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0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2例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治疗、非手术治疗及未行治疗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率、术后复发率比较。结果:①手术切除组1、3、5年术后复发率为32.3%、71.5%、81.5%,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率为0.93%。②切除组患者存活1年和3年者为78.5%和56.1%,非切除组42.0%和6.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③未接受任何治疗者均于诊断后1年内死亡,其1年和3年存活率均为0%,均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和非手术切除组。结论: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切除率,降低术后肿瘤复发,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02.
胰腺损伤4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48例胰腺损伤的类型、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 腹部B超、CT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测是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但确诊率驳低,本组仅有15例(31.25%)患者在术前得到确诊,其余33例(68.75%)患者的胰腺损伤均为剖腹探查时发现。手术方式:缝合、止血+引流术者32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6例;脾脏+胰体尾切除术6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4例。结论 胰腺损伤的术前诊断困难,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手术探查,可使胰腺损伤得到早期治疗。术中根据损伤的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03.
目的:探讨免疫磁性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亚群Thy-1low Lin- Sca-1+和绿色荧光蛋白(CFDASE)标记它的效果。方法:收集小鼠股骨骨髓细胞,用MACS系统,通过3步分选步骤选择Thy-1low Sca-1+细胞,去除Lin+细胞,得骨髓干细胞亚群Thy-1low Lin- Sca-1+,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纯度,计算回收率;用CFDASE与Thy-1low Lin- Sca-1+细胞共孵育标记。结果:MACS分选Thy-1low Lin- Sca-1+细胞纯度和回收率高分别为72.36%和82.43%;CFDASE标记强度高。结论:MACS系统能有效分选骨髓干细胞亚群Thy-1low Lin- Sca-1+;CFDASE能对Thy-1low Lin- Sca-1+细胞进行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304.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s)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S组、生理盐水(NS)复苏组、L-Arg复苏组和L-Arg+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混合复苏组,每组10只。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和评价PMφs的凋亡、吞噬凋亡细胞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HCⅡ)(I-A)表达能力的变化。结果:休克组与对照组之间PMφs的凋亡指数(AI)、吞噬能力和MHCⅡ(I-A)类抗原表达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1)。NS复苏组与休克组之间PMφs的AI、吞噬功能和MHCⅡ(I-A)表达能力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L-Arg+L-NAME组与休克组之间PMφs的AI、吞噬功能和MHCⅡ(I-A)表达能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L-Arg组PMφs吞噬功能和MHCⅡ(I-A)表达能力显著高于休克组(P<0.05),而AI与休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rg能改善HS后PMφs的吞噬功能和MHCⅡ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05.
目的 探讨免疫调理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单盲、对照临床研究分析40例结石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和胸腺肽α1(常规治疗+免疫调理),免疫调理疗程为7d.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及14 d淋巴细胞计数和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等相关免疫学指标动态变化,同时收集临床术后感染资料.结果 治疗组发生感染并发症2例,发生率10%.对照组发生感染并发症6例,发生率30%.两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淋巴细胞计数及CD14+单核细胞HLA DR水平在术后3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持续至治疗后14 d(P<0.05).结论 免疫调理可以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和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从而改善免疫麻痹,临床上可有效降低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06.
目的 探讨不离断肝周韧带,非直视下钝性分离肝裸区,应用数控气压式肝血流阻断后,逆行肝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以新鲜人尸体为研究对象,逆行肝切除。结果 (1)用硅胶深静脉穿刺针套(鞘)向肝裸区注入生理盐水,未出现损伤肝脏及膈肌。(2)注入生理盐水后,不游离肝周韧带,非直视下钝性分离肝裸区较容易。(3)套比新型肝去压止血带,充气加压后,做半肝切除。从切除肝断面探查受压肝组织各部分受压均匀。结论 向肝裸区注入生理盐水。非直视下钝性分离肝裸区较容易、安全、临床可操作性强,本研究为临床上开展不离断肝周韧带。数控气压式肝血流阻断后,逆行肝切除(经前径路)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7.
308.
胰十二指肠合并伤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外伤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1988 ̄1998年10年间手术治疗的8例胰十二指肠合并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0年间收治胰腺外伤32例,其中胰十二指肠合并伤8例(26%);②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术中1例漏诊;③在十二指肠损伤修补的基础上,行胰腺清创6例,胰腺次全切除1例,胰尾加脾切除1例,其中5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术。④术后胰瘘4例,十二指肠瘘2例,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