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三心腔(CRT)脉冲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功能Ⅲ~Ⅳ级(NYHA)的患者16例,起搏前心电图QRS平均时限140 ms。行CRT起搏器植入。术后1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CRT起搏器植入前后患者心功能及病情的变化。结果CRT起搏器起搏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充盈增加,二尖瓣反流量降低,NYHA心功能分级从Ⅲ~Ⅳ级提高到Ⅰ~Ⅱ级,起搏后心电图QRS时限缩短。结论三心腔起搏器治疗DCM伴CHF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对不同时程冷保存大鼠心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法,观察大鼠心脏在Celsior液(4℃)中保存3 h或5 h后,在其后复灌60 min期间血流动力学的恢复情况,并对复灌期间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缺血后处理采用全心停灌30 s,复灌30 s,循环3次。结果:(1)与3 h冷保存对照组相比,大鼠心脏冷保存3 h后给予缺血后处理,在多个复灌时间点上可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而心率、左室发展压、左室最大收缩/舒张速率、冠脉流出量、心率与发展压的乘积等的恢复率在复灌期明显高于3h对照组。心脏冷保存3 h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复灌第0~10min时最高,缺血后处理可明显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在缺血后处理短暂复灌期的K-H灌流液中加入100μmol/L的5-HD(线粒体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的阻断剂),可取消缺血后处理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率、左室发展压、左室最大收缩/舒张速率、冠脉流出量、心率与发展压乘积的作用。心律失常评分亦明显高于3 h缺血后处理组。(3)大鼠心脏冷保存5 h后给予缺血后处理,在复灌期间各项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律失常评分上与5 h冷保存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缺血后处理对于3 h冷保存的大鼠心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激活线粒体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起作用,而缺血后处理对于5 h冷保存的大鼠心脏并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 (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然而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有 0 .4%~ 2 .0 %患者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1] :其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国际上尚缺乏统一的预防射频消融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方法[2 ] 。我们通过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B2 (TXB2 )的测定 ,评价阿司匹林、噻氯匹啶单独和联合应用对抑制射频消融时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的作用及其程度 ,从而寻求更合理的抗凝治疗。对象和方法1 对象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在本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82例 ,年龄 <6 5岁 ,无其它器质性心…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43岁,6个月前因反复发牛心动过速,在本院接受电生理检查诊断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路,成功地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术后电生理检查以各种心房、心室起博和程序刺激方法证实心动过速不能被诱发。术后3个月,患者又发作类似于术前的心悸,发作时心率为160次/min以上,突发突止,临床考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再次入院接受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对一例家族性长QTV综合征患者,以肾上腺素增量输液及心房增频起搏,而引发早期后除极、U波及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提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在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性晕厥的发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关系.方法 测定39例中青年OSAHS(其中19例合并高血压) 患者清晨7时血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颈动脉IMT值,并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中重度中青年OSAHS的颈动脉IMT值较正常人和轻度OSAHS显著增加(P<0.01),OSAHS合并高血压较单纯性OSAHS患者的颈动脉显著增加(P<0.01).结论 中青年中重度OSAHS已存在血管形态学改变,合并高血压以后,这一趋势将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表QRS电轴与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的关系。方法对65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法确定室性搏动起源部位并测量其QRS电轴,分析与消融成功的关系。结果65例中室性心动过速24例(左心室源性18例、右心室源性6例),室性期前收缩41例(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其中18例左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电轴左偏13例,12例(平均-80°)均一次消融成功,另1例出现两种形态室性心动过速,电轴分别为-55°、-30°,为消融失败;电轴右偏5例(平均227°),只有2例(265°、261°)消融成功。电轴左偏者消融成功率(92.3%)与电轴右偏者(4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例右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电轴正常(平均84°),且均消融成功。而41例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中,电轴正常37例(64°~90°)消融成功。4例电轴轻度右偏者2例(97°)消融成功,2例(99°、100°)消融失败。电轴正常消融成功率(100%)与右偏者(5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表室性QRS电轴对术前判断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指导标测和缩短标测时间及推断射频导管消融成功的可能性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解剖系统指导在房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对25例心房颤动(阵发性15例、持续性10例)在电解剖系统指导下进行重建左心房后行线性消融,7例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右心房性4例、左心房性3例)在电解剖系统指导下重建左/右心房标测激动顺序后行消融。结果25例心房颤动均完成预定的线性消融,其中14例阵发性者在窦性心律下电学隔离成功,10例持续性和1例阵发性者在心房颤动时电学隔离成功。7例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均在消融过程中转为窦性心律。电解剖系统指导下平均手术时间心房颤动为220min,房性心动过速为86min;平均X线透视时间心房颤动为48min,房性心动过速为20min。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无并发症。结论在电解剖系统指引下,环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有助于设计房性心动过速消融径线,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评价冠状动脉内麦角新碱激发试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17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未异常者,行冠状动脉内麦角新碱激发试验,用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有无冠状动脉痉挛。结果 9例临床有拟诊冠状动脉痉挛依据者,冠状动脉内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阳性;8例X线综合征试验阴性。结论 冠状动脉内麦角新碱激发试验敏感性高,安全性好,但也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导管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观察6例HOCM病人用无水酒精进行PTSMA后的早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PTSMA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下降,症状和心脏杂音减轻;但并发有酒精外溢,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早搏。结论:PTSMA是一项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HOCM的新技术,春早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