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运用功能磁共振(fMRI)静息态低频振幅(ALFF)方法 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静息脑活动与正常儿童的差别;结合症状评分量表探讨ADHD症状严重程度与静息自发脑活动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学龄期ADHD32例,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儿童30名,分别采集两组儿童的静息状态fMRI脑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ALFF处理两组BOLD图像,进行双样本t检验获取显著性激活脑区图(P<0.01).对ADHD组每个儿童症状评分量表(RS-Ⅳ)总分与提取的相应显著性脑区ALFF值进行相关分析获得相关显著脑区.结果 ADHD与正常组比较,ALFF值减低脑区:右额上回(BA9,t=-4.61),左额上回内侧(BA10,t=-3.63),左额中回(BA46,t=-4.09)及左前扣带回(BA24,t =-4.02).ALFF值增加脑区:左眶额叶内侧(BA11,t=3.52),右楔叶(t=3.93),右枕中回(BA19,t=3.82),右侧小脑(BA37,t=3.77),右颞中回(BA37,t=3.76),左旁中央小叶(BA6,t=3.77).ADHD组ALFF与RS-Ⅳ总分相关显著脑区:左额上回内侧(P=0.009,r=0.492),右楔叶(P=0.024,r=0.433).结论 静息状态下ADHD的前额叶自发活动水平低下,某些功能相关脑区活动增强可作为补偿机制;左额叶及右楔叶的静息自发活动水平与ADHD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运用Renaissance脊柱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胸腰段较细椎弓根中植钉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8年3月,利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治疗胸腰段较细椎弓根脊柱疾病患者62例,男22例,女40例;平均年龄41岁(19~65岁)。胸椎骨折18例,腰椎骨折35例,脊柱畸形9例。随机对一侧椎弓根利用机器人辅助植钉(辅助组),另一侧利用传统方式徒手植钉(徒手组),手术后利用胸腰椎X线片和CT平扫,并参照Rampersaud分级方法对植入椎弓根钉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62例患者共经较细椎弓根置入螺钉204枚,胸椎60枚,辅助组优良率为93.3%(28/30),明显优于徒手组优良率76.7%(23/30),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144枚,辅助组优良率为95.8%(69/72),明显优于徒手组优良率79.2%(5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段较细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运用Renaissance脊柱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可提高其精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探究不同配伍剂量的库拉索芦荟全叶冻干粉、番泻叶提取物与西洋参提取物联合使用对小鼠润肠通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120只,按人体推荐量的10倍/20倍设置剂量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芦荟10倍(133 mg·kg.bw) + 西洋参10倍(42.67 mg·kg.bw) + 番泻叶10倍组(33.33 mg·kg.bw)、芦荟20倍(267 mg·kg.bw) + 西洋参20倍(85.34mg·kg.bw) + 番泻叶20倍组(66.66 mg·kg.bw)、芦荟10倍(133 mg·kg.bw) + 西洋参20倍(85.34mg·kg.bw) + 番泻叶10倍组(33.33 mg·kg.bw)、芦荟10倍(133 mg·kg.bw) + 西洋参10倍(42.67 mg·kg.bw) + 番泻叶20倍组(66.66 mg·kg.bw)。给药14 d,洛哌丁胺混悬液灌胃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黑便情况、小肠墨汁推进率、GDNF、iNOS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墨汁推进率均明显增高(F = 6.628;P<0.01),各剂量组排便实验结果阳性。与模型组相比,芦荟10倍 + 西洋参10倍 + 番泻叶10倍组和芦荟20倍 + 西洋参20倍 + 番泻叶20倍组GDNF mRNA表达增高(F = 28.377,P<0.05),iNOS mRNA表达降低(F = 9.153;P<0.05)。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芦荟10倍 + 西洋参10倍 + 番泻叶10倍组、芦荟20倍 + 西洋参20倍 + 番泻叶20倍组GDNF蛋白相对含量比升高(F = 4.760;P<0.05);芦荟10倍 + 西洋参20倍 + 番泻叶10倍组iNOS蛋白相对含量比下降(F = 9.585;P<0.05)。 结论 三种药物联合使用通便效果好,提示库拉索芦荟全叶冻干粉联合西洋参提取物和番泻叶提取物可通过增加GDNF表达、抑制NO产生,促进肠道蠕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不同配伍芦荟全叶冻干粉、番泻叶提取物与西洋参提取物联合使用对便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70只成年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芦荟10倍+西洋参10倍+番泻叶10倍剂量组(L10X10F10)、芦荟20倍+西洋参20倍+番泻叶20倍剂量组(L20X20F20)、芦荟10倍+西洋参20倍+番泻叶20倍剂量组(L10X20F20)、芦荟10倍+西洋参20倍+番泻叶10倍剂量组(L10X20F10)、芦荟10倍+西洋参10倍+番泻叶20倍剂量组(L10X10F20),共7组,每组10只。各剂量组给予不同配伍受试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纯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后,给予盐酸洛哌丁胺(6 mg/kg)灌胃诱导便秘小鼠模型。采集各组小鼠粪便进行PCR扩增,并以Illumina Miseq为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4区肠道菌群进行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基于门、目水平物种构成分析。结果 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的ACE指数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L10X20F20组、L10X20F10组L10X10F20组的ACE指数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同时,L20X20F20组、L10X20F20组及L10X10F20组的shannon指数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基于β多样性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各处理组样本数据点间并无重叠。门水平下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L20X20F20组、L10X20F20组及L10X10F20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呈降低趋势(78.72% vs 81.29%;72.43% vs 81.29%;77.85% vs 81.29%)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则均呈升高趋势(19.09% vs 12.99%;20.97% vs 12.99%;17.49% vs 12.99%)。目水平下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肠杆菌目相对丰度较空白组呈增高趋势(0.09% vs 0.03%);L10X10F20组乳杆菌目相对丰度较模型组呈增高趋势(3.92% vs 3.56%),L10X10F10组、L10X20F10组、L10X10F20组肠杆菌目相对丰度较模型组均呈降低趋势(0.04% vs 0.09%;0.07% vs 0.09%;0.04% vs 0.09%)。结论 芦荟、西洋参及番泻叶联用能有效提高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抑制肠内有害菌群生长并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改善便秘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失衡,从而发挥良好的通便功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自然感染情况,探究人工感染TMEV小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病毒分布及血清抗体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方法对2010年~2015年广东地区采集的SPF级小鼠、开放环境饲养的小鼠以及野生褐家鼠临床样本进行TMEV检测。36只ICR小鼠经脑内接种TMEV BeAn病毒,每天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在接种第0、3、7、10、17、21、31、39、46天每个时间点分别对3只动物安乐死,剖检并取血清和组织脏器样本进行TMEV检测。结果 SPF级小鼠TMEV抗体阳性率为5.29%(n=2834),核酸阳性率为27.27%(n=457);开放环境饲养的小鼠的抗体和核酸阳性率分别为71.95%(n=82)和53.66%(n=82);野生褐家鼠中核酸阳性率为25.93%(n=27)。TMEV阳性小鼠中仅有两只小鼠表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盲肠内容物、粪便和脑是qRT-PCR检测的最佳选择样本。ICR小鼠脑内接种TMEV BeAn病毒后第3 d可在脑、心脏、肝脏、肺脏和胃中检测到病毒核酸,脾脏、肾脏和盲肠中未检测到病毒核酸。肝脏、心脏、肺脏和胃中的病毒在接种后第10天已完全清除,脑中的病毒一直持续存在到第46天试验结束。小鼠感染后第7天可以检测到抗体,随后抗体水平逐渐升高,接种后17 d抗体阳性率达100%,并一直到46 d都可以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人工感染小鼠呈隐性感染,临床上并未表现明显症状和眼观病理变化。结论广东地区实验小鼠和野生褐家鼠均存在TMEV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小鼠接种TMEV BeAn毒株后呈隐性感染,感染小鼠第7天可以产生抗体且持续存在。病毒在感染小鼠肝脏、心脏、肺脏和胃中短时间存在,而在脑中长期存在。qRT-PCR与ELISA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qRT-PCR检测方法可作为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依据GB 14922.2标准中SPF级动物质量要求,对2014~2016年广东省生产许可单位的普通级兔和豚鼠进行病毒抗体监测,分析从普通级动物中筛查SPF级动物的可行性。方法 累计收集到来自6家单位9批次的167只普通级兔和155只普通级豚鼠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GB 14922.2标准中规定的SPF级动物排除的病毒抗体。结果 兔出血症病毒(RHDV)免疫阳性率85.4%(134/157),10只非免动物抗体均为阴性,兔轮状病毒(RRV)阳性率42.5%(71/167),兔仙台病毒(SV)结果均为阴性。豚鼠呼肠孤病毒Ⅲ型(REO-3)阳性率52.9%(82/155),豚鼠小鼠肺炎病毒(PVM)阳性率20%(31/155),仙台病毒(SV)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炎病毒(LCMV)均为阴性。结论 普通级兔和豚鼠虽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但SPF级动物质量要求排除的病原污染率较高,表明不适宜通过群体筛查获得满足SPF级质量要求的动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我省小鼠腺病毒(Mad)自然感染情况及探究人工感染Mad小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病毒分布规律及血清抗体变化。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007年和2015年饲养于普通环境小鼠血清及2013年~2015年广东省12家监督单位和32家委托单位SPF级小鼠血清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利用腹腔注射方法感染36只3周龄BALB/c小鼠,0.2 m L/只,浓度为4.5×106copies/μL,每天观察动物临床表现,并于攻毒前第0天和攻毒后第3、7、10、15、18、21、30、37、44、51、60天剖检小鼠(各3只),取组织标本(心、肝、脾、肺、肾、脑、胃、盲肠内容物)及血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组织病毒核酸,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普通饲养小鼠抗体阳性率为24.44%~84.15%,其中以Mad-2型K87株血清型为主。SPF级小鼠Mad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0%。所有攻毒小鼠均呈隐性感染,无临床表现。攻毒后第3天及7天小鼠各组织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均为100%(3/3),其中以脾脏100%阳性率维持时间最长(60 d)。除肝脏外,小鼠各组织病毒含量均在攻毒后7 d达到高峰,其中以脾脏病毒含量最高(5.5×105copies/μL),其次是心脏(3.4×105copies/μL)、盲肠内容物(2.6×105copies/μL)和胃(2.6×105copies/μL),脑为0.8×105copies/μL。攻毒后15 d可测出血清抗体,在37 d达到峰值,此后至60 d一直维持高水平。结论 SPF级小鼠Mad感染率低,普通环境饲养小鼠Mad感染率高。人工感染小鼠脾脏病毒含量最高,阳性率维持时间最长,说明病毒可以在脾脏内长期复制,感染后第7天为组织病毒核酸最佳检测时间点。血清抗体在感染后15~60 d内均可以作为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中医药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开展情况并提出对策。方法:利用PEST-SWOT分析法结合中医药自身优势、劣势分析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的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的机会与威胁。结果:中医药医养结合虽然有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民众需求,但仍面临着顶层设计不完善、缺乏规范指导、创新服务不足等问题。结论:当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厘清政府职责、加强市场监管、增加技术投入、优化人才流向,合理利用中医药医养结合平台,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40.
高亚军  宋倩  刘春霞  吴瑞  郭改艳 《海南医学》2023,(24):3513-3517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开通良好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支架取栓+中间导管抽吸术)开通良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凝、抗感染及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簇(ROS)]、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五聚素3 (PTX3)]、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 (M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DA、SOD、RO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DA、SOD、ROS水平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