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率。结果本组22例,占同期收治结直肠癌的0.3%(22/7300),首发症状为便血(77.3%),误诊率68.2%,首诊转移率63.6%;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6例,局部切除术4例;辅助化疗9例,辅助免疫治疗6例;辅助放疗1例。22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5%、13.6%、9.1%。中位生存时间12月(95%CI:7.48-16.52)。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易转移,预后差。外科治疗是目前无转移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冯海洋  刘卓  付志璇 《浙江医学》2020,42(7):666-669
目的探讨桑寄生提取物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0.5、1、2、4、8g/ml)的桑寄生提取物处理HT-29细胞24、48或72h后,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侵袭小室法、划痕实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不同浓度桑寄生提取物对HT-2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以及细胞侵袭迁移相关蛋白、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桑寄生提取物可明显抑制HT-29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0g/ml)相比,桑寄生提取物能降低HT-29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呈剂量依赖性;能下调细胞侵袭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p-AKT、p-PI3K蛋白表达。结论桑寄生提取物能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手助腹腔镜与开腹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评估手助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的优劣。 方法对本院103例接受手助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切口、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病理结果、近期疗效等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手助腹腔镜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镇痛、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平均随访26个月,各自出现2例远处转移及复发,无切口种植情况。 结论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的微创手术方式,都具有住院时间短、进食及肠道恢复快,疼痛减轻,出血量较少,手术彻底性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4.
分化类型无关.结论 guanyl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差异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结直肠癌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138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双吻合术,其中76例用直线闭合器行双吻合术,62例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双吻合术。结果全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3%(10/138),无手术死亡,直线闭合器行双吻合术的吻合15漏发生率为11.8%(9/76),吻合口距肛门平均距离为7.0cm,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双吻合术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6%(1/62),吻合口距肛门平均距离为5.5cm。结论 弧形切割吻合器的应用能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范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6.
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德川  冯海洋  徐笑红 《癌症》2001,20(3):314-3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82例大肠癌患者血清的VEGF水平进行测定。并同期检测30名健康人的血清VEGF水平作为对照。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VEGF水平与大肠癌肿瘤大小、血管侵犯、淋巴结受累及肝脏转移密切相关;随着临床病理分期(Ddukes分期)的上升,VEGF水平亦明显升高。VEGF水平与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结论:血清VEGF水平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术前检测血清VEGF水平,对预测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7.
冯海洋 《中外医疗》2013,(36):118-118,120
目的 讨论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中药灌肠疗法治疗,观察组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加强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灌肠前后护理、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好转时间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65%,对照组总有效率87.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平均(7.33±1.11)d,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平均(14.32±2.1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方颗粒剂量小,免煎液.运用配方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症状好转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鸟苷蛋白(guanylin)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RT—PCR和半定量分析方法对2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guanylin基因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20)及8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4例具有差异表达的结直肠癌标本guanylin表达较正常肠黏膜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uanylin的差异表达与结直肠患者的肿瘤TNM分期相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大体类型和分化类型无关。结论guanyl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差异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女性后盆腔清除术后阴道后壁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994年至2002年我们对8例女性后盆腔清除术者采用带血管蒂回肠作阴道后壁重建。[结果]全组阴道重建成功。随访10个月~7年,2例死亡,其余均健在。[结论]后盆腔清除术后作阴道后壁重建,可保留正常的性功能和肛门功能,能有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0.
����������Ʒ���̽�֣���34�����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对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调查了1993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1816例,共有34例发生肠瘘。对肠瘘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 本组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肠瘘发生率为1.88%。高位肠瘘13例,7例早期修补术仅1例成功,6例保守治疗5例治愈。低位肠瘘21例,其中10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7例获愈,另11例保守治疗9例成功,2例死亡。结论 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便转流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