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大剂量γ-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当今世界上最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 ,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迁延不愈 ,容易复发。目前临床上对 HSK的治疗主要还是以抗病毒药物为主。由于病毒对此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因而疗效不是十分理想。文献报道 ,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对治疗 HSK有较满意的效果。但在给药途径和用药剂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 3〕。本文报告应用不同剂量干扰素连续球结膜下注射联合抗病毒滴眼液的治疗方法 ,治疗 146例 (171眼 )不同临床类型 HSK,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TT)对心肌梗死患者判断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37例病情稳定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ETT检查。结果:多支病变组运动诱发ST段缺血性压低及收缩压反应异常者高于单支病变组;运动中ST段改变同时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如收缩压反应异常、典型心绞痛、运动耐量低下者,多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结论:ETT对判断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价值。在心肌梗死后ETT中,综合运动引起的多项改变诊断冠脉多支病变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3.
患儿女 ,3岁。入院前 3个月无明原因前额出现一黄豆大小的包块 ,突出表皮 ,表面青紫 ,质硬 ,无压痛。在当地医院行包块切除术 ,在我院病理科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侵犯入我院。体检 :前额有一约 2cm长的瘢痕 ,双腹股沟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 ,肝右肋缘下 3cm ,质中 ,脾左肋缘下 1cm ,质中。双膝关节压痛。血常规 :WBC 8 9× 10 9/L ,淋巴细胞 0 73,幼稚细胞 0 12 ,原始粒细胞 0 0 4,中性分叶核细胞 0 0 5 ,中性杆状核细胞 0 0 1,成熟单核细胞 0 0 3,中幼红细胞 0 0 2 ,网织红细胞 0 0 0 2 ;…  相似文献   
104.
患儿 男 ,8岁半。因面黄、发热 1周入院。入院前 1周开始发热 ,体温 38~ 39℃ ,伴寒战 ,面色苍黄 ,精神食欲差。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1 9× 10 9/L ,血红蛋白 6 8g/L ,血小板6 0× 10 9/L。骨髓常规检查示原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占 0 86 ,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体检 :体温 38 5℃ ,贫血貌 ,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心音有力 ,肝肋下 3cm ,脾肋下 4cm ,质韧边钝。入院复查骨髓 ,仍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 ,占 0 84(L2 型 ) ,骨髓组化染色糖原染色阳性为 5 0 % ,积分值 5 6 ,POX阴性 ,…  相似文献   
105.
大明胶囊对大鼠实验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明胶囊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诱发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组注射Pit后15min内心电图ST段、心率的变化以及6h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浓度的变化.结果 大明胶囊对Pit所致急性缺血性心电图ST段抬高、降低和心率的降低都有明显对抗作用,能明显增加血清SOD的活性,降低CK和LDH的含量(P<0.05).结论 预防性给予大明胶囊对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为纤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将沉积在血管内外的纤维蛋白溶解,起到去除、防止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的阻塞作用,在维持机体内血流通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纤溶系统的激活途径有3条:内激活途径、外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内激活途径是指纤溶酶原在xⅡa、激肽释放酶作用下转变为纤溶酶;外激活途径是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外源性激活途径是指临床溶栓治疗时溶栓剂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3条途径中以外激活途径最具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我们对12例心肌梗塞患者、13例心绞痛且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以及12例有易患因素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在束臂(10分钟)前、后测定了血浆纤溶成份以及vWF:Ag水平,并与1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显示:心肌梗塞患者以及心绞痛患者基础及束臂后激发的纤溶活力均低于正常对照,其中以心肌梗塞患者纤溶受损最为严重;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以及糖尿病等冠心病好发因素,但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其纤溶活力也较正常低,提示这些因素会使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从而抑制纤溶活力。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动物实验,对白术生品及其麸炒品、土炒品的健脾、益气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传统炮制理论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