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白细胞过滤器对剖宫产母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术中实施自体输血联合白细胞过滤器,对照组行异体输血.记录手术出血量和输血量.检测术前(T0)、输血后2h(T1)、24h(T2)和术后5d(T3)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输血前Hb高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两组产妇IL-6浓度T1、T2时升高,IL-8浓度T1~T3时升高(P<0.05).与T0比较,观察组CD4+水平T3时升高,CD4+/CD8+比值T2时降低,NK细胞水平T3时降低(P<0.05);对照组CD3+水平T2、T3时降低,CD4+和CD8+比值T1、T2时降低,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T1~T3时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6和IL-8浓度T1、T2时降低;观察组CD3+水平T2、T3时升高,CD4+水平和CD4+/CD8+比值T1~T3时升高,CD8+和NK细胞水平T2时升高(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白细胞过滤器对母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产科大量输血,即意味着产科大出血,需要产科、麻醉和血库团队的广泛协调.在临床过程中,产后出血是目前产科主要的并发症,产科大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是术中还是产后出血都将对产妇造成一定的威胁,给临床医生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及时识别产科大量输血的风险因素,能为有效救治带来更多的机会与把握,提高产妇的生存率.输血...  相似文献   
13.
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i incompetence,CIC)主要表现为宫颈内口松弛,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环扎术被认为是孕期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SPR作为解除肢体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中.其效果相当肯定.它通过对脊神经后根高选择性部分切断.从而达到既解除肢体高肌张力、痉挛和病理反射,又保留了肢体感觉的目的。该手术创伤大.操作精细.刺激较强.麻醉既要满足手术要求.又要避免电刺激脊神经后根引起的不良反应.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术中麻醉深度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笔者自1998年4月至2005年8月共施此项手术35例,现将麻醉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应用顺式阿曲库铵的残余肌松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应用顺式阿曲库铵后残余肌松效应。方法 行择期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给予顺式阿曲库铵诱导,B组给予罗库溴铵诱导,机控插管全麻,术中以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及顺式阿曲库铵或罗库溴铵维持,记录两组拔管时、出手术室时、入恢复室及出恢复室时4个时点成串刺激(TOF),以及上述4个时点TOF<0.7和TOF<0.9患者数及残余肌松发生率、残余肌松持续时间(当TOF<0.7至TOF恢复到0.7的时间)和拔管时间、TOF恢复至0.9时间。结果 A组4个时点TOF均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A组拔管时TOF<0.9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残余肌松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残余肌松持续时间小于B组,差异无显著性,但拔管时间、TOF恢复至0.9的时间均优于B组(均P<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是一种适合老年患者应用的肌松药,而且老年患者使用顺式阿曲库铵优于其他肌松药。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是解除肢体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痉挛性脑瘫的治疗中,其效果相当肯定,它通过对脊神经后根高选择性部分切断,从而达到既解除肢体高肌张力、痉挛和病理反射,又保留肢体感觉的目的。该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7.
全麻气管内插管对机体刺激强烈,不仅引起心血管反应,还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反应,对高危患者可能构成威胁。有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能够很好地预防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1-2]。本研究拟比较3种不同效应室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时的合适浓度,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及母婴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与母婴结局.方法:对12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孕周不同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比较3组间孕产妇终止妊娠和保守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围生儿存活情况、母亲死亡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结果:3组间终止妊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保守治疗时间与A、C两组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围生儿死亡率(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窘迫发生率与C组比较,B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常伴有高并发症率和高围生儿死亡率,且孕周越小发生率越高,在保证孕妇安全下可采取保守治疗适当延长胎龄,以期达到胎儿成熟,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成分输血对行剖宫产术产妇凝血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输血方式分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观察组)和异体输血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产妇术前Hb、出血量、输血量(自体血或异体血)、不同时点凝血功能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水平。结果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术前Hb水平[观察组(112.1±13.2)g/L,对照组(115.4±10.8)g/L]、出血量[观察组(1129.0±110.0)ml,对照组(1094.0±132.0)ml]及输血量[观察组(762.0±54.0)ml,对照组(775.0±67.0)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67、1.019及0.755,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反应时间(R时间)、纤溶指数(LY30)在T2时缩短,凝固角(α角)在T3时增大,血栓最大幅度(MA值)在T2时增大,CD3^(+)水平在T3~4时升高,CD4^(+)、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在T2~3时升高,CD8^(+)水平在T2~4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1比较,两组产妇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T2~3时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在T2~4时降低,凝血酶时间(TT)在T2时延长,R时间在T2时延长,MA值在T2~3时降低,α角T3时降低;观察组CD3^(+)水平在T2~3时降低,CD4^(+)水平在T2时降低,NK细胞水平在T3~4时降低,凝血形成时间(K时间)在T3时延长;对照组TT和R时间在T3时延长,CD3^(+)水平在T3~4时降低,CD4^(+)水平在T2~3时降低,CD8^(+)与NK细胞水平在T2~4时降低,CD4^(+)/CD8^(+)比值在T2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异体成分输血相比,回收式自体输血产妇凝血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