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物理治疗研究国外动态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治疗研究国外动态简介杨万同,廖维靖物理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物理治疗的发展进入相对缓俱阶段,但近年国外对某些物理治疗的生物学效应、临床应用和治疗技术等研究取得新的进展,部分研究对一些传统认识提出挑战。鉴于此,拟将有关研究的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2.
当归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当归注射液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损伤组和当归治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观察VEGF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缺血损伤组和当归治疗组大鼠VEGF蛋白表达均在24 h达到高峰后减弱;RT-PCR显示缺血损伤组VEGF mRNA在3 h开始表达增强,6 h达到高峰,后很快降低,至第7天恢复到基线水平;当归治疗组VEGF mRNA在3 d达到高峰后缓慢降低,至第7天仍有大量表达,且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比缺血损伤组明显增加.结论当归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23.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一族分泌型的生长因子,该家族主要由Ang-l,Ang-2,Ang-3和Ang-4 14种因子组成。其受体为Tie-1(或Tie)和Tie-2(或TeK)。Ang-1通过使其受体酪氨酸激酶Tie-2磷酸化而发挥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促进内皮细胞出芽;防渗漏、稳定血管等。Ang-2与Tie-2结合却不能使Tie-2受体激活,从而起到拮抗Ang-1的作用,故Ang-2参与引发血管的重塑和内膜去稳定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分子量<5ku)与川芎嗪配伍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再灌注大鼠模型神经功能恢复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当归多糖、川芎嗪、当归多糖-川芎嗪配伍制剂,并设立对照组.观察造模术后4h、24h、7d三个时间点行为学评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的血流量、微血管密度.结果:治疗组行为学评分值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其中当-川配伍组差异最具显著性(P<0.05).LSCM见脑组织中微血管呈绿色荧光充盈,治疗组脑血流量和微血管密度计数较对照组均有增高,当-川配伍组差异最具显著性(P<0.05).结论:当归多糖、川芎嗪、当-川配伍治疗对于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的神经功能恢复及血管生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当-川配伍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有关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心理障碍、诊断和治疗,特别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改善临床症状以及认知行为疗法对心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探讨中药当归对周围神经损伤后氧自由基浓度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钳夹损伤对周围神经脂质过氧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自由基变化研究极少,为了探索自由基在神经损伤及其再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设计了本研究。用钳夹法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测定对照组及实验组5个时间点(2,4,6,11及21天)坐骨神经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含量,结果显示实验组5个时间点MD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随时间延长呈渐升趋势;SOD含量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呈渐降趋势。研究提示,钳夹及线扎坐骨神经可引发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这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正> 为客观评定感觉异常性股痛,研究了左右二侧股外侧皮神经的体感诱发电位。材料与方法:22例临床诊断为感觉异常性股痛的病人,另选20例病史和体检证实为健康的成人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对照组为32岁(17~61岁),患者组为34岁(17~56岁),男女之比为1:3。症状都限定为一侧,右侧8例(36%),左侧14例  相似文献   
29.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MEDLINE、EMbase、PEDro、OpenSIGLE、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NTIS)、CNKI、VlP、万方数据库和CBM中关于运动想象疗法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0年10月。由3名研究者根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25软件和GRAEDpro ler 3.2.2软件。结果共纳入16个RCT。Meta分析四个主要结局的结果显示:Fur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持续8周、6周和4周的运动想象疗法训练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与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分别为13.89(4.53,23.25)、9.45(3.67,15.23)和7.81(1.96,13.65)],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持续6周的运动想象疗法训练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与其他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方法(物理治疗或作业治疗)比较,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WMD=5.70,95%CI(3.17,8.22),P=0.30]。每个结局的GRADE系统推荐分级均为低等级。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且副作用甚小,操作简便,与脑卒中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相比成本较低,临床医生可将实施运动想象疗法作为强推荐。但鉴于纳入研究较少,样本量小,且质量不高,各研究评价方法变异性较大,并且存在评价时间的不同,故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和规范的高质量RCT,以求进一步验证运动想象疗法的实施方式与方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0.
当归对大鼠局灶性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应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当归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TTC染色计算脑缺血梗塞灶体积。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免疫组化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 2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与单纯缺血再灌组相比 ,当归治疗组TTC染色显示当归治疗组脑缺血梗塞区体积缩小 (P <0 .0 5 ) ,凋亡率和凋亡指数较单纯缺血再灌组有明显下降 (P <0 .0 1 ) ,Bcl 2蛋白表达与单纯缺血再灌组无差异 (P >0 .0 5 ) ,而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1 )。②缺血 2h再灌 4 8h组较缺血 2h再灌 2 4h组 ,凋亡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①当归能抑制Bax蛋白的表达 ,减少脑缺血区细胞凋亡的发生 ,这是当归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②缺血 2h再灌 4 8h ,脑缺血神经细胞迟发性损伤已开始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