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胃镜检查时 ,患者多有紧张、恐惧心理 ,表现为恶心、呕吐、屏气、呛咳 ,给胃镜检查带来困难 ,甚至造成消化道粘膜的损伤。近年来 ,我们将麻醉剂—芬太尼及异丙酚应用到胃镜检查中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排除心肺功能不全及心电图严重异常者 ,将胃镜检查患者共 933例 ,分为A组 (常规检查组 )和B组 (麻醉检查组 )。A组 4 75例 ,男 31 2例 ,女 1 6 3例 ,年龄为 (4 6 .2 3± 1 4 .5 2 )岁 ,体重 (6 1 .85± 1 0 .37)kg。B组4 5 8例 ,男 30 6例 ,女 1 5 2例 ,年龄为 (4 8.91± 1 2 .2 6 )岁 ,体重 (6 0 .2 4…  相似文献   
12.
“双一流”医科院校建设旨在培养具有高尚职业素养、扎实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是所有医学相关专业的必修实验课程,是医学院学生掌握和应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科研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2018年,湖北医药学院正式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方阵,学校进一步加速了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笔者根据“双一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创新探索能力强的医学人才的要求,针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和教学培养方式单一等不足,探索了一条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和优化双向教学评价体系的综合建设体系。文章基于湖北医药学院近五年双一流建设实践,对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情况并分析造成妇女产后盆底肌损伤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妇女因生产造成盆底肌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各1家医院产科进行6~8周产后复查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盆底肌力测定,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盆底肌力异常情况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异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628名产妇进行调查,年龄22~38岁,平均(29.68±5.36)岁;孕次1~5次,平均孕次(2.43±1.16)次;产次1~5次,以1~2次为主,占72.4%。检出1 142例产后6~8周产妇为盆底肌力异常,异常率为70.2%。年龄30~38岁(OR=3.766)、产次≥3次(OR=2.633)、阴道分娩(OR=7.478)、孕期增重过多(OR=1.597 )及胎儿出生体重≥4 kg(OR=5.078)的产后妇女盆底肌力异常的风险较高。结论 湖南省产后妇女盆底肌力异常率较高,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孕期增重及胎儿体质量是造成产妇产后发生盆底肌损伤的重要原因,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产后妇女发生盆底肌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 ,大量资料表明 ,国内外剖宫产率均有上升趋势。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提高经阴分娩率是产科工作面临的难题。决定分娩的三要素中 ,当产道和胎儿不变时 ,产力便成为决定分娩的主要因素。我们在临床中于第一产程静滴碳酸氢钠 ,然后加用催产素催产 ,较直接静滴催产素明显改善产力 ,缩短产程 ,提高经阴分娩率 ,降低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 ,是较理想的产程中用药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7年 1月~ 1998年 1月 ,在我院产科住院产妇中 ,选择 38~ 4 2孕周、单胎、头位、胎儿体重估计 <4 0 0 0g ,无妊娠并…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苯甲酸雌二醇治疗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苯甲酸雌二醇治疗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 ,有治疗指征患者 9例 ,在严密观察下给予苯甲酸雌二醇 12mg/d ,肌注 ,血止后每 3d递减 1/3量 ,维持量 2mg/d2 2d停药 ,同时给予抗生素 ,缩宫素及支持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 1~ 4d阴道流血不止 ,平均 2 5d ,撤退性出血量多于经量 ,5~ 10d止 ,2~ 3个月经周期后恢复正常 ,除回乳外未见明显其他副作用。结论 :大剂量苯甲酸雌二醇治疗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至的晚期产后出血有一定疗效 ,增加了保守治疗成功的希望 ,B超在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新式剖宫产可减少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内镜是消化系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剖腹术中紧急内镜检查已成熟地应用于临床[1]。我院1993年以来对术前及术中未能确诊的下消化道出血18例,均采用经回肠末端入路紧急内镜检查,效果良好。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7~68岁,平均43岁。全组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病变;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除1例发现回肠末端多发性息肉外,余均未发现结肠病变。1.2 方法 常规剖腹,因肠腔积血等原因术中探查未能找到出血原因,即从回肠末端作一小切口,采用OlympusCF-30I纤维结肠镜(配合电视显像系统)…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我们对36例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进行了临床心理观察,发现此类病人具有焦虑、多疑等心理变化。我们针对此类病人的特点,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护理对策,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收治CAPD患者36例,其...  相似文献   
18.
枳椇子水提取液对小鼠综合体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考察枳椇子水提取液对小鼠综合体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枳椇子水提取液组。枳椇子水提取液组按10g生药/kg体重/d,每日2次灌胃给药,共21天;对照组给予同体积饮用水。于末次给药后1h,分别测试两组小鼠的耐寒、耐热机能及抗疲劳能力。结果:枳椇子水提取液显著提高小鼠的耐寒、耐热机能并延长小鼠游泳、爬杆时间。结论:枳椇子水提取液具有增强小鼠综合体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本文拟通过对1例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患儿临床经过、酶学分析、影像学资料的回顾,结合文献对本症进行研究. 对象与方法先证者,女,新生儿期起病,9个月时经外周血白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确诊为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结果患儿为第1胎,新生儿期常呕吐,反应差.3个月时发现智力运动落后,喂养困难,易惊.体格检查显示头围增大,营养不良貌,肌张力低下,中度肝肿大.眼底检查未见樱桃红斑.一般化验显示轻度贫血,血清ALT、AST、ALP、氨增高.尿液黏多糖过筛试验提示富含半乳糖的低聚糖和硫酸角质排泄增加.X光检查显示双手指骨骨质疏松,呈子弹头样改变,脊柱后突畸形,胸椎椎体前缘尖突样改变.磁共振成像显示脑白质发育不良.患儿外周血白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为1.4 nmol/ (mg·h)蛋白(正常对照为88~204 nmol/(mg*h)蛋白),其父母均为45.6 nmol/(mg*h)蛋白.患儿病情进行性加重,1岁5个月时死于肺炎、呼吸衰竭.结论本文报道了1例婴儿型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以智力运动落后为主,伴肝损害及骨骼异常.  相似文献   
20.
复方黄芩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复方黄芩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复方黄芩颗粒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以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测定波长280 nm;用TLC方法对方中黄芩,地榆进行了鉴别.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在0.2084~4.168μg范围内,黄芩苷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为2.5%.结论:方法可靠,操作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