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与红细胞腺内苷酸代谢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酶法分别测定104例T2DM和32例正常对照者(NC)组红细胞内ATP、ADP、AMP含量和SOD、GSH-Px、CAT、anti-ROS、MDA活性,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1)T2DM组较NC组,SOD、GSH-Px、CAT、Anti-ROS活力和ATP、ATP/ADP、SOD/MDA下降,MDA、ADP含量升高(P均〈0.05)。(2)T2DM组内,ATP含量与SOD活性、SOD/MDA正相关;ADP与SOD、抗ROS活性负相关;AMP与GSH-Px正相关;ATP/ADP与SOD、GSH-Px、SOD/MDA正相关,(P均〈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与腺苷酸代谢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22.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包括两方面:一是外周胰岛素抵抗,二是胰腺β细胞分泌受损[1].这些异常既由遗传因素决定,也由环境因素所致.胰岛素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起重要作用.肌肉、肝脏、脂肪组织是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从分子水平看[2],胰岛素通过与胰岛素受体(IR)结合刺激受体磷酸化并同时激活内在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使胰岛素受体底物酪氨酸磷酸化并结合、活化含SH2结构域的蛋白(如磷酸肌醇-3激酶PI3K),然后发挥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由此可见,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作用.在其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以弓起胰岛素生物学效应的减低,并参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胰岛素受体是这一信号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1971年Roth等人首先发现了胰岛素受体,提出了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作用的基础.从此引发了许多关于胰岛素受体在胰岛素作用中的研究,但是仍有许多确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明了[4].基因敲除鼠模型为我们从分子水平探讨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本文主要探讨胰岛素受体缺陷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饲养2周后取出肝脏,以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肝脏G6pase mRNA的表达,蒽酮比色法测定肝脏糖原含量.结果糖尿病组肝脏G6pase催化亚基及转运亚基mRNA的辉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肝脏糖原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状态下肝脏G6pase催化亚基及转运亚基mRNA表达均增加,使得6-磷酸葡萄糖向葡萄糖的转化增加,从而肝糖输出增多,由此可见肝脏G6pase表达的增加在高血糖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哲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GADA阴性的T2DM患者,45例GADA阳性T2DM患者测定其ICA和体重指数,并于空腹和口服葡萄糖120min时分别取静脉血,测定其C-肽和血糖的水平。结果:GADA阳性T2DM组血C-肽水平显著低于GADA阴性的T2DM组(P<0.01);GADA阳性T2DM组ICA阳性率增高(P<0.01),体重指数降低(P<0.05)。结论:GADA测定对于及早发现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和早期预报LADA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中老年人群中肌糖原合酶基因(GYS1)内含子14第377bp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2型DM)及其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75例中老年2型DM患者(包括159例合并高血压者)和115例中老年正常对照者的内含子14第377bp进行多态性筛查,并经测序证实。结果在275例2型DM患者(包括159例合并高血压者)中未检出A2等位基因。在115例正常对照者中发现1例A1/A2基因型,没有发现A2/A2基因型,A2等位基因频率为0.0043,A1/A2基因型频率为0.0087,其频率明显低于国内外大多数报道。在2型D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A2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型DM合并高血压组与2型DM正常血压组之间A2等位基因频率无差别。结论天津地区中老年人群中GYS1内含子14第377bp多态性可能与2型DM及其合并高血压无关。该多态性可能只是部分种族、部分人群2型DM及高血压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6.
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 (PCR -RFLP)检测122名正常对照者和92名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Gly15Gly基因型 ,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对照组122例中TT、TG、GG基因型分别为64(52.5 % )例、56(45.9% )例、2(1.6% )例 ,糖尿病组92例中TT、TG、GG基因型分别为52(56.5% )例、32(34.8% )例、8(8.7% )例 ,糖尿病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 ( χ2=5 86 ,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未见显著性差异(χ2=0.12,P>0.05)。结论 :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Gly15Gly 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 ,GG基因型者具有2型糖尿病高易感性  相似文献   
2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暴发以来造成全球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COVID-19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密不可分。更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本文旨在从COVID-19的临床症状、COVID-19与心血管疾病和心肌损伤相关性以及COVID-19合并心肌损伤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刘德敏  刘红 《河北医学》2016,(8):1361-136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留置尿管耐受度的影响,为提高全身麻醉患者护理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及尿道刺激反应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术中出血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10.16±1.78)min、拔管时间(14.51±1.17)min,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12.24±1.82) min、拔管时间(16.70±1.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均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后观察组患者尿路刺激反应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促进麻醉后清醒、缩短拔管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程度,提高留置尿管耐受度。  相似文献   
29.
崔炜  刘德敏  耿雪  王倩 《临床荟萃》2019,34(1):11-16
2018年,临床心血管病学主要变化在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及预防性心脏病学方面。本文就高血压的定义、控制目标,心力衰竭、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及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价值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12月-2014年8月在石河子绿洲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单一治疗,观察组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治疗,两组均治疗10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加拿大Stellate-64导无纸数字化脑电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s)P300检测,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或0.01),观察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靶刺激潜伏期P3和N2均较治疗前短,对照组靶刺激潜伏期P3较治疗前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P300靶刺激波幅P3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300靶刺激潜伏期N2和P3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用奥氮平与奥氮平联合认知治疗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但联合治疗的效果可能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