产儿的筛查时机宜选择理论上的PCA接近或达到足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43.
重度听力障碍婴幼儿影像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听障婴幼儿进行影像学评估,了解听觉系统的畸形或异常表现。方法:采用PHILIP 64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来自听力筛查转诊和专科门诊的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对内耳、听神经以及大脑皮层、脑白质的评估。结果:164例受检听障婴幼儿中早产儿12例,足月新生儿152例。检查发现:外耳道闭锁2例,前庭水管扩大12例,耳蜗畸形3例,耳蜗未发育2例,共同腔畸形2例,外半规管发育异常2例,内听道狭窄2例,脑白质发育不良2例。影像学异常占17.1%。结论:影像学评估是对听障婴幼儿的重要项目,这对需要日后行人工耳蜗植入的病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报道13例14岁以上青少年语前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效果。方法手术采用面隐窝进路的常规术式,重点介绍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要点,术后言语分辨率的评价结果。结果13例患者术后经4~5次Mapping后,声场测听啭声听阈达到25~40dBnHL,平均30.4±4.8dBnHL。随访6个月到4年,借助唇读,术后2年闭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79.11%;不借助唇读,闭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61.67%。术后4年,借助唇读,开放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80.67%;不借助唇读,开放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66.83%。结论青少年语前聋患者具有理解力强、有文化基础等优势,只要入选者选择适当,尽管年龄过大,但人工耳蜗植入后仍能得到较好的言语分辨率,对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信息交流方式仍有很大帮助。对这类大龄的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语训方法可先借助唇读,掌握一定的听觉词汇后逐步减少唇读直至不借助唇读。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鼓室硬化患者临床听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102耳)鼓室硬化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24耳,Ⅱ型30耳,Ⅲ型23耳,Ⅳ型25耳。分析各型患者术前纯音听阈测定言语频率平均气骨导差(ABG)及各频率(250、500、1 000、2 000 Hz)平均听阈,比较各型听力学特点。结果鼓室硬化Ⅰ型、Ⅱ型、Ⅲ型、Ⅳ型术前气骨导差分别为(25.97±4.42)、(37.83±6.95)、(39.64±5.43)、(39.2±7.42)dB,其中Ⅰ型与其他三型气骨导差比较,P均<0.05;各型气导曲线大致呈平坦型,Ⅱ型、Ⅲ型和Ⅳ型骨导曲线部分频率下降。所有病例中,74例为传导性耳聋,28例为混合性耳聋,39例听力图出现类似Carchart切迹改变,除Ⅰ型之外的几乎所有病例ABG>30 dB。结论鼓室硬化患者多呈传导性耳聋,ABG>30 dB可预示着听骨链病变;鼓室硬化Ⅱ型、Ⅲ型、Ⅳ型的听力下降程度与硬化灶的范围和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7.
早产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早产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的幅值、信噪比、本底噪声等基本特性。方法 :应用DP2 0 0 0型耳声发射仪对 31例早产儿 (5 9耳 )和 19例足月新生儿 (35耳 )在出生后 3d~ 1周内行DPOAE检测。结果 :早产儿DPOAE反应幅值曲线有一峰点 (f2 =15 87Hz)和一谷点 (f2 =4 0 0 0Hz) ,早产儿各频率反应幅值均低于足月新生儿相应频率 (P <0 .0 5 ) ;早产儿DPOAE信噪比SNR于f2 =4 0 0 0Hz处最高 ,f2 =10 0 0Hz处最低 ,4 0 0 0Hz、3175Hz及 15 87Hz、12 6 0Hz、10 0 0Hz处SNR均低于足月儿相应水平 (P <0 .0 5 ) ;早产儿DPOAE本底噪声在低频段 (f2 =12 6 0Hz、10 0 0Hz)显著高于其他频率 ,4 0 0 0Hz处噪声水平最低 (P <0 .0 1) ,3175Hz、2 5 2 0Hz及 2 0 0 0Hz处早产儿组噪声水平均低于足月儿组 (P <0 .0 5 )。结论 :早产儿DPOAE反应幅值、信噪比及本底噪声与足月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该差异与耳蜗外毛细胞发育过程相关 ,还可能与中耳及外耳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48.
背景:醛基化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组织相容性,利用其改性Fe3O4磁性纳米颗粒可增加表面活性和稳定性,叶酸的修饰可赋予载体分子靶向性。 目的:制备具有叶酸受体靶向及磁靶向的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CDDP-FA-ASA-MNPs)。 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制备醛基化海藻酸钠,叶酸的羧基经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后合成FA与双端氨基聚乙二醇的耦连产物FA-PEG,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海藻酸钠侧链含有大量羧基,85 ℃下与Fe3O4纳米颗粒表面的羟基形成化学键结合,然后通过雪夫氏碱将FA-PEG与醛基化海藻酸钠相连接,最后根据配位络合的原理,顺铂分子中的-Cl被海藻酸钠的羧基取代,形成稳定的叶酸和醛基化海藻酸钠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复合物。 结果与结论:所制备的磁性纳米药物呈颗粒状,稳定分散于水溶液中,Fe3O4磁核平均粒径为(8.116±0.24) nm,流体力学直径为(110.9±1.7) nm,zeta电位为(-26.45±1.26) mV,最大饱和磁化强度为56.2 emu/g,顺铂包封率为(49.05±1.58)%,载药量为(14.31±0.49)%。体外实验证实,叶酸分子靶向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能被叶酸受体表达阳性的鼻咽癌细胞HNE-1和喉癌细胞Hep-2选择性摄取,而叶酸受体表达阴性的鼻咽癌细胞CNE-2则不摄取。提示所制备的CDDP-FA-ASA-MNP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能被叶酸受体表达阳性的鼻咽癌和喉癌细胞摄取。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叶酸受体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肿瘤临床和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发叶酸受体靶向头颈部肿瘤药物载体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的叶酸受体(FRα)和FRαm RNA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参数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组织中FRα水平和FRαm RNA水平均高度表达。结论:叶酸受体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叶酸受体可作为鼻咽癌靶向治疗的分子靶点,并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0.
鼻内窥镜下切割吸引器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科自 1 998年起 ,经鼻内窥镜用切割吸引器行上颌窦囊肿摘除 2 1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1例 ( 2 9侧 )中 ,男 1 4例 ,女 7例 ,年龄 1 9~ 5 8岁 ,平均 3 6岁。全部经CT扫描诊断为上颌窦囊肿。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痛、鼻塞、面部胀满不适等 ,其中 3例伴鼻中隔偏曲并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采用表麻加局部浸润麻醉 ,先用 2 %地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充分麻醉、收缩鼻腔粘膜 ,再用 2 %利多卡因行鼻丘、下鼻道前部及唇龈粘膜处浸润麻醉。先在鼻内窥镜下行钩突切除 ,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至直径 1cm以上。确定上颌窦囊肿位置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