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40日龄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对照(C)组,糖尿病(D)组,胰岛素及时治疗糖尿病(DCIR)组、胰岛素延迟治疗糖尿病(DDIR)组。复制糖尿病模型60d后杀鼠分离血清,取睾丸、附睾组织匀浆。分别测血清、睾丸及附睾组织匀浆上清液中LPO、SOD含量。结果:D组血清LPO明显高于C组,睾丸、附睾组织LPO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血清、睾丸、附睾的SOD含量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相关检验表明,血糖水平同血清LPO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提示青春期糖尿病鼠血清LPO水平明显增高与血糖升高有关,胰岛素替代治疗明显降低了血清LPO水平。  相似文献   
102.
用日本大耳白兔复制输精管结扎动物模型,术后12个月时随机分为输精管结扎基础饲料组(V-S)和输精管结扎胆固醇饲料组(V-Ch),以体重相近的同种雄兔作为对照基础饲料组(C-S)和对照胆固醇组(C-Ch)。结果表明,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V-Ch与C-Ch组明显地高于V-S、C—S组(P<0.01),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在对应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相关检验表明,血清CK与抗精子抗体滴度无相关性,而与血清总胆固醇、过氧化脂质含量呈正相关(P<0.01,P<0.001)。  相似文献   
103.
肺癌合并自发性气胸较少见.原发性肺癌并发自发性气胸更为少见,易误诊为单纯气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预后差.为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8例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男性不育者精子顶体酶活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分析某些因素对男性不育者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3767例男性不育者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 :精液液化时间延长组、p H值降低组、白细胞数 >5个 /HP组的精子顶体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相应对照组 ( P<0 .0 0 1 ,P<0 .0 0 1 ,P<0 .0 5 )。顶体酶活性与支原体感染和精浆 As Ab无关 ( P>0 .0 5 ,P>0 .0 5 )。结论 :精液液化时间、p H值和白细胞数影响顶体酶活性 ,精液支原体感染和精浆 As Ab对顶体酶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测定人精子顶体酶活性并了解该酶与精液常规分析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寻求一种可靠的衡量精子生育力的参数。方法 :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 :顶体酶活性与精子密度、a及 b级活动力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 ( P<0 .0 0 1 ) ,而与畸形精子率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0 5 )。以精液常规分析各主要参数正常与否分成的两组间其顶体酶活性差异也均有显著性 ( P<0 .0 0 1 )。结论 :精子顶体酶可作为了解精子生育力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王忠山  李霞  张丽 《西部医学》2004,16(1):73-76
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是肿瘤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连续过程 ,受到多种相关基因的调控。nm2 3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转移抑制基因 ,在许多肿瘤中具有抑制转移的作用。1  nm2 3基因及其作用机制1.1  nm2 3基因 Steeg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青春期糖尿病大鼠生殖功能障碍的可能分子机制。 方法:用链脲菌素复制青春期大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C)组、糖尿病(D)组及糖尿病+胰岛素治疗(ID)组,以Northern blot检测睾丸、附睾、前列腺内5α-还原酶(2型)的mRNA水平。 结果:附睾头部,D组和ID组大鼠的2型酶mRNA水平低于C组(P<0.05)。 结论:附睾2型5α-还原酶mRNA水平低下可能使双氢睾酮生成减少,从而影响青春期大鼠生殖系统的发育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8.
我科从1998年—2003年对收治的1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在常规脱水降颅压的基础上,同时加用路路通(吉林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在两种贻贝足丝蛋白提取物Usun-afix和BD CELL-TAKTM试剂包被钛表面的粘附和增殖状况,研究贻贝蛋白包被法是否能够用于经皮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分别制备光滑钛片和两种贻贝蛋白包被的钛片样本,选取P3代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接种到3种培养基底上:①不做处理的光滑钛表面(对照组);②Usun-afix包被的钛表面;③BD CELL-TAKTM包被的钛表面。MTT法检测1、3、5 d细胞在3种钛表面的增殖数量;利用DiI-AcLDL荧光染色结合MTT法检测15、30 min和1、2、4 h时间点细胞的粘附状况。结果:培养1、3、5 d,成纤维细胞在3种表面活性均较好,3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iI-AcLDL荧光染色显示,在培养15、30 min和1 h各时间点,Usun-afix和BD CELL-TAKTM包被钛表面粘附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光滑钛表面,在1、2、4 h各时间点,两包被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更好的细胞伸展形态;不同时间点MTT检测显示,两包被组在接种15、30 min和1、2 h各时间点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4 h时,虽两包被组OD值比对照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包被组在各个时间点的促粘附效果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纤维细胞接种早期(<4 h),可更容易粘附到两种贻贝足丝蛋白提取物Usun-afix和BD CELL-TAKTM试剂包被的钛表面,而贻贝蛋白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10.
3D打印技术具有精确、快速、易于成型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为口腔材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主要就3D打印技术在口腔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包括常用的方法、基本步骤、可打印材料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