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1月安徽省儿童医院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儿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复苏质量、麻醉诱导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2、6、24 h,观察组FLA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除喉罩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术前麻醉诱导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具有复苏效果好,可减少全身麻醉用药,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AP重症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50例分组研究,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分为2组,奇数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偶数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进行测定,并记录体温控制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体温控制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与氧合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CAP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CRP与氧合指数,缩短康复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L-17在RSV感染大鼠中的表达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其调控效应。方法1周龄SD雄性乳鼠共30只,区组随机均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和抗NGF抗体组,每组10只。 RSV感染组采用每周1次RSV滴鼻法复制RSV感染模型。抗NGF抗体组先腹膜腔内注射山羊抗大鼠β-NGF抗体,3h后按照RSV感染组相同的方法进行RSV感染。第8周对3组大鼠进行ELISA 检测血清NGF 和IL-17浓度变化并对3组大鼠 NGF 和 IL-17浓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SV组血清NGF浓度显著升高(P〈0.05),抗体组和对照组血清NGF浓度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RSV组血清IL-17显著增高(P〈0.05),而抗体组与对照组血清IL-17无显著变化。血清NGF蛋白水平与血清IL-17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39,P〈0.01)。结论 IL-17参与RSV感染大鼠发病过程,NGF升高可促进IL-17分泌并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脂肪纤维瘤病样神经肿瘤(lipofibromatosis-like neural tumour,LPF-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LPF-NT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重点阐述其分子学改变及鉴别诊断。结果4例LPF-NT中3例为女童,分别位于真皮、皮下及筋膜;1例为28岁男性,位于横纹肌内。镜下肿瘤细胞胞核微胖梭形及卵圆形,部分胞核略扭曲,核染色质淡,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至可见,呈束状、漩涡状及交织状排列,浸润周边脂肪及横纹肌,间质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可伴淋巴滤泡形成。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NTRK1、S-100和CD34,不表达SOX10、SMA等。结论LPF-NT是一种新近才被认识的好发于儿童的良性或中间型软组织肿瘤,具有特异性NTRK1基因改变,因其特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表达S-100蛋白,常被误诊为低度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或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等。LPF-NT预后好,切除不完整易局部复发,再次完整切除仍可治愈,完整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可尝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减少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质量改进方法。方法观察2013年1月~5月高危药品输液情况,收集数据资料,开展品管圈活动,评价开展活动后2013年12月~2014年5月高危输液护理质量。结果改进前发生外渗12例占2.86%高于改进后1例0.19%,改进前输注工具正确率60.57%、输注部位正确率39.43%低于改进后93.76%、89.79%,改进后调速例次率10.40%高于改进前4.99%,静脉回血0.00%、疼痛肿胀1.89%、红痒0.19%、管内空气0.00%低于改进前2.14%、5.94%、2.61%、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医院老年科高危药品输液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药液外渗显著下降,对输液过程中输液速率的调整性增强,输液过程中发生疼痛、静脉回血等不良事件例次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56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组56例、宫颈癌前病变组51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志愿者150例为健康组。纳入患者均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三组人乳头瘤病毒分型阳性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宫颈癌前病变组人乳头瘤病毒16型、人乳头瘤病毒18型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人乳头瘤病毒16型、人乳头瘤病毒18型阳性率高于健康组与宫颈癌前病变组(P<0.05)。宫颈癌前病变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及血清鳞状细胞相关抗原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及血清鳞状细胞相关抗原水平均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及血清鳞状细胞相关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P<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及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及血清鳞状细胞相关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抽选1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采用缩宫素肌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明显更低,第三产程时间明显更短,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6a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2000年1月—2005年8月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的41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手术创口感染,对14种抗生素中以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3.2%,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27.1%,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达35.1%~100.0%。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多重耐药情况非常严重,提醒临床医生慎用抗生素,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9.
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应用培养法对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检测,同时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588例炎症患者中318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54.1%;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312例(98.1%),人支原体(Mh)感染6例(1.9%),12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8种抗菌药物敏感率〉80%,敏感率最低的是螺旋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结论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中Uu感染率明显上升,且耐药株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0.
绝大多数细菌都以生物膜形式生存,而细菌信号分子的相互交流是生物膜形成的关键。牙生物膜中细菌主要依赖磷酰转移酶系统(PTS)传送的蔗糖作为它们的能量来源。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细菌处于饥饿状态时细菌基因表达类型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