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脑脊液浓度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监测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化疗时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2例患者20例次静脉点滴HDMTX(每次1.5~3.0g)后的脑脊液和血浆中MTX浓度同时进行监测,并以2例常规MTX用量(每次60mg)的脑脊液监测浓度做对比。结果显示,滴注MTX后0,6,12,24,36h的脑脊液MTX平均浓度分别为3.37×10-6,6.83×10-7,1.68×10-7,2.99×10-8,0.40×10-8mol/L,血浆MTX平均浓度分别为8.70×10-5,2.79×10-5,2.67×10-6,7.07×10-7,6.65×10-8mol/L。2例常规MTX用量者的脑脊液MTX浓度未测出。结果表明HDMTX化疗时,脑脊液MTX浓度是血浆MTX浓度的(4.57±1.60)%,2者呈线性关系。并提示MTX透过血脑屏障的机理可能为被动转运。  相似文献   
42.
^192Ir腔内结合外照射治疗中晚期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192Ir腔内近距离放疗在治疗肺癌中的作用。方法12例中、晚期原发怀肺癌应用后装高剂量率^192Ir内照射配合外照射治疗。结果 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2例,有效率83.3%。结论此种放疗技术对于并发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的晨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能提高中、晚期肺癌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胸水P53基因测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46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胸水标本进行P53基因测序 ,并用 30例非癌性胸水标本作对照。结果 :在 46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中 ,活检组织P53基因突变率为41 30 % ,胸水P53基因突变率为 32 6 0 % (P >0 0 5 ) ,而非癌性胸水P53基因突变率仅为 3 33% (P <0 0 0 5 )。结论 :胸水P53基因测序对于肺癌的诊断 ,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4.
唐伟建  赵帆  顾其华  张贻秋 《广西医学》2001,23(5):1023-1025
目的:评价胸水P53基因测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胸水标本进行P53基因测序,并用30例非癌性胸水标本作对照。结果:在46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中,活检组织P53基因突变率为41.30%,胸水P53基因突变率为32.60%(P>0.05),而非癌性胸水P53基因突变率仅为3.33%(P<0.005)。结论:胸水P53基因测序对于肺癌的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奥沙利铂(OXA)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晚期胰腺癌22例,应用GEM1000mg/m2静滴30min,d1,d8;OXA100mg/m2静滴2h,d1,d8,21天重复。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按照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2例均可评价疗效,客观有效率18·18%,临床受益疗效分别为疼痛缓解率54·55%,行为状态改善率45·45%,体重状态改善率36·3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及胃肠道反应,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胰腺癌近期有效率较高,毒性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7例四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P<0.05),肺癌Ⅳ期患者血清三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高于Ⅲ期(P<0.01或P<0.05),宫颈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宫颈癌Ⅳ期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Ⅱ、Ⅲ期(P<0.05),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鼻咽癌患者(P<0.05).血清CA125敏感性高低依次是肺癌>NHL>宫颈癌>鼻咽癌(P<0.05).结论血清CA125 CA242、CA153水平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分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我院1984年5~8月先后收治某化工厂和某矿化工车间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6例,两单位均系以次品氧化锌为原料,在生产立德粉过程中产生大量砷化氢而致中毒。我们做了现场调查,进行了抢救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一、现场调查两处事故均发生在粗制硫酸锌车间。因改用次品氧化锌为原料(某化工厂有时用精制硫酸锌后的滤渣为原料生产),在氧化锌加硫酸生成硫酸锌的过程中,次品氧化锌含砷较高,在酸性环境中产生砷化氢而中毒。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比较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亚叶酸钙、5-氟脲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FOLFOX6)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XELOX方案组(n=31):卡培他滨1 000 mg穖-2,2次穌-1,口服,第1天至第14天;奥沙利铂130 mg穖-2,静脉滴注,持续2 h,第1天;21 d为一周期.FOLFOX6方案组(n=67):亚叶酸钙(CF)300 mg穖-2,静脉滴注,第1天; 5-FU 400 mg穖-2,静脉推注,第1天,2 400~3 000 mg穖-2,静脉持续滴注46 h;奥沙利铂100 mg穖-2,静脉滴注,持续2 h,第1天;14天为一周期.结果 随访3~20个月,XELOX组缓解率(RR)为48.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7个月,1年生存率61.3%;FOLFOX6组RR为47.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1个月,1年生存率68.7%;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XELOX组Ⅲ、Ⅳ度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FOLFOX6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FOLFOX6组.结论 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能耐受,与FOLFOX6方案相当,有望取代FOLFOX6方案成为标准治疗方案或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Fudan dig-medical(FDM-excelim-04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国产复旦数字医疗excelim-04手术导航系统)与对照组(StealthStation^TM神经导航系统),采用MRI影像导航比较其临床效果。试验组设定10个病例采用CT影像导航,与同组的30例MRI影像导航病例互为对照研究,以评价CT影像导航的有效性。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达到相同水平,其综合效益指标也与对照组相当。另设CT影像导航的注册误差和定位误差与MRI影像导航相当。结论国产FDM-excelim-04手术导航系统已具备了各项临床神经导航外科手术的基本功能,临床疗效良好,可以作为同类国外进口设备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5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pharmacokinetics of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high dose-methotrexate (HD-MTX) and provide a solid fundament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MTX at a high dose ranging from 1.0 to 3.0 g per course was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to 30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Blood and CSF samples were consecutively collected up to 36 h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infusion (6 h). MTX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a 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assay. Results: CSF MTX concentrations were (1.65±1.52)×10-6, (4.3±3.34)×10-7, (1.46±1.10)×10-7 and (3.19±4.38)×10-8 mol/L, respectively, at 0, 6, 12 and 24 h post infusion, and became undetectable at 36 h post infusion.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of CSF MTX closely resembled that of the plasma MTX and fitted with the following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Ŷ=0.057 97+0.010 82X (Ŷ: CSF MTX concentration, X: Plasma MTX concentration, r=0.8357). Conclusion: CSF MTX was metabolized in a linear two-compartment model. Additionally,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of MTX levels indicat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SF MTX and plasma MTX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