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心端大动脉壁脱落后,被血流冲向远处,停留在直径小于栓子的动脉内,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的急性缺血的急性甚至坏死的病理过程。动脉栓塞可造成肢体缺血,甚至坏死。其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治疗以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科自1999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急性肢体动脉栓塞4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由于我国生活水平与卫生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婴幼儿夏季细菌性腹泻较50和60年代明显减少。但从轮状病毒为主的秋冬季腹泻近年来逐渐增加。此病发病急,大多数患儿突然发热,吐,水样便腹泻。发病后及时注意纠正脱水,一般3—7日自愈,为自限性疾病。不必盲目地给抗生素,以免引起肠内菌群紊乱。如脱水并不严重,可用口服补液(WHO推荐的每1000ml水中加盐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按每公斤体重轻度脱水50~60ml、中度脱水70~100m,多次少量在6小时内饮完,以后随大便丢失随时补液。既或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的新型无血预充大鼠体外循环模型,为进行中长期研究体外循环对机体各器官的影响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选用7只成年SD大鼠,七氟烷诱导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维持麻醉。左侧股动脉22G套管针穿刺监测血压,鼠尾动脉置入20G套管针为动脉端灌注,经颈静脉置入自制多孔静脉引流管为静脉引流,转流90min后停机,监测术前、术中和术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数值。结果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数值满意,7只大鼠停机后生命体征稳定。结论成功建立新型无血预充大鼠体外循环模型,麻醉深度和转流流量和温度均可精确控制,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性、以及慢性长期实验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温度可控的大鼠深低温停循环(DHCA)完全脑缺血模型。方法 23只SD大鼠分为五组。A组:DH-CA 15~20℃(n=5);B组:DHCA 20~25℃(n=5);C组:DHCA 25~30℃(n=5);D组:常温体外循环组(n=5);E组:假手术组(n=3)。七氟烷诱导麻醉,颈静脉置入自制多孔静脉引流管为静脉引流端,左侧股动脉22G套管针穿刺监测血压,鼠尾动脉20G套管针穿刺为动脉灌注端,转机过程中分别于6个时间点抽取血气,记录各时间点血气值及复跳时间。结果 2只大鼠死亡,其余21只大鼠均顺利完成实验过程,DHCA各组心脏复跳后,乳酸值明显升高,血压、心率较D、E组降低。结论本实验模型可用于研究温度及其他干预条件下DHCA对大脑及其他脏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主要在秋冬寒冷季节流行,我国习惯上称为“秋季腹泻”(以下简称“秋泻”),目前在治疗上尚无特效疗法。为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根据本院王鹏  相似文献   
36.
总结了36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作好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和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精心护理,认为及时发现并发症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目的希望能够通过系统评价的方式对零平衡超滤(Z-BUF)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由三人广泛检索成人和小儿Z-BUF相关随机对照研究,检索了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不能合并的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一共入选6项研究。成人组中,Z-BUF组和非超滤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时间上并无统计学差异。小儿组中仅入选一篇文献,显示Z-BUF组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时间。入选的6篇文献中1篇文献报道有1例死亡病例。结论分析结果认为Z-BUF临床应用的优势并不明显,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深低温停循环(DHCA)联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技术是目前大多数心脏中心主动脉弓部手术时采用的体外循环技术。但随着凝血、炎症反应、器官功能损伤等问题的日益彰显,人们对采用深低温的必要性逐渐产生质疑。本篇荟萃分析将不同停循环温度下应用顺行性脑灌注的大血管手术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我们对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谷歌学术及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国内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将不同停循环温度下顺行性脑灌注的大血管手术的研究纳入本荟萃分析,并且纳入的研究需报道了相应的临床结果。我们通过Q检验和I2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运用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分析有无发表偏倚。结果本荟萃分析共纳入13篇研究,共2531人,其中305名患者采用了DHCA+ASCP,1167名采用中低温停循环(MHCA)+ASCP,1059名患者采用浅低温停循环(mild HCA)+ASCP。对深低温组与中低温组对比分析,深低温组的早期死亡率显著高于中低温组,而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ND),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及肾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中低温组与浅低温组对比分析,浅低温组TND,肾衰,出血再次开胸的发生率均低于中低温组,而早期死亡率与PND无明显差异。结论 MHCA+ASCP在早期死亡率方面优于DHCA+ASCP。而mild HCA+ASCP在TND,肾衰,因出血再次开胸方面均优于MHCA+ASCP,其他结果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在停循环过程中应用顺行性脑灌注实施主动脉手术的患者,适当提高停循环温度是相对安全并值得积极推荐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多次体外受精失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90例多次体外受精失败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4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93例多次体外受精失败患者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多次体外受精失败患者护理中,其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为了衡量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缺血后处理在AMI行PCI患者中心肌保护作用的相关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用RevMan5.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4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总计纳入744例,其中缺血后处理组385例,对照组359例,荟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缺血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肌酸激酶(CK)[加权均数差(WMD)=-544.83 IU/L,95%可信区间(CI)-834.27 ~ 255.38 IU/L,P=0.000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WMD=-73.22 IU/L,95%CI-107.03 ~-39.4 IU/L,P<0.000 1)以及室壁运动计分(WMSI)(WMD=-0.31,95%Cl-0.49 ~-0.14,P=0.000 4)均有显著改善,而左室射血分数(EF)(WMD=2.81,95%CI 0.56 ~ 5.05,P=0.01)对照组高于实验组.结论: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心肌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对于射血分数的改善却并不满意,其临床效果还有待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