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对23例t(8;21)阳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AML1-ETO融合基因可作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b亚型的分子标志物;t(8;21)阳性急粒化疗疗效与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相似;肝脾肿大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DNA单链构象多态(SSCP)技术,分析32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心脏β-肌凝蛋白重链(β-MHC)基因第13、16、20和23外显子区域,发现1例患者第13外显子PCR产物的单链电泳带与正常对照有明显的差异;对其核苷酸顺序分析表明,该患者β-MHC基因第383密码子位置发生G→T颠换,导致赖氨酸(Lys)变成天冬酰胺(Asn)。由于此突变发生在β-MHC基因种系进化中高度保守的区域,故提示其突变是引起患者发生心肌肥厚的主要病因。家系调查显示,该患者父母、姐姐、妹妹及女儿心脏超声及PCR-SSCP检查均未见异常。在β-MHC基因第383密码子区域合成一对正常及发生G→T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分别与患者、其家系成员及对照个体相应区域的PCR产物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仅患者的PCR产物能与突变探针杂交,说明此患者的点突变为发生在胚细胞水平的新生突变,患者的肥厚性心肌病为散发性。这是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心脏β-MHC基因突变的首例报道,亦是一种新的β-MHC基因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三氧化二砷经静脉用药在体内的药物代谢以及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方法:用气相色谱法对8例用三氧化二砷静脉滴注治疗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监测了尿砷排泄及末梢砷蓄积情况。持续2小时静脉滴注10mg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测得高峰血浓度Cpmax为0.94±0.37mg/L,达峰时间Tpeak为4小时,血浆浓度分布半衰期T1/2α为0.89±0.29小时,消除半衰期T1/2β为12.13±3.31小时,系统清除率CLs为1.43±0.17L/h,表观分布容积Vc为3.83±0.45L,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7.25±0.97mg·h/L。在持续用药过程中,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保持一致。疗程中,24小时尿砷排泄量为每日给药量的1%~8%,末梢砷蓄积上升较明显,最高时可达用药前5~7倍。停药后尿砷排泄和末梢砷蓄积即开始逐步下降。结论: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治疗APL相对安全而有效的药物,但在人体头发和指(趾)甲内存在一定的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杰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预后较差。为了从基因组水平全面理解DLBCL的分子异常,本研究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研究DLBCL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探讨DLBCL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GH技术对24例DLBCL患者的全基因组遗传物质的扩增/缺失进行检测,分析CGH检测结果与DLBCL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24例DLBCL中62.5%病例发生染色体水平的扩增/缺失,20.8%病例发生累及6q的缺失,16.7%病例发生累及18q扩增;CGH检测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CGH异常组患者Annarbor分期多为Ⅲ/Ⅳ期,出现全身症状的机率较高,治疗疗效较差,生存期较短,但2组结外累及发生机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基因组水平发生的遗传物质扩增/缺失是DLBCL常见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6q15—21缺失和18q11-ter扩增是DLBCL非随机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CGH检测异常是DLBCL不良临床过程和预后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创刊已50周年.学报的50年也见证了瑞金医院血液科的发展历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建于1953年,1987年创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osummarizetheexperiencesinusingalltransretinoicacid(ATRA)forthedifferentiationtherapyfor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sinceourintroductionofitsuseinclinicin1986-Dataresources DataresourcescamefromChineseJournalofHematology,Englishlanguage…  相似文献   
18.
用筑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伴t(8:21)染色体易位的M_(2b)型白血病AML_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该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以从10 ̄4~10 ̄5个正常细胞RNA中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对于M_(2b)型白血病的诊断及监测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方法。我们研究的11例M_(2b)型白血病中有1例未检测到PCR产物,可能与该型患者中基因重组的分子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加准确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M2b型,本文联合常规的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45例伴t(8;21)易位的AML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①染色体t(8;21)易位与M2b两者关系密切。本组45例t(8;21)AML中M2b占97.7%。t(8;21)常伴性染色体丢失,以Y染色体丢失尤为易见。②异常中幼粒特征性改变主要是高度核浆发育不平衡(不成熟的核与成熟的胞浆),占6%~66%,中位数33%。32例可见Auer小体,6例骨髓嗜酸细胞明显增多(>5%)。③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9例患者的AML1-ETO融合基因来自t(8;21)染色体。1例在完全缓解(CR)后5个月复查AML-ETO转阴性,另1例AML1-ETO融合基因持续存在,3个月后复发。因此认为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对无t(8;21)的AML的诊断及微量残留白血病的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氧化砷对白血病细胞内 PML/PML-RARα 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分子标志PML-RARα在氧化砷(As2O3)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观察As2O3对PML-RARα蛋白在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①在1μmol/L的As2O3作用下,HL-60细胞核内PML抗血清染色明显减少,而在胞浆的近核膜区出现弥散分布的荧光染色;②As2O3诱导NB4细胞内散在分布的PML抗血清染色颗粒明显减少;③通常情况下,少数NB4细胞的胞浆中存在PML抗血清染色颗粒的聚集,这类细胞在As2O3作用后明显增多,凋亡细胞中PML抗血清染色聚集现象也存在;④全反式维甲酸(ATRA)预处理24或48小时并不改变As2O3对NB4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结论: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不依赖维甲酸信号途径,可能通过PML/PML-RARα及其它相关基因或蛋白的调控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