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经皮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的方法学探讨及可行性评价. 方法15例经股动脉径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医源性股动脉PS患者接受了UGTI治疗.男性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8.5±12)岁,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14例.单腔的单纯型PS9例,2腔或3腔的复杂型PS 6例.  相似文献   
22.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变化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7例)。采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7天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荆豆凝集素I和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采用二苯基四氮唑嗅盐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结果:①稳定性心绞痛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F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的FMD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也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N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较对照组循环EPCs数量明显减少,且黏附、迁移及增殖能力也明显下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EPCs数量及迁移能力无差异(P>0.05),但黏附和增殖能力降低(P<0.05)。③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不稳定性心绞痛组EPCs的数量及功能均与FMD呈正相关(P<0.05),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仅EPCs黏附功能与FMD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EPCs数量及功能下降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一致,提示当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而又缺乏足够有效的EPCs时,可能影响冠心病的病情程度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3.
冠心病患者心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冠状静脉与主动脉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差值,并探讨VEGF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组36例患者经选择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均被证实有明显的冠脉狭窄,对照组10例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冠状静脉和主动脉血清中VEGF浓度,计算两个部位之间的差值,比较冠心病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对照组冠状静脉主动脉VEGF浓度差值间的差异。采集对照组循环外周血进行内皮祖细胞(EPCs)的分离培养,7d后搜集贴壁的梭形细胞,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检测VEGF对于EPCs迁移功能的影响。结果SAP组和ACS组患者冠状静脉主动脉VEGF浓度差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AP组与ACS组冠状静脉主动脉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明显改善EPCs的迁移功能。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局部血清VEGF水平升高,可能参与定向趋化EPCs至血管损伤及心肌缺血部位,继而在治疗性血管新生及内膜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拟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经冠状动脉进行实时超声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心肌微血管灌注状况进行检测,以探讨应用该方法即时评价PCI疗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锁定钢板是一种较新型的内固定装置,它采用了锁定螺钉孔的设计,使钢板与螺钉之间存在着成角稳定性,改变了传统的固定模式,对一些复杂骨折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8例,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双层联合培养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并改进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双层联合培养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奠定基础。方法 先分别单独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 ,然后分别培养在聚乙烯细胞培养微孔滤膜两面 ,并以不同的比例重叠。结果 两种细胞重叠 1 3、2 3和 10 0 %,以孔径分别为 1 0或 3 0 μm微孔滤膜对两种细胞进行双层联合培养后 ,对内皮细胞的影响不明显 ,但对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则十分显著 ,细胞形态以“收缩型”为主 ,肌纤维增多 ,生长速度较单独培养时慢 ,形成单层贴壁细胞的时间延长 12~ 18h ,无明显“峰 谷”状态形成。结论 改进后的联合培养方法经济、简便 ,更适合于研究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提高Pilon骨折疗效的方法。方法自2008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经踝前皮肤小切口整复胫骨远端关节面并临时固定后,插入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或AO锁定加压钢板治疗Ⅱ型和Ⅲ型Pilon骨折36例,其中Ⅱ型13例,Ⅲ型23例,26例植骨填塞。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按Teeny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法,本组36踝中,8踝优秀,14踝良好,11踝一般,3踝差。结论该方法能同时兼顾胫骨远端关节面的整复及植骨、骨折的复位及固定,并可保护骨折部位骨膜及软组织血运,是一种AO兼BO内固定理念的结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目的 生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增高的初期。增高期和稳定期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参数的改变,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演化规律。方法 应用生化测定、病一检查结合计算机分析等方法,检测SHR及其照WKY在6周、14周和24周的收缩压、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面积及横径、民胶原只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及心肌组织内羟脯氨酸浓度。结果SHR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心肌  相似文献   
29.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临床多见,传统的手术切口依据骨折类型及碎骨位置,采用桡骨背侧切口或掌侧切口,骨折复位往往不满意.作者于2009年1~11月采用改良的手术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45例,骨折显露好,复位及固定等操作均很方便,术后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