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延长与新生儿预后以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相关性,为改善胎儿预后、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致残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用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单胎足月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的孕妇120例,根据第二产程时间将她们分为Ⅰ组(产程时间〈1h)50例、Ⅱ组(产程时间1~2h)50例和Ⅲ组(产程时间〉2h)20例。在3组产妇胎儿娩出后均采集胎儿脐动脉血,采用美国产i—STAT300手掌式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并统计3组Ⅱ-Ⅲ度羊水污染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例数和脐动脉血气指标情况。结果:Ⅰ组的Ⅱ-Ⅲ度羊水污染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例数分别为0例(0.000)、(9.90±0.303)分、5例(10.000),Ⅱ组的分别为19例(38.00%)、(9.34±0.92)分、21例(42.00%),Ⅲ组的分别为20例(100.00%)、(6.00±2.36)分、18例(90.00%),3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脐动脉血气指标PH值(酸碱值)、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和BE(剩余碱值)分别为(7.31±0.06)、(29.85±6.29)mmHg、(58.19±5.77)mmHg和(-5.00±1.74)mmol/L,Ⅱ组的分别为(7.23±0.06)、(25.86±5.56)mmHg、(63.04±7.26)mmHg和(-8.18±3.20)mmol/L,Ⅲ组的分别为(6.98±0.17)、(21.62±4.30)mmHg、(71.52±6.90)mmHg和(-14.69±2.91)mmol/L,Ⅰ组与Ⅱ组的PaC02和BE存在显著差异(P〈0.05),Ⅰ组与Ⅲ组的PH值、PaO2、PaCO2和BE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Ⅱ组与Ⅲ组的PaO2、PaCO2和BE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第二产程时间与新生儿预后及脐动脉血气密切相关,早期干预缩短第二产程,有助于提高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新生儿发病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治疗剖宫产产妇低血压时的效果以及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输注局麻药后出现低血压时,给予苯肾上腺素100ug(苯肾上腺素组,20例)或麻黄碱10mg(麻黄碱组,20例)处理。围手术期间连续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结束时的失血量、尿量;测量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新生儿1min及5minApgar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均在正常范围,PaO2、PaCO2、Sa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苯肾上腺素组pH值(7.38±0.07)和HCO3^-[(21.5±3.4)mmol/L]与麻黄碱组pH值(7.30±0.02)和HCO3^-[(19.3±3.3)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碱组胎儿脐动脉血偏酸性。两组新生儿1min及5min 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压在各观察时间点变化不明显,但HR在麻醉后15min和胎儿取出子宫时苯肾上腺素组低于麻黄碱组(P〈0.05)。结论处理产科麻醉中的低血压,苯肾上腺素也许比麻黄碱更合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i-STAT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在长航核潜艇艇员血气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i-STAT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对某长航核潜艇20名艇员进行实地血气分析。结果:与水上航行期比较,下潜航行期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上升显著(P<0.05);下潜航行后血钾下降明显(P<0.05),血钠和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血钙处于正常值较低水平。红细胞压积(HCT)和血色素均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i-STAT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在核潜艇长航条件下能够现场、实地监测艇员动脉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核潜艇潜航期间艇员电解质水平的效果,为制定卫生保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同一艘艇执行2次远航任务。第1次远航为未干预组(n=42人);第2次远航为综合干预组(n=42人),施与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增加富含电解质食物、服用多维元素片〔29〕和碳酸钙D3片、模拟太阳光照射等;未干预组未施与综合干预措施。2组潜航前,潜航第3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5个时间点检测艇员动脉血清Na+、K+、Ca2+水平。结果 (1)未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低血K+发生率分别为35.0%和5.0%;低血Ca2+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0.0%,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潜航第10天、第20天、第30天时,未干预组血清K+分别为(3.52±0.21)、(3.55±0.23)、(3.60±0.17)mmol/L,低于潜航前和潜航第3天水平〔(4.05±0.84)、(3.80±0.23)mmol/L〕(P0.05)。(3)综合干预组潜航期间血清K+、Ca2+水平与潜航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潜航相同时间点上,综合干预组血清K+、Ca2+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潜航期间核潜艇艇员低钾、低钙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新生儿早期脐血血气变化及其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评价产后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7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所生的101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度标准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26例,另选择同期52例非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所生的5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于娩出后第一次呼吸前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HCO3-、剩余碱,并于生后1min行Apgar评分.结果 重度组新生儿pH值、PaO2、HCO3-和剩余碱明显低于轻度组、中度组和对照组[7.16±0.18比7.25±0.09,7.22±0.11,7.29±0.08;(12.01±2.75) mmHg(1 mmHg=0.133 kPa)比(18.35±1.75),(14.21±2.01),(22.23±1.45) mmHg;(17.11±2.42) mmol/L比(19.82±3.85),(17.32±3.21),(22.56±3.38) mmol/L;(-9.15±0.32)mmol/L比(-7.95±0.60),(-7.21±0.08),(-6.76±0.03)mmol/L],而PaCO2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和对照组[(61.84±32.93) mmHg比(54.48±12.82),(58.38±15.32),(51.66±10.52)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值呈正相关(P<0.05).在Apgar评分≤7分的65例新生儿中有37例出现酸中毒(pH值<7.20),发生率为56.92%(37/65);在Apgar评分≥8分的88例新生儿中有11例出现酸中毒,发生率为12.50%(1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比Apgar评分客观,能直接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新生儿缺氧、缺血程度,并有助于判断新生儿预后.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所生新生儿应常规行脐血血气分析,有宫内窘迫征象及出生低Apgar评分的新生儿应加强监护,尽早干预,以提高生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ECOPD患者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对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149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 n=75例,采用等热量以及等氮量营养支持治疗,保持有创呼吸机通气,抗生素使用10 d等常规临床治疗)和观察组( n=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状态、动脉血气及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PaO2(74.2±2.2)mmHg、SaCO2(97.5±2.7)%、血清总蛋白(64.2±2.5)g/L、血清白蛋白(37.5±2.3)g/L、CD+4(54.25±5.23)%、CD+8(45.4±4.27)%、CD+4/CD+8(2.15±0.37)%、IgG(14.57±5.25)g/L、IgA(2.78±0.41)g/L、IgM(1.27±0.43)g/L,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51.4±4.2)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的疗效显著,对呼吸衰竭有一定治疗作用,改善机体营养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生后早期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为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有生后1h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早产儿,抽取脑损伤早产儿51例,按1∶3比例抽取3份相同或相近孕周产科分娩的无脑损伤早产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早产儿血气分析中PH值、PaO2、PaCO2、BE值与脑损伤关系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早期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评估早期动脉血气分析在预测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价值。结果早产儿脑损伤检出率为16.4%,其中脑室内出血检出率为13.4%,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检出率为3.0%。脑损伤组PH(7.23±0.13)、PaO2(68.53±30.85)、BE(-6.50±3.93)值较对照组PH(7.32±0.08)、PaO2(81.05±29.19)、BE(-4.04±3.66)明显降低(P均0.01)。PaCO2(50.16±14.13)较对照组(44.30±10.27)明显升高(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当PH7.15、PaO235mmHg、PaCO265mmHg、BE-10mmol/L时,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7.15、PaO235mmHg、PaCO265mmHg与早产儿脑损伤密切相关,OR值(95%CI)分别为0.14(0.03~0.68)、0.04(0.01~0.68)、0.06(0.01~0.55)。结论早期动脉血气分析异常与早产儿脑损伤密切相关,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增加,提示早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可减轻早产儿脑损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杭州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收治的60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仅给予高频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高频通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肺动脉压和体循环收缩压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χ2=8.473,P<0.05,观察组患儿死亡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χ2=6.549, 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O2(67.4±6.7mmHg)及 SaO2(97.3±13.8%)明显高于对照组(60.3±9.3mmHg,90.7±13.5%),t值分别为4.78和5.43,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CO2(32.3±4.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43.7±4.6mmHg), t=5.12,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动脉压(27.5±2.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57.2±3.2mmHg),t=14.99,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费(14.2±2.4d,4.3±1.3d,7030±1310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8±3.2d,8.8±2.3d,7840±1430元),t值分别为7.83,14.92和8.76,均P<0.05。结论高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能够明显改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分析呼吸机在急性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临床应用分析主要选取了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低氧血症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8例进行CMV或者(SIMV+PEEP)模式持续通气,实验组(19例)的患者在呼吸机使用30分钟后Pa02数据检测,对照组(19例)患者在入院30分钟后进行结合PaO2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的参数调整。回顾性分析呼吸机在急性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时PaO2平均值为(59.1±5.4)mmHg,入院后30分钟Pa02平均值(240±48.3)mmHg,入院后24hPaO2平均值为(236±54.6)mmHg。对照组患者入院时Pa02平均值为(58.7±5.8)mmHg,入院后30分钟PaO2平均值(62.1±12.4)mmHg,入院后24hPaO2平均值为(92±9.5)mmHg。结论:呼吸机在急性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救治的效果,为患者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桡动脉穿刺做血气分析的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是用氧的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剩余碱(BE)、标准碳酸氢盐(SB)、碳酸氢根(HCO2)、二氧化碳总量(TCO2)、血氧饱和度(SaO2),可协助临床诊断,是重要的抢救、治疗依据。临床上常用的采血部位有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对病情和条件适合的患者,我科首选桡动脉穿刺。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共采血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与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不同升压药对剖宫产产妇和新生儿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苯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治疗剖宫产产妇低血压时的效果以及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输注局麻药后出现低血压时,给予苯肾上腺素100μg(苯肾上腺素组,20例)或麻黄碱10mg(麻黄碱组,20例)处理.围手术期间连续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结束时的失血量、尿量;测量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均在正常范围,PaO2、PaCO2、Sa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苯肾上腺素组pH值(7.38±0.07)和HCO3-[(21.5±3.4)mmol/L]与麻黄碱组pH值(7.30±0.02)和HCO3-[(19.3±3.3)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碱组胎儿脐动脉血偏酸性.两组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压在各观察时间点变化不明显,但HR在麻醉后15 min和胎儿取出子宫时苯肾上腺素组低于麻黄碱组(P<0.05).结论 处理产科麻醉中的低血压,苯肾上腺素也许比麻黄碱更合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探讨临床护理有效措施。结果24例患者死亡4例,病死率为16.67%,其中先兆期死亡1例,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1例。治愈20例,治愈率为83.33%。存活者平均通气时间为(12.3±2.7)d。治疗前中心静脉压为(8.9±2.7)cm H2O,治疗后为(7.9±1.7)cm H2O,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PaO2(67.89±8.45)mmHg,治疗后PaO2(94.87±9.03)mmHg,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SaO2(88.74±4.02)%,治疗后(95.23±3.87)%,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aO2/FiO2为(134.02±20.42),治疗后(260.31±26.04),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机械通气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心脏病心脏危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ECMO辅助治疗的危重心脏病心脏危象患者14例,其中暴发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或心源性休克6例。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技术,静脉动脉.ECMO辅助治疗。监测ECMO辅助治疗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行ECMO辅助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迅速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有所缩小,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建立ECMO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剩余碱(BE)负值明显降低(P〈0.01)。撤机前2h与撤机后24h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2±10.20)mmHg(1mmHg=0.133kPa)比(76.34±9.15)mmHg](P〉0.05),而LVEF、LVEDd继续好转(P〈0.05)。结论ECMO可为危重心脏病心脏危象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稳定的循环血量,维持重要脏器功能,为心肺功能的恢复或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对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2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HHFNC治疗;对照组给予经湿化瓶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组HHFNC应用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18/20)比63.64%(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00%(2/20)比45.45%(1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HFNC应用后12,24 h和撤离HHFNC后1h的SpO2及PaO2均较HHFNC应用前显著升高[0.921±0.027,0.955±0.021,0.958±0.016比0.865±0.045,(83.4±28.3),(89.8±20.4),(92.8±12.6) mmHg(1mmHg =0.133 kPa)比(52.8±10.1) mmHg],HHFNC应用后24h及撤离HHFNC后1 h PaCO2较HHFNC应用前显著降低[(46.1±6.3),(43.7± 7.2) mmHg比(59.7±8.3)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随治疗时间点的推移进行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HFNC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PPHN患儿66例(PPHN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7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同时检测动脉血气和右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再同时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P、ET-1和vWF水平。各指标与除外心肺相关疾病的非PPHN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PHN组治疗前PASP、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及血浆ANP、ET-1、vWF水平[(66.5±13.4)mmHg(1mm Hg=0.133kPa)、0.726±0.531、(46.3±7.2)mmHg、(59.2±7.4)mmHg、(272.6±20.3)ng/L、(221.3±24.3)ng/L、(142.5±20.3)%]与对照组[(25.0±6.2)mmHg、0.896±0.767、(88.3±7.6)mmHg、(41.1±6.1)mmHg、(68.4±7.9)ng/L、(39.8±6.5)ng/L、(95.3±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N组治疗3d后各指标[(48.3±3.2)himHg、0.841±0.416、(73.6±9.3)mmHg、(50.5±7.2)InmHg、(102.6±20.3)ng/L、(79.6±15.2)ng/L、(103.6±14.1)%]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各指标[(25.2±3.6)mmHg、0.882±0.724、(85.4±7.4)mmHg、(40.2±6.4)mmHg、(64.4±3.6)ng/L、(37.3±5.4)ng/L、(92.9±11.7)%]均较治疗3d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3、7d后ANP、ET-1、vWF与PASP、PaCO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ANP、ET-1、vWF与SpO2、PaO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1)。以心脏超声监测PASP为标准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NP、ET-1、vWF评价西地那非疗效的灵敏度分别为82.2%、86.4%、85.1%,特异度分别为83.4%、87.6%、84.7%。结论ANP、ET-1、vWF可能在西地那非有效治疗PPHN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适时检测PPHN新生儿血浆ANP、ET-1、vwF水平可客观评价西地那非对PPHN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时应用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6例:Ⅰ组双肺通气后仅给予单肺间歇正压通气(IPPV),Ⅱ组双肺通气后给予单肺IPPV加PEEP5 cmH2O(1 cmH2O=0.098 kPa),Ⅲ组双肺通气后给予单肺IPPV加PEEP 10 cmH2O.记录并比较三组平卧位双肺通气、侧卧位双肺通气、单肺通气10和30 min的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结果 三组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0.99~ 1.00.三组各时间点pH值、剩余碱、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单肺通气10,30 min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Ⅰ组[(336.2±113.2),(348.5±109.7) mmHg(1mmHg=0.133 kPa)比(285.0±103.5) mmHg,(357.6±104.0),(358.9±103.2) mmHg比(276.0±107.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时间、体循环血管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单肺通气10,30 min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明显低于本组平卧位双肺通气、侧卧位双肺通气及Ⅰ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肺通气后给予单肺IPPV加PEEP 5 cmH2O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能维持满意的PaO2和PaCO2,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但PEEP 5 cmH2O较仅IPPV能进一步提高PaO2,而PEEP 10 cmH2O却没有进一步提高PaO2.  相似文献   

17.
王轶杰  梁宪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50-1351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两种采血方法对血气分析检查结果的影响,以选择更有利于患者的采血方法。方法选择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工安全卫生研究所住院的并且生活能够自理的煤工尘肺患者40例,采集耳部末梢局部热敷后的动脉化耳血与挠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血气分析指标有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HCO3-)。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动脉化耳血和挠动脉血检查结果:PaCO2为(37.95±2.80)和(37.83±2.30)mmHg,PaO2为(78.28±10.06)和(79.15±10.10)mmHg、HCO3-为(23.80±2.03)和(23.68±2.13)mmol/L,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采血方法对血气分析的检查结果无明显影响,生活能够自理的煤工尘肺患者可采集动脉化耳血标本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社区老年COPD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建立健康档案后采取综合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自行饮食控制或自行体育锻炼,每组患者均干预、随访1年。治疗前后检查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等呼吸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FEV1%、PaO2、PaCO2、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EV1%和PaO2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和PaO2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PaCO2和Sa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值得在社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用于单肺通气(OLV)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需行OLV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A组)和封堵支气管导管组(B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术中肺萎陷情况、插管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及OLV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pH值和气道压力(PAW)的变化。结果B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分别为(1.03±0.26)、(1.00±0.15)min,低于A组的(2.77±0.83)、(4.09±0.77)min;插管后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升高;OLV后30、60min时B组PAW分别为(18.6±2.6)、(18.2±2.7)mbar,低于A组的(23.9±3.3)、(23.5±3.1)mbar,同时两组PaO2、SpO2、PaC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能够为临床手术提供有效的OLV。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和动脉血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20):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全麻诱导插管后,A组以异丙酚靶控输注,B组以七氟醚吸入,维持BIS在40~60,PetCO2在30~35mmHg范围内。观察并记录患者侧卧位双肺通气10min(TLV)、侧卧位单肺通气15min(OLV+15)、30min(OLV+30),60min(OLV+60)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和平均气道压(Paw);在相应时间点抽取动脉血和右心房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观察并记录患者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苏醒延迟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OLV期间,两组患者的Qs/Qt明显增加,B组大于A组(34.2±5vs28.8±2;38.4±8VS32.1±6;37.1±2VS29.5±2);两组患者的Pa02明显降低,但A组PaO2均大于B组(177±88vs125±63;150-4-65vs110±67;188±69vs12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LV后15min、30min两时间点,A组患者的MAP低于B组(72±10VS88±14;74±12vs8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压、苏醒延迟的发生率高于B组(10例VS4例;9例vs2例),B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高于A组(9例VS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能有效减少胸腔镜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内分流,改善动脉血氧合,有利于低氧血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