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6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12篇
内科学   20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606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272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术后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B超引导下穿刺吸出囊液,注入无水乙醇,保留15min,再抽出囊液。将病例分成两组,服药组穿刺术后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mg,1日1次,连服3-6个月;对照组穿刺术后不用药物治疗。结果:服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未服药组,疗效显著。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控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复发。  相似文献   
32.
腺苷钴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苷钴胺是美国科学家贝克等人于1958年发现的。从那以后,科学家们对其生化性质及作用机理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相继发现了腺苷钴胺众多的药理作用和生物功效。国内主要品种有华北制药生产的腺苷钴胺冻干粉针剂(商品名:千安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及稳定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患者在试戴及应用全口义齿出现的固位稳定不良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寻找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结果全口义齿固位不良主要原因是未建立平衡,其次是制作误差及口腔解剖条件差。结论提高全口义齿固位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是确保全口义齿良好的咬合关系,提高操作精确度,以弥补口腔条件差的缺陷。  相似文献   
34.
鹿茸多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鹿茸多胺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测定鹿茸多胺在体外对NADPH-维生素C和Fe^2 半胱氨酸系统诱发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MDA形成)的影响,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还原型细胞色素C形成)的影响,在体内对CCI。和乙醇诱发的小鼠肝脂质过氧化反应(MDA形成)的影响。结果 鹿茸多胺在体外能明显抑制NADPH-维生素C和Fe^2 一半胱氨酸系统诱发的大鼠脑、肝、肾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MDA形成),及黄嘌呤一黄嘌呤氧化酶系统O2^-的产生(还原型细胞色素C形成)。在体内能抑制CCl4和乙醇诱发的小鼠肝脂质过氧化反应(MDA形成)。结论 鹿茸多胺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5.
"彗星"分析法检测人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彗星”分析法应用于人实体肿瘤放射敏感性检测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彗星”分析法 ,以尾力距之比 (RTM)作为终指标 ,检测人肺腺癌、人食管鳞癌和人鼻咽鳞癌等 3种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裸小鼠移植瘤组织被消化并稀释成细胞浓度为 4× 10 4ml的单细胞悬液后 ,分成对照组 (0Gy)和不同剂量照射组 ,照射组分别给予 2、5、10和 15Gy的 6MVX射线的冰上照射 ,照射后立即进行“彗星”分析。结果  3种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细胞未照射时 (0Gy)的尾力矩 (T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F =9.11,P <0 .0 1)。不同剂量 (2、5、10和 15Gy)照射后 ,3种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细胞未做校正时的TM所反映放射敏感性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依次为 :肺腺癌 >食管鳞癌 >鼻咽鳞癌 ,显然与临床一般印象不符 ;而经与对照组进行“本底”校正后的RTM所反映放射敏感性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依次为 :食管鳞癌 >鼻咽鳞癌 >肺腺癌 ,则符合临床一般印象。结论 ①应用“彗星”分析法检测实体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尾力矩必须进行“本底”校正 ,即扣除对照组本底误差后的尾力矩才能很好地反映实体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差异。②“彗星”分析法可用于检测人体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6.
蕲蛇酶治疗结核性胸膜肥厚临证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结核病发病率上升 ,综合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 3.5 %为结核性胸膜炎。国外曾有报道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即使联合化疗仍有 5 0 %会发展到局限性包裹积液及胸膜肥厚。以往对局限性包裹积液及胸膜肥厚的治疗多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或其他药物 ,但临床上常可碰到很少胸腔积液或不合并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肥厚患者 ,在这种情况下 ,B超不能定位 ,若循常规仍穿刺注药 ,很容易引起气胸等并发症。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这些患者 ,成为临床工作中迫切要求解决的。近 3年中 ,笔者采用蕲蛇酶注射液来治疗此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  相似文献   
37.
3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结果。方法 1958~1998年我院收治3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21例为首程治疗,17例局部复发后再程治疗。21例初治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完整切除率为86%。3例接受术后放射治疗。17例外院术后复发再程治疗患者有13例在我院接受手术,4例接受单纯放疗。再程手术完整切除率为54%,1例接受术后放放射治疗。放疗剂量DT30Gy~70Gy,中位剂量50Gy。结果 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0%,5年远转率为7.3%,5年局部复发率为65%,初程治疗和再程治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53%和48%,无显著性差异(P=0.293,5年局部复发率为59%和74%,无显著差别(P=0.615)。全组手术完整切除组5年生存率为58%,部分切除或未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27%,有显著性差异(P=0.006)。34例有肿瘤大小记录的患者,其中4例肿瘤<10cm,均存活;22例肿瘤10~30cm,有13例死亡;8例肿瘤≥30cm,有6例死亡。结论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完整切除可显著提高生存率。经积极治疗,复发患者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肛门瘙痒症,为一种常见的局限性非传染性皮肤瘙痒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医认为,本症属风、湿、热、虫引起,风湿挟热,湿热内蕴,阻滞肛门皮肤所致,治疗原则以清热祛风、杀虫止痒为主。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外洗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9.
制剂工艺对独活寄生汤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独活寄生汤的抗炎、镇痛药效.方法:用Freund`s 佐剂、醋酸扭体与热板法模型进行抗炎、镇痛作用评价.结果:独活寄生汤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传统煎剂的药效明显优于原川标合剂制备方法与部标合剂制备方法,尤以后者作用为弱.结论:原川标工艺较合理,现部标工艺制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0.
本文运用刺血加艾灸法治疗乙型肝炎3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本组36例中,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就诊前肝功能异常者19例,HBsAg、HBeAg、抗HBC三项均阳性者21例,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者21例,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且HBVDNA阳性者15例,经中药、针灸、西药等治疗者27例,使用过白细胞介素-II、干扰素者3例。中医辩证属中焦湿热者10例,气滞血瘀者9例,肝郁牌虚者17例。(1)刺血:取太阳、曲地、足三里、三阴交、大推等穴,用三梭针点刺穴位上或穴位附近的静脉血管,视体质的强弱决定出血量,一般控制在每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