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建立测定替卡西林钠原料药中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石英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150℃,以水为溶解介质。结果: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的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1200(r=0.9999)、10.0~1000(r=0.9998)、10.0~1000(r=0.9999)、1.20~120(r=0.9997)、10.0~1000(r=0.9998)、1.78~178μg·mL-1(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5%~99.6%(RSD=0.6%~2.0%);定量限为0.20~11.80μg·mL-1;3批样品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实验室检测仪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检修,简述了故障检查的全过程,最终找到了原因所在,并分析原因所在,排除了故障。现在的实验室检测仪器大多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仪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计算机操作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病例:患者,男,60岁。多尿、多饮、多食、消瘦20余年,昏迷6小时入院。患者确诊糖尿病20余年,曾口服降糖药,于1988年因合并心、肾、视网膜、神经等并发症,住院降糖治疗由口服降糖药改为普通胰岛素。24~36u/d皮下注射,病情控制出院。入院前1天,因故未注射胰岛素,而自服优降糖5mg/d(分早、晚两次口服),入院前6小时其妻发现患者尿失禁,呼之不应;无抽搐及出汗等,急送我院。体检:T36.60℃、R12次/分、HR48次/分、BP24/13kPa、深昏迷、呼吸表浅而慢、皮肤干燥,双侧瞳孔1.5mm大小,对光反射消失,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扩大,心率48次/分,律不齐,腹部平软。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糖1.2mmol/L,血钾1.5mmol/L,血钠135mmol/L,BUN22.5mmol/L,Cr98.6nmol/L,CO_2Cp20.11mmol/L,血常规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不齐、左室高电压、心肌受损、Q-T间期延长(0.56 ″)。诊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即给予50%葡萄糖80ml静注,并用10%葡萄糖500ml静滴,患者当即清醒,有饥饿感,并进食面条2两。入院5小时后测血糖5.55mmol/L,血钾3.3mmol/L,心率恢复至77次/分,律齐,对答切题,停止补糖,晚餐进食3两。次日清晨再度昏迷,呼吸不规则,伴双  相似文献   
14.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提出要促进全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2009年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文登市卫生局早在2007年就着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2008年已正式运行(http://www.wdws.gov.1211:8000/)。笔者针对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9年以来研制硼莨片用以治疗各类癫痢120例,疗效较理想,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6.
足下垂多见于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是导致偏瘫步态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尽管目前临床上治疗足下垂的方法众多,如体疗、针灸、按摩和电刺激等,但疗效不甚理想.赵文汝等[1-3]经多年临床实践,研究的六步法中医导引术、神经训导康复技术和神经训导虚模实际训练技术,用于神经潜能开发和运动程序重建的训练,获得了良好的恢复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为证实神经训导虚模实际训练技术治疗偏瘫足下垂的疗效,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肩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32例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随机分成小强度组(16例)和大强度组(16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常规康复训练流程进行运动康复,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3次、治疗第10次及出院后3个月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定肩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简称CS评分)评定肩关节整体功能。分析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 小强度组患者CS评分量表中疼痛评分、日常生活及肌力评分高于大强度组患者,而小强度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大强度组患者(P?< 0.05)。小强度组患者与大强度患者组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与C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前后肩关节前屈、外展评分与CS评分始终呈正相关(P?<0.05)。结论 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在肩关节镜术后关节整体功能修复中效果更佳。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无创伤,无需特殊设备,患者容易掌握运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多种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使其变成负压,并吸附於施术部(或穴)位元.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的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爱萍  张西如  谷菲菲 《中成药》2011,33(2):357-359
目的:建立检测中成药麻仁丸中使用伪品大黄充当正品大黄的专属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法.通过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信息、液相色谱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四方面信息,对麻仁丸提取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通过与土大黄苷对照品的光谱、色谱及质谱行为的比较,对麻仁丸中是否含有土大黄苷进行定性分析鉴别,从而判断用伪品大黄充当正品大黄药用的情况.结果:在14批受试麻仁丸中检出10批中含有土大黄苷.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分析检测麻仁丸中非法使用伪品大黄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一种预防和有效矫正异常步态的康复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机制探讨.方法 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预防组和矫正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三阶段康复方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如下功能评定:rns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运动程序信号的强度和比例、行走时步幅、患肢负重时间及关节活动度,同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预防组26例无异常步态,行走模式正常;4例有轻度划圈步态,佩戴足托后得到矫正.矫正组全部患者步态得到明显矫正,但6例仍需足托辅助.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运动程序信号的强度和比例、行走时步幅和患肢负重时间以及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神经训导三阶段康复方法是预防和矫正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模式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kind of rehabilitation approach that can prevent and rectify abnormal gait and to observe its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Methods Sixty hemiplegi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at were 30 cases each. The treatment was done by three stage meth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functional evaluation were done respectively as follows; lower extremity Fugl-Meyer, pace width, the weight loading time of the affected limb, the joint range of motion, the magnitude and ratio of the motor program signals. The data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In prevention group, 26 patients recovered normal gait, and 4 had lightly hauling gait, but it can be rectified by using foot support. In the rectification group, the entire patients recovered with normal gait except 6 patients who needed the help of foot suppor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ata of the lower limb Fugl-Meyer, pace width, weight loading time of the affected limb, range of motion, signal strength and proportion of motor program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P <0. 01). Conclusion The three stage neurological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preventing and rectifying abnormal ga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