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重塑是COPD主要病理特点之一,气道重塑的病理过程实质上是纤维化的过程,TGF-β1被公认是致纤维化的关键因子。COPD气道重塑的中医病机归结为气虚、血瘀、痰阻,本文针对益气活血化瘀法是如何通过调节TGF-β1阻断COPD气道重塑的进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食管异物为一种临床重症,起病急,病情重,为了探讨食管异物的内镜处理,更好、更快地解除患者的痛苦,缓解症状。方法:总结本院食管异物急症96例次的内镜处理经验。结果:经内镜急诊取出94例,成功率为97.9%。结论:通过内镜处理食管异物急症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疗效显著,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3.
周巍 《中国社区医学》2006,1(1):103-109,114
“女弹词“是一个特殊的艺人群体。本文试图采取横纵向结合的方法,从演出场所、身份地位、演出中心地的转移和听众群体的变化等方面来揭示女弹词自身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
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对不明原因晕厥(UPS)的诊断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186例临床已排除器质性病变的UPS患者行HUT,包括基础倾斜试验和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结果 186例UPS患者中HUT阳性者124例(66.7%),其中血管抑制型82例(66.1%),心脏抑制型24例(19.4%),混合型18例(14.5%).结论 HUT对UPS患者诊断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比较朝鲜族和汉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2 542名朝鲜族和汉族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体格指标及血压,同时测定空腹血脂及血糖.结果 ①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的吸烟率、超重及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等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存在差异(P<0.01,P<0.05).朝鲜族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汉族(P<0.01).②本地区人群中的朝鲜族、男性、年龄大者、肥胖者和高脂血症者,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较大.结论 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的高血压病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有差异,可能与不同民族饮食因素、生活习惯、体力活动和遗传因素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6.
<正>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5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行希氏束旁路冷冻消融治疗6例,均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病史,并有心电图证实,其中曾行常规射频消融治疗失败或复发3例。男4例,女2例,年龄(66.0±5.6)岁。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单中心27年间所有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资料,探索PD持续质量改进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观察我科自1985年1月开展第1例PD以来至2011年12月间所有在我中心行PD管置入术开始PD的患者,除外维持性PD不足1月者。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数据及退出原因等。将患者按PD开始时间分为3组:前10年组(1985年1月1日~1994年12月31日)、中10年组(1995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和近7年组(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原发病、透前状况、退出原因、死亡原因、转血液透析原因。计算中心患者生存率、技术存活率、腹膜炎发病率、掉队率(DOR)及退出PD的病人在PD治疗持续的时间(TOT)。结果:共84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女性431例(51.2%)。开始PD时的平均年龄为(58.53±16.67)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41例(52.4%),其次为高血压肾损害149例(17.7%),糖尿病肾病121例(14.4%)。3组比较,中10年组和近7年组年龄、腹透龄均明显大于前10年组(P均<0.05);中10年组和近7年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较前10年组明显降低(P均<0.05),而高血压肾损害与糖尿病肾病比例则明显增高(P均<0.05);3组中心血管事件均是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次是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和腹膜炎,第三位死因是脑血管事件;腹透相关感染始终是PD患者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导管功能障碍(堵管、漂管等),然后是透析不充分;随着时间的推移,3组因导管功能障碍转血液透析的比例呈明显降低趋势(P均<0.05)。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技术存活率显示,1年、3年及5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0%、51.6%及36.8%;而技术存活率分别为65.2%、35.8%及22.1%;本中心2008、2009、2010、2011年腹膜炎发病率分别为1/27.39、1/36.10、1/38.29、1/41.86病人月;DOR分别为41.85%、35.14%、34.65%、23.02%;TOT分别为17.54、20.77、23.61、25.07月。结论:我中心PD患者年龄偏大,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糖尿病肾病比例逐年增高,PD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是心血管事件,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是腹透相关感染。正式成立PD中心以来,特别是确定了专职的PD护士并开始规范化门诊随访后,我中心的腹膜炎发病率、DOR、TOT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报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和结论从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分离得到5个过氧化麦角甾,分别鉴定为:5α,8α-过氧化胆甾-6-烯-3β-醇(1)、(22E)-5α,8α-过氧化胆甾-6,22-二烯-3β-醇(2)、(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4(28)-二烯-3β-醇(4)、24(E)-5α,8α-过氧化胆甾-24-乙基-6,24(28)-二烯-3β-醇(5)。这5个过氧化甾醇均为首次从该种珊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东、中、西部城市社区医务人员视角下医改前后各项工作变化、满意度情况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综合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按照东、中、西部的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选取8个城市,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自我填报式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对数据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工作积极性变高、抗生素使用比例降低、社会形象变好及居民信任度提高方面,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在综合改革初步成效、绩效考核、工资收入及医保政策方面,整体上中西部地区的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东部;在下一步改革建议中,东部地区医务人员认为重点是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东部和中部人员共同强调增加基本药物种类,中西部地区医务人员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培训机会。结论在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实施中,中西部地区工作改善的幅度大于东部;中西部地区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培训机会;东部地区下一步工作重点为加强绩效工资改革;此外,还需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增加基本药物种类。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单中心27年间所有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探寻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讨论减少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观察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自1985年1月开展第1例腹膜透析以来至2011年12月间所有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开始腹膜透析的患者,并除外维持性腹膜透析不足1月者。记录患者的转归及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分析他们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数据、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腹膜转运特性、营养状况等。结果共841例腹膜透析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女性431例(51.2%)。开始腹膜透析时的平均年龄为58.53±16.67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第1位,为441例(52.4%),其次为高血压肾损害149例(17.7%),糖尿病肾病121例(14.4%)。患者的平均腹膜透析龄为18.63±20.35月。至2011年12月底,继续腹膜透析246例(29.2%),死亡296例(35.2%),转血液透析152例(18.1%),肾移植64例(7.6%),失访83例(9.9%)。心血管事件是首位死亡原因(41.6%);其次为感染(33.0%),包括肺部感染(23.2%)和腹膜炎(9.8%);第3位死亡原因是脑血管事件(9.5%)。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59.2%);然后是导管功能障碍(堵管、漂管等,25.7%);透析不充分(7.2%)。经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死亡的危险因素是老龄(HR:1.06,P<0.01);糖尿病(HR:1.88,P<0.01);血液透析转至腹膜透析(HR:1.49,P<0.01);低白蛋白血症(HR:2.44,P<0.01);血C反应蛋白增高(HR:2.07,P<0.01);低肌酐清除率(HR:1.89,P<0.05);腹膜高转运状态(HR:2.28,P<0.01)。结论在我中心,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最主要原因是死亡,其次是转至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是第1位的死亡原因,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是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老龄、糖尿病、由血液透析转至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炎症状态、透析不充分、腹膜高转运状态者有着更高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