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apelin的水平及其与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内径(LAD)的关系。方法85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B组)31例、持续性房颤组(C组)29例和永久性房颤组(D组)25例,同期非房颤住院患者为对照组(A组)26例。检测血浆apelin、NT-proBNP,并行心脏超声测定LA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血浆apelin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D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NT-proBNP显著升高(P均<0.05),D组最高,而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在A组、B组、C组、D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呈依次递增(P<0.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血浆 apelin 与NT-proBNP、LAD负相关,(r=-0.28、-0.32,P均<0.05)。结论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apelin水平降低,可能通过抗纤维化参与心房重构,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并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有无合并冠心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组(EH并CHD组)53例、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43例。检测两组血清Apelin水平、生物化学指标,计算体质指数,EH并CHD组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Syntax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H并CHD组血清Apelin水平明显低于EH组(1.83±0.71μg/L比2.28±0.82μg/L,P<0.05)。(2)随着Syntax评分增高,Apelin水平越低。(3)经Pearson相关分析,EH并CHD组血清Apelin与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呈负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elin降低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0.475,95%CI:0.163~0.838,P<0.05)。结论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进一步降低,提示血清Apelin水平测定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对比观察钬激光碎石术(LL)与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老年患者78例,其中行LL 42例,PL 36例,对比观察两种治疗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LL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7.62% (41/42),高于PL组83.33%(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w进行KUB平片复查,LL组结石排净率为97.50% (39/40),明显高于PL组(84.38%,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组手术时间为(20.39±5.17) min,明显少于PL组[(29.12±6.2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在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手术时间方面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理想的碎石手段.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柴龙解郁丹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焦虑症状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存在焦虑症状的ACS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予以双联抗血小板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加服柴龙解郁丹,疗程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F-36 健康状况调查量表积分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SF-36健康状况调查量表积分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结论柴龙解郁丹能有效改善PCI术后ACS患者焦虑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发生肝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85例肺结核患者,回顾其治疗过程,分析肝损伤发生情况,并探讨肝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共30例患者发生肝损伤,发生率为16.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营养状况、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饮酒史、护肝药物应用、乙型肝炎史均为肺结核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发生肝损伤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0.168,P=0.001)、营养不良(OR=2.206,P=0.000)、合并HBV感染(OR=3.142,P=0.002)、饮酒史(OR=2.871,P=0.001)、未应用护肝药物(OR=6.527,P=0.000)、肝炎史(OR=7.319,P=0.000)均为肺结核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发生肝损伤的相关因素。结论年龄、营养状况、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饮酒史、护肝药物应用、肝炎史均为肺结核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发生肝损伤的相关因素,临床上予以肺结核患者治疗时,需注重其病情、全身状况的了解,并施予相应护肝措施,以实现肝损伤的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方法 在预防医学专业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中开展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收集学习通上的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包括访问量及其规律、作业提交完成率及时长、任务点完成率、参与讨论数等。用问卷调查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SPSS 17.0进行Mann-Whitney U、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99名学生在84天内访问40 322次,在讨论课当天出现大高峰,在16:00—20:00访问量最高,29.3%(29/99)的学生访问天数<40。作业提交完成率为98.0%(582/594),31.1%(181/582)的人次提交作业时长<6 h。任务点完成率为99.0%(3 919/3 960)。学生参与讨论数为3(2,7)。86.9%~90.9%的学生认为5个方面的学习效果部分达到或基本达到。结论 学生学习行为总体表现良好,但参与讨论数较少,部分学生被动学习,需进一步改进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27.
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病伴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抑郁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抑郁程度,将HRSD〉17分定为高血压病伴抑郁症。189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入选。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95例与对照组94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q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并加服氟西汀20mg,qd口服,共1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RSD评分、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1年的随访中,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有效消除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8.
自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8例,男女各9例,年龄15~57岁。其中帕金森氏综合征8例,扭转性痉挛1例,精神分裂症9例,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与CT图象病变位置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择109例近期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人选对象接受了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估,并按CT图象病变位置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前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前40%)组的MMSE总分均明显低于后部病灶患者,左半球病灶组MMSE总分均明显低于右半球脑卒中组,皮层病灶患者MMSE总分均明显低于皮层下患者(P<0.01,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前部、左半球和皮层病灶患者较容易发生认知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