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9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江苏省北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金湖县、新沂市、泗阳县和灌云县作为调查点,每县选择2个监测村,采用ELISA法对居民进行血清学检查,对血清学阳性者及其家属采用改良加藤法进行粪检复查。采用压片镜检法检测中间宿主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情况。收集猫、犬和猪等保虫宿主粪便,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开展流行因素调查及病例调查。结果血清学共检测2 174人,阳性226人,阳性率为14.5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8.02%(78/973),女性阳性率为12.32%(148/1 2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检986人,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0.81%。检测淡水鱼5种共757条,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为5.02%。检测猫、犬粪便53份,感染率为20.75%。结论江苏省北部地区属华支睾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存在潜在流行因素,防治的重点是进一步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2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对2012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2012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 198例, 较2011年的374例下降了47.06%, 发病率为0.026/万, 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全省13个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 其中 扬州、 南通、 南京、 泰州、 徐州和淮安报告的病例占全省的71.72% (142/198)。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196份样本进行复 核, 确定恶性疟164例、 间日疟6例、 卵形疟22例、 三日疟1例、 混合感染3例。结论 结论 2012年江苏省首次实现无本地感染疟 疾病例, 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虽明显下降, 但病例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 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性疟疾仍是本 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目的 考核评估江苏省14个县 (市、 区)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防治效果。方法 方法 按照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 的要求, 采取听汇报、 查看资料和现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审核近2年以行政村为单位反映病情、 螺情变化和防治工作等数据资料; 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 每县 (市、 区) 分别在重、 中、 轻流行镇 (乡、 街道) 中各抽取1个流行程度较重的行政村作为被考核村, 调查常住人口和散养家畜病情以及近3年查出钉螺且人畜活动频繁环境的钉螺感染情况。结果 结果 2007-2010年江苏省对14个县 (市、 区) 进行了传播控制达标考核, 现场抽查了39个镇 (乡、 街道) 42个村。共计调查264个环境, 1 679.73 hm2 , 39 894框, 捕获钉螺2 179只; 解剖全部活螺405只,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共计调查居民22 147人, 其中血清学检查22 147人, 阳性300人, 阳性率为1.35% (0.30%~4.26%); 粪检297人, 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人。共计调查家畜2 931头 (只), 其中牛230头, 猪2 333头, 羊368只, 均未查到阳性。14县 (市、 区) 均已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单位, 能反映当地血吸虫病病情、 螺情等变化的血防档案资料。资料显示, 14个县 (市、 区) 均在考核前2年灭光了感染性钉螺, 平均未查出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71年 (2~4年), 所有被考核县 (市、 区) 在考核前3年以上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结 结论 论 对照我国 《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GB 15976-2006), 江苏省14个县 (市、 区) 均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比较原核和真核2种表达系统重组表达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方法的优劣和目的产物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效果。方法 根据已知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序列分别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 与相应的表达载体相连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P和真核表达质粒pPIC9K?CP, 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 将正确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入大肠埃希菌(E. coli) BL21 (DE3) 和毕赤酵母GS115中诱导表达、 纯化; 将获得的纯化蛋白采用ELISA方法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和正常人血清, 比较诊断效果。结果 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表达量为6.84 mg/L; 真核表达系统表达量达到65.00 mg/L, 且为可溶性蛋白; 两者检测华支睾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5.00%(57/60) 和 93.30% (56/60), 特异性分别为91.67% (77/84) 和94.10% (79/84),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结论 真核表达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较原核表达系统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交感神经为能量消耗型活动神经,副交感神经为保存恢复能量型神经,与中医认为的阴阳活动类似。自主神经系统可视为人体阴阳表现的物质基础。失眠产生的重要机制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针刺对于自主神经功能具有双向、良性的调整作用,能够使之恢复平衡。治疗失眠最常选用的穴位有神门、三阴交、印堂、百会等。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经,且为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二者均与阴经联系密切;印堂与百会穴则属于督脉穴位,与阳经紧密关联,故针刺上述穴位能够调整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则心神自安。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并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静滴丹参注射液,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颈椎小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使其所引起的肌肉、关节囊韧带的紧张挛缩得以缓解,使椎动脉扭曲、受压状况减轻而血流量增加。  相似文献   
67.
疟疾曾是我国流行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在几代人不懈努力下,我国疟疾防控从控制到消除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经过10年国家消除疟疾行动,成功阻断了本地传播,实现了年发病数从3 000万到0。尽管我国成功消除疟疾,但全球疟疾流行依然严重,我国原疟疾流行区仍存在传疟按蚊,每年有数千例境外输入病例,跨境阳性按蚊对边境地区再传播造成新的风险。防止输入再传播将成为我国消除疟疾后长期工作任务。本文总结了我国消除疟疾5项支柱和“1-3-7”策略,分析了全球疟疾形势和我国消除疟疾后的再传播风险新特点,提出了加强对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的支持、适时调整再传播风险分层、加强医疗机构对输入性疟疾的诊治能力和疾控机构再传播风险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重视特殊抗疟产品生产/供应和创新研究等对策、措施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防止输入再传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为了制定针对性的疟疾防治对策.方法根据江苏省疟疾流行因素,将流行区分为6个监测组,即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共存地区(1组)、嗜人按蚊分布毗邻地区(2组)、中华按蚊单一媒介地区(3组)、基本消灭疟疾地区(4组)、流动人口较集中地区(5组)、献血员疟疾较多地区(6组).于1997~1999年分别在上述地区,对疟疾进行了分类监测.结果1组疟疾年发病率、API、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IF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它组,发病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74.38%,嗜人按蚊占按蚊总数的3.73%;2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明显高于3~6组;3组和4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已降至较低水平;5组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IFA阳性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6组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结论1组地区是江苏省疟防重点地区,2组地区需加强疟疾监测,3~4组地区可进一步简化现有抗疟措施,5组地区重点开展流动人口监测,6组地区可列入当地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总结50多年来江苏省疟疾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探讨适合当前流行特点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1951~2008年江苏省疟疾发病情况、控制措施及防治效果等资料,分析评价不同阶段疟疾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实施效果。结果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防治原则,在2次大暴发时,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在实现基本消灭阶段,嗜人按蚊地区采取以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措施,其他地区实施以加强传染源检测和早期治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巩固监测阶段,采取疟疾监测为主的综合措施,包括传染源检测和疫情报告、传染源管理、疫情和蚊情监测、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等。疟疾年发病率由1960年的2 495/万降至2008年的0.09/万,且已连续2年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表明在不同阶段采取的防治措施可行而有效。结论江苏省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要达到消除目标,还需进一步提高疟疾病例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力;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弓形虫慢性感染对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亚单位NR2A、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w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腹腔感染2 mL弓形虫速殖子2×107/mL;B组腹腔感染2 mL弓形虫速殖子2×105/mL和C组正常对照腹腔感染2 mL灭菌生理盐水。4w大鼠感染弓形虫速殖子9w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海马BDNF,CA1、CA3和齿回状NR2A和NR2B的表达。结果BDNF的表达:弓形虫感染A组和B组大鼠免疫组化海马BDNF阳性染色颗粒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27±23.18)、(50.39±19.34)和(44.68±22.74)mm2(P<0.05);原位杂交显示弓形虫感染A组和B组大鼠脑组织中BDNF mR-NA表达均增加,海马阳性杂交信号高于对照组,为(0.13±0.02)、(0.12±0.02)和(0.09±0.01)(P<0.05);NR2A蛋白的表达:弓形虫感染A组和B组大鼠在CA3区表达的免疫反应灰度值较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A1区和齿状回表达的免疫反应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NR2B蛋白的表达:弓形虫感染A组和B组大鼠在CA1和CA3区表达的免疫反应灰度值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齿状回表达的免疫反应灰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弓形虫慢性感染大鼠海马组织BDNF和BDNF mRNA表达增强,弓形虫感染可影响其海马NMDA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