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长期辐射对男性放射人员T、B、NK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32名男性放射工作人员T、B、NK细胞中各亚群在淋巴细胞中的百分率,按受照辐射总剂量进行分组比较。[结果]CD3^+CD8^+T在≤20mSv和〉20mSv组间的百分比分别为(24.91±7.21)%和(18.68±6.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0,P〈0.05),CD8^+CD45RO^+T在≤20mSv和〉20mSv组间的百分比分别为(6.54±2.65)%和(4.15±1.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0,P〈0.01)。[结论]长期电离辐射能引起CD3^+CD8^+T和CD8^+CD45RO^+T的降低,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02.
背景:不习惯强度的运动常导致运动性肌肉损伤,光生物调节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结果,且其治疗机制及其量效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总结和分析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机制以及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时的剂量、强度、波长等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1996-01/2010-04)和中国学术期刊库(2000-01/2010-04)检索了低强度激光或单色光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low-level laser,phototherapy,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中文检索词为"低强度激光,光疗法,运动性肌肉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手工补充检索低强度激光疗法的专著.共收集到中、英文文献38篇,排除重复及类似性研究,纳入3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机制假说主要包括线粒体机制、一氧化氮机制、氧化还原机制和光生物信息模型理论,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光生物调节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只有在剂量和强度达到足够大情况下才有效,而且强度可能比剂量更重要,患部的有效照射剂量和强度受到皮肤厚度和光波波长的影响.由此推论,光生物调节疗法能有效地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其疗效是剂量和强度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03.
背景:不习惯强度的运动常导致运动性肌肉损伤,光生物调节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结果,且其治疗机制及其量效关系尚不清楚。 目的:总结和分析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机制以及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时的剂量、强度、波长等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1996-01/2010-04)和中国学术期刊库(2000-01/2010-04)检索了低强度激光或单色光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low-level laser, phototherapy,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中文检索词为“低强度激光,光疗法,运动性肌肉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手工补充检索低强度激光疗法的专著。共收集到中、英文文献38篇,排除重复及类似性研究,纳入31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机制假说主要包括线粒体机制、一氧化氮机制、氧化还原机制和光生物信息模型理论,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光生物调节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只有在剂量和强度达到足够大情况下才有效,而且强度可能比剂量更重要,患部的有效照射剂量和强度受到皮肤厚度和光波波长的影响。由此推论,光生物调节疗法能有效地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其疗效是剂量和强度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04.
脊柱原发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 tumor,MPN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3例表现为椎体内病变的脊柱MPNST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4、41、42岁。从出现症状到临床确诊的时间1~12个月,平均5个月。累及胸椎1例,腰椎2例。术前均行CT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MPNST。均采用肿瘤包膜外分离、分块切除术。结果:3例患者术中平均出血4000ml,平均手术时间482min,2例患者肿物完全切除,1例患者肿物次全切除。术后症状均缓解。分别于术后3、4、30个月复发,2例复发后未再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序贯放疗,分别于术后5个月、11个月死亡;1例复发后3次行肿瘤刮除术,末次术后行肿瘤疫苗治疗,末次术后随访20个月无复发。结论:脊柱原发MPNST罕见,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灶穿刺取活组织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可以缓解症状,但易复发,放疗对控制肿瘤复发效果不确切。  相似文献   
105.
背景:不习惯强度的运动常导致运动性肌肉损伤,光生物调节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结果,且其治疗机制及其量效关系尚不清楚。 目的:总结和分析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机制以及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时的剂量、强度、波长等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1996-01/2010-04)和中国学术期刊库(2000-01/2010-04)检索了低强度激光或单色光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low-level laser, phototherapy,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中文检索词为“低强度激光,光疗法,运动性肌肉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手工补充检索低强度激光疗法的专著。共收集到中、英文文献38篇,排除重复及类似性研究,纳入31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机制假说主要包括线粒体机制、一氧化氮机制、氧化还原机制和光生物信息模型理论,光生物调节疗法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光生物调节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只有在剂量和强度达到足够大情况下才有效,而且强度可能比剂量更重要,患部的有效照射剂量和强度受到皮肤厚度和光波波长的影响。由此推论,光生物调节疗法能有效地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其疗效是剂量和强度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06.
舟山海岛地区甲状腺结节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浙江省舟山市海岛地区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舟山市海岛居民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甲状腺B超检查及尿碘检测;将甲状腺结节阳性者与B超下甲状腺无病变者按性别、年龄、城乡、职业以1:1配对各831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收入为甲状腺结节的保护因素(P=0.014,OR=0.875,95%CI=0.589~0.998),年收入在3~5万元者与其他收入者比较不易患甲状腺结节(P=0.042);吸烟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尿碘值在100~199μg/L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低(P<0.05).结论 海岛居民饮食生活习惯、碘营养水平等与甲状腺结节发生有一定关系.有关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椎体及椎旁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6例椎体及椎旁肿瘤患者(3例原发肿瘤,13例转移瘤)共28个病灶,行CT引导下或者术中^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粒子活度0.5—0.8mCi,每个病灶植入粒子数目7—100颗。肿瘤最小周边剂量(mPD)11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6.5个月(5—61个月)。疼痛缓解率93.7%。神经功能恢复或者保留率93.75%。1年局部控制率64%,2年局部控制率50%,3年局部控制率32%,5年局部控制率4%。中位局部控制时间32个月。1年生存率73%,2年生存率59%,5年生存率41%。中位生存期36个月。1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出现截瘫,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手术治疗椎体及椎旁肿瘤安伞、不良反席小.耐受性好。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潜航期间核潜艇艇员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分析其可能原因.为制定潜航期间应急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便携式手持血气分析仪对潜航期间40名核潜艇艇员动脉血pH值、PaC02、TCO2、PaO2、SaO2、HCO3-、BE值进行检测。(2)观察不同时间点、年龄、战位、累计出海时间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潜航第20天PaCO,为(45.12±3.58)mrnHg,明显高于潜航前检测值(42.00+2.98)mmHg。潜航第30天PaO2、SaO2、HCO3一分别为(124.40±11.20)mmHg、(98.70±O.67)%、(27.58±1.53)mmol/L,明显高于潜航前检测值;潜航期间各时间点动脉血pH值、TCO,、BE值无明显变化。(2)18~30岁组PaO,、SaO,分别为(110.8±18.48)mmHg、(98.63±0.58)%,显著高于30~50岁组[(97.28±15.4)mmHg、(96.46土1.21)%];累计出海时间短者PaO,、SaO,分别为(111.57--+18.8)mmHg、(98.40±1.26)%,显著高于累积出海时间长者[98.004-14.58mmHg、(97.12+1.14)%]。结论核潜艇潜航期间艇员动脉某些血气指标有一定变化.应加强监测,调整干预措施,确保潜航艇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9.
烤瓷冠桩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有效的烤瓷冠/桩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其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自编软件、Solidworks和FEMAP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模型具有高度的几何相似.力学相似性,网格质量较好,模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简便易行的修改。结论:将CT扫描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建立有效的烤瓷冠/桩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口腔生物力学的研究与修复体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10.
刘晓光 《中国骨伤》2014,27(2):89-91
<正>脊柱骨折脱位常常造成严重的脊髓损伤,其治疗应充分考虑骨折脱位的类型、稳定性、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合并其他损伤的程度。对不稳定型脊柱骨折脱位且伴有脊髓损伤者应手术治疗,目的是及时解除神经压迫,恢复和稳定脊柱序列,最大限度恢复残余脊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